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斌 《学周刊C版》2013,(1):17-17
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目标是“努力创造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我认为,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应至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是一门对创造性和实践性要求很高的新型学科。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大多教师都意识到探索性、创造性学习方式对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有不小的影响,所以现如今教师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以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性需求。而且这种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学生成为新世纪信息时代的信息建设人才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赟 《学周刊C版》2014,(3):201-201
信息技术教学已逐渐成为中学教学的重要学科。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此外,信息技术教学还着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有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能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何欢欢 《考试周刊》2014,(74):133-133
<正>民族振兴的希望在于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标"新增了"行为与创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设计与开发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是新课改中的亮点,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对于初中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及提高必将达到"革命性"的效果。初中信息课堂中创新目标如何实现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该采用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培养他们信息应用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同时.一些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更能够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通过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就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些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目标是"努力创造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我认为,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  相似文献   

8.
张勇 《考试周刊》2011,(40):140-14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新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薛松 《西北职教》2006,(4):54-54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它有太多的空间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设想。信息技术教育,是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锻炼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的主要万式。而素质教育也正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安全防护能力和培养追踪新技术的能力。二相辅相成,具有互动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因而教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争当信息时代的领跑者,主动承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者,发挥信息技术学科优势,通过对课内外资源的优化整合,媒体手段的介入,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使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通过任务驱动和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根基。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过程中的一个热点,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包括英语教学的整合,就是要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转变师生的教法和学法,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实践、思考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最终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还会极大地促进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手段的变革。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工具学科,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民族发展的未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论是对学生自身,还是对社会国家,均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切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闵信涛 《教师》2012,(33):41-41
创新能力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最重要能力之一,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创造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因此信息技术老师必须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努力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创新能力。下面就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8.
正信息技术教学已逐渐成为中学教学的重要学科。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此外,信息技术教学还着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有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能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基础和能力需要同步提高。笔者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了一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经验。我认为,计算机教师应充分了  相似文献   

19.
朱亮 《考试周刊》2010,(8):157-158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人类已步入了信息时代。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信息技术为教育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信息技术教师对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不可推御的责任。本文从转变教师观念、激发学生兴趣、自主实践、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等方面初步探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争当信息时代的领跑者,主动承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者,发挥信息技术学科优势,通过对课内外资源的优化整合,媒体手段的介入,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使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通过任务驱动和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