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于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例如,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现存的河南嵩山嵩岳寺砖塔、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建筑、应县大木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的石造东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许多佛教建筑已成为我国各地风景轮廓线突出的标志.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掩映着红墙青瓦、宝殿琼阁.精巧的佛教建筑为万里锦绣江山平添了无限春色.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则作为古代雕刻美术的宝库举世闻名,它吸收了犍陀罗和印度的特点而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造像艺术,是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山西档案》2012,(1):2
纵70cm,横38.6cm。1974年发现于应县木塔塑身佛像内。是现存稀有的辽代第一手绘画作品,国家一级文物。此图表现的是一采药神农,身背药篓,左携药锄,右擎紫芝,凝神平视,行于山石之间。其脸型微长,两颊丰盈,双目有神,黑发结团;肩披兽皮,腰围叶裳,系挂经卷;衣带飘曳,下着短裤,赤足露腹;背负一长杖,杖首悬竹笠、拂尘及葫芦。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到山西参观应县木塔的人无不惊讶地发现,这座古朴雄伟的千年木塔似乎站得不太直了,好像一个患肚子痛又不敢声张的人,身体痛苦地扭曲着。近两年,在迎来送往的人群中,木塔惊喜地发现了许多全国顶尖的文物和古建筑专家,它忍着病痛笑了,因为它  相似文献   

4.
在应县木塔秘藏中,有《无常经》写本残页,此前整理者未能识别,将其定名为"五言诗偈残卷"。木塔秘藏中之《无常经》为辽人抄本,与敦煌遗书中出土的《无常经》相比,文字有所不同,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5.
申星总编──不潇洒嘉诚1989年2月中旬,申星在随同钱正英、史大桢等领导赴神头电厂检查指导工作时,与正在应县木塔参观的外国驻京记者切磋技艺。田进摄笃诚友好、活泼健谈是《山西电力报》社长兼总编辑申星留给我的第一印象。直觉告诉我,这是一颗经岁月之手着意打...  相似文献   

6.
<正>喻皓(?—989),五代末期吴越国西府(今浙江杭州)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杰出工匠和建筑师。喻皓一生工于塔楼建造,精于建筑研究,他曾主持修筑了杭州梵天寺木塔和开封开宝寺木塔,著有《木经》等建筑学专著,成就斐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喻皓作为中国宋朝杰出的建筑设计师,熟练掌握木结构的设计和制作,生平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设计制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其制作的木塔开宝寺,更将宋朝木塔发展推向了极致,喻皓为我国木结构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刘阳 《兰台世界》2013,(10):145-146
喻皓作为中国宋朝杰出的建筑设计师,熟练掌握木结构的设计和制作,生平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设计制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其制作的木塔开宝寺,更将宋朝木塔发展推向了极致,喻皓为我国木结构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华夏“四大”万古流芳四大名楼湖北黄鹤楼、江西藤王阁、湖南岳阳楼、山西鹤雀楼。四大名塔西安大雁塔、杭州六和塔、定州敌塔、应县释迦木塔。四大名寺方山灵岩寺、天台山国清寺、武当山玉泉寺、栖寺。四大名阁北京文渊阁、文源阁、承德文津阁、沈阳文溯阁。四大塔林少林...  相似文献   

10.
黄嵩  黄文宪 《兰台世界》2015,(9):141-142
唐代长安的木构建筑在当时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力,其规模和数量及其建造方式令世人震惊。本文对唐代长安城木构建筑的取材数量以及建筑布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吴迪  周坚 《兰台世界》2015,(9):144-145
独乐寺是人们公认的具有辽代建筑特色的寺庙,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阁楼。从山门、观音寺、寺内壁画、建筑的抗震能力等多个方面都能够窥探出我国古代建筑者的伟大智慧和独特思维。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木构建筑形制年代学研究方法,对晋东南地区五代宋元时期也就是公元10至14世纪木构建筑遗存进行梳理,从中选取40余处标尺案例,对其补间铺作挑斡形制进行木构建筑形制类型学研究。通过形制排比,将此时段内晋东南地区补间铺作挑斡形制演变分为三期:第一期为五代时期至北宋末期(10世纪初-12世纪初),第二期为北宋末至金大定前期(12世纪初-1170年前后),第三期为金大定后期至元末(1170年-14世纪中叶)。以此分期为基础,结合中原北方其他地区北宋至元代的典型木构建筑实例,对地区间补间铺作挑斡形制的流变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关注挑斡形制在《营造法式》影响下的普及,金后期至元代挑斡的位置上移,以及"不出昂而用挑斡"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山西芮城县广仁王庙,是全国现存的保存较好的唐代木构建筑之一,经过修缮,成为一座四合院式的庙堂建筑。广仁王庙中,有两方唐代《龙泉记》碑石,纪年分别为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这两通碑石,在重刻石与原石之间,以及各传世录本之间存在着文字上的差异,对刊刻时间的认识也有不同,都有待比勘与考证。与河东地区很多同类碑刻一样,《龙泉记》对研究我国唐代水利发展史具有重要的价值。碑石中"陕虢群牧使"的出现,也在制度层面引发人们对唐代宦官操控马政和两京之间马牧的关注。地处两京门户的陕虢要害之地,其兵马实力的强弱至关重要,关系着中央政权的安危,其群牧使任以宦官正是政治军事格局和中央威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天一阁     
鲁非 《浙江档案》1998,(7):36-38
天一阁是明代嘉靖兵部右侍郎范钦的私人藏书楼,创建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年)之间,距今四百三十余载,是我国现存最为古老的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  相似文献   

15.
《湖北档案》2009,(11):F0004-F0004
该文献形成于1927年-1932年,共有图纸462张。保存于广州市档案馆。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全国最早建成的孙中山纪念堂,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吕彦直设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该建筑是我国首次采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中国民族形式建筑的成功之作。该文献是现存有关广州中山纪念堂完整程度最好的一套设计图纸,是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史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6.
该文献形成于1927年-1932年,共有图纸462张,保存于广州市档案馆。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全国最早建成的孙中山纪念堂,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吕彦直设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该建筑是我国首次采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中国民族形式建筑的成功之作。该文献是现存有关广州中山纪念堂完整程度最好的一套设计图纸,是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史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7.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的供养人图像是研究契丹衣冠服饰的重要资料,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史书记载之不足,而且也是了解契丹汉化的一个窗口。虽然这六位供养人的身份可能比较高,但释迦塔并不是为了彰显六位供养人的丰功伟业,而是同其他塔一样是为了供养三宝而建。释迦塔的佛供养与法供养从整体上看主要表现的是华严与密教思想,这与辽代对华严和密教的重视有关。  相似文献   

18.
北宋建筑业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建筑装饰艺术水平的提升,建筑行业中手工技术获得空前提高,建筑技术、建筑艺术也大有长进,单体木构建筑装饰、守门狮子和商业招幌等建筑环境中的装饰、建筑彩画装饰、砖石建筑装饰的技术和艺术水平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图书馆建筑研究的文献综述,介绍了我国图书馆建筑发展概况,概述了生态理念、人文关怀、生态环境与生态技术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实践,分析了图书馆建筑现存的问题,展望了生态图书馆的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长江浩浩西来,奔流不息过武汉。大江流日夜,武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经过数千年风雨沧桑,依然保留有不少优秀历史建筑,而如今现存最早的古建筑是无影塔。从武昌洪山西麓的洪山公园正门口入,沿左侧林荫