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载哲学的本体理论有一个建构和发展的过程 ,只有对这一具体历程加以考察 ,才能真实地把握其理论的特质。张载哲学思想的演进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 ,分别以《横渠易说》和《正蒙》为代表。其本体理论始于“太虚即气”论的初步探索 ,经历了“太极—太虚 (气 )”论和“太和—太虚 (气 )”论的建构发展阶段 ,形成较为成熟的本体宇宙论形态 ,确立了儒家人文主义天道观。  相似文献   

2.
张载是宋初诸儒中最激进的佛老思想批判者。其崇儒斥佛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申儒学“天人合一”、“体用一源”之旨趣,斥佛学“天人异用”、“体用殊绝”之谬妄;赞儒学“穷理尽性”、“推己及人”之博大,斥佛学“不思穷理”、“溺志虚空”之浅妄;扬儒学“大心体物”、“不萌见闻”之理性直觉,斥佛学“以六根之小因缘天地”之认知形式;彰儒学“均生死”、“通阴阳”之无畏精神,斥佛学“死生转流”、“厌苦求免”之偏狭自私。但是,处在“三教合一”的文化背景中,张载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北宋五子中,惟张载敢开一代风气,首立关学主题,奠定了宋明理学格局。但张载不仅是一位“苦心”创造“天人一气,万物同体”的宇宙本体论哲学的理学家,还是一位“巍巍只为苍生事”的最富有政治理想的思想家。他远绍洙泗正统,近辟佛道异学,深发儒学大义,将中国传统儒学从道德经验论中,推向较逻辑的哲学思辩,进而给“秦弊于今未息肩”的关中士人,指明了精神追求及其所要达到“孔颜乐处”之理学境界,为“生无定业田疆坏”的北宋社会安置了一个合理而不现实的“民胞物与”的封建乌托邦。此即《西铭》理想。  相似文献   

4.
哲学·哲学史总体性逻辑是马克思研究社会 历史的基本方法经济哲学的性质、对象,任务、 基本问题及相关推畴矛盾论和系统论潜意识哲学引论《横渠易说》与张载的天人合一 思想张载斥佛思想辨析 ‘四句教”与王学三分恩格斯1844年的人学观论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实现观论事实的构成,性质和作用 江祟国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惠升(4.35)张晓明(4.42)陈建涛(x.3)·沃恩(4.45)刘修水(2.3)寿建新(2。xx)范文(2.17)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 选择杨秋宝贫困山区科技开发的几点断想洛杉矶骚乱的社会基础 (美)埃德温首届中美社会学学术讨论会综述 王…  相似文献   

5.
关于张载哲学历来就存在着不同的诠释.这种不同表现于古代,就存在于程朱与二王(王廷相,王夫之)之间;表现于当代,则存在于大陆与港台之间.笔者从理学崛起的思潮背景与张载探索的问题意识出发,重新解读张载的造道视角,从而认为天人、体用以及本然与实然的双向统一就是张载的理论建构原则,也是我们准确把握张载哲学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哲学学会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人文杂志》编辑部、《陕西师大学报》编辑部于1983年1月17日在西安联合召开第一次“关学”讨论会。西安地区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教学、科研的专业工作者二十余人参加讨论,陕西省社联主席郭琦、副主席赵谭冰也参加了会议。“关学”是张载创立的学派,此后,关中地区“理学盖昌”,即从研释张载著作而论,如明代吕楠之《张子钞释》、韩邦奇之《正蒙解》、刘玑之《正蒙会稿》、清初李元春之《张子释要》等,几乎代代相传,“道脉不绝”。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将“关学”作为宋明理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学派,科学地加以研究,还是建国以后  相似文献   

7.
宋明理学的产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然溯其源头可至唐中叶的韩愈和李翱。韩愈站在时代的高度,痛斥佛老,力图重振儒学,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道统"论和"性三品"说,其道统思想上承孔孟、下启程朱,开宋代理学道统论之先河,是承前启后,联结两端的中间环节。与韩愈亦师亦友的李翱修正了韩愈的"性三品"说,提出了"性善情恶"的"复性"说,这不仅开启了理学心性论的先河,也为宋代理学融合三教做出了表率。据此而言,以韩愈和李翱为代表的儒学复兴运动,可以算是宋代理学的先导。  相似文献   

8.
前言研究张载哲学,首要的问题是,弄清其人思路,辨明其学主题。主题的确立,既是哲学家理论成熟的标志,又受当世哲学思潮客观发展的制约。要辨明张载关学的思想主题,不能不从奠定他全部思想理论基础的《易说》入手,而又顾及其必然走向《西铭》——《正蒙》的发展逻辑;更不能不注意有宋一代,所谓“周程张朱”或“濂洛关闽”的思维路径,而从这一理学思潮的螺旋中,来考察张载自身的思想逻辑。  相似文献   

9.
“心统性情”说是朱子心体用说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心性说的实质所在。“心统性情”说虽然来自张载,但真正将其变成系统学说的是朱子。朱子曾说过,程颐的“性即理也”,张载的“心统性情”,这两句话“颠扑不破”。朱子之所以高度评价这两句话,是由于前者从心体上说性(理),表现了理性主义特征;后者从心之体用关系说性情,表现其情感特征。这两点真正体现了朱子心说的主要特征,即情感理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张载独创理学思潮中的气学流派,以此深刻影响了明代气学.罗钦顺、王廷相、吴廷翰等著名气学家在继承和汲取张载气学的基础上,又对张载思想加以发挥,对宋明理学加以修正和革新,是当时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明理学在明代的发展趋向.张载创立关学,促进了理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程朱的思想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其思辨性哲理为理学的哲学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方面体现了张载在宋明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对张载关学与二程洛学主要精神之不同,学者之间还有异议,如张恒寿先生说:“从整体看,从学术的主要精神看,张载和程朱相同的部分还是主要的。”(《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四期)陈俊民同志在《关学序说》(《陕西师大学报》1982年第二期)一文中,认为张载关学与明清关中诸儒所讲的关学,都是宋明理学。他列成:张载——吕楠——李颙的发展次序,认为宋明理学有唯心的,也有唯物的。明朝调停朱王的唯心主义的吕楠,也可以将包括张载在内的关学发展到集大成的全盛时期。张载关学与二程洛学有原则区别,他们的学说主要精神根本不同,张载研究天文、医学等自然科学,凭籍直觉的  相似文献   

12.
张载是北宋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又是颇有影响的进步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著书和在横渠讲学中度过的。他的门生很多,并多是陕西关中人,形成与当时的濂学、洛学和闽学并称的“关学”学派。他的著作浩瀚,主要有《正蒙》、《东铭》、《西铭》、《易说》、《经学理窟》及《张子语录》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从三个方面论他的主要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3.
任何哲学无不是运用逻辑范畴。张载哲学实即一系列概念范畴的矛盾运动,它以“气”范畴为枢纽,以“性与天道合一”为结构,是按“一物两体”、“体用不二”的辩证方法论草就的一个逻辑范畴体系。其中,每一范畴都同其他所有范畴处于一定层次  相似文献   

14.
"京师论《易》"是张载与二程第一次学术交流的主要事件。对这一事件的探析显示,《周易》在张载与二程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张、程受王弼《易》学影响较深,都注重对《易》道的践履。作为理学的创立者,张、程早年出入佛老,后又返归六经,原因是他们需要从佛道中汲取营养,且他们有着浓厚的儒家情怀。事实上,"京师论《易》"是张、程回归儒家正统,共同致力于道学建构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笛卡儿的“以太”、“旋涡”说与张载的“太虚即气”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摘译自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著《翰林集》(《Hanlin Papers》)的第二集第九章(1894年上海出版,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原来的标题是《前笛卡儿的笛卡儿哲学》(《The cartesiam Philosophy before Dcscartes》)。作者比较了张载的“太虚即气”说和笛卡儿的“以太”“旋涡”说,认为二者十分相似,并提出了笛卡儿的学说可能来自张载学说的推测。这一推测,受到了英国著名自然科学史家李约瑟(见《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和我国高能物理学家何祚庥(见《中国科学》1975年第5期)的重视。译者认为,这篇文章为研究关学在世界哲学史上的地位、价值和影响,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6.
在中西文化交融不断深入、中国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与现代转换,就成了摆在每一位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陕西师范大学丁为祥教授的新著《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一书,就是在这方面努力探索并颇具创新意义的一部力作。张载是关学的开创者,也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其为理学“造道”的《正蒙》一书,一直是宋明理学中最为艰深的著作。但长期以来,由于“两军对战”模式的影响,有关张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气说”…  相似文献   

17.
哲学·哲学史西方社群主义与儒家政治哲学张再林 ( 1 ,84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到底说什么宋宽锋 ( 1 ,91 )客观性问题 :伽达默尔的策略与困难金 延 ,华章琳 ( 1 ,97)对永恒生命的模式及意义的反思张庆熊 ( 2 ,2 6 )佛教与基督教的“神”观念比较姚卫群 ( 2 ,31 )后现代主义之审思———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郑毓信 ( 2 ,37)数学知识观的演变及其对人的认识主体性的意义黄秦安 ( 2 ,4 4 )中国哲学中的名言问题杨国荣 ( 4,2 6 )论王弼“无”范畴的涵义康中乾 ( 4,32 )朱子本体意识的形成及其特征丁为祥 ,宁新昌 ( 4,39)从《横渠易说》…  相似文献   

18.
一个文学家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许多思想,常常就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社会传授给他的思想。宋、元、明之际,理学盛行,理学是宋明两朝儒家学者以孔孟学说为主,吸收佛道两家之学所形成的新儒学,这正是吴承恩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社会传授给他的重要思想,他也就很自然地把他的这种思想体现于他的创作之中。小说《西游记》中就充分体现了正心诚性、修齐治平的弘儒思想。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形而下的视角出发,对传统武术儒学思想进行再审视。分析从形而下视角审视传统武术儒学思想的意义,探析传统武术的根基,对传统武术的“道”与“器”进行辨析。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武术是“即身而道在”,而非“我思故我在”,身体技术动作是传统武术的根本,而只有“道器合一、身心一体、知行一体、打练一体”才能真正赢得传统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孟子及其著作在宋代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二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从相似的角度研究了《孟子》的心、性、理、情等概念,肯定了孟子在儒学上的地位,但二人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也有差异。总之,程氏兄弟通过对《孟子》及其它经典的研究,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为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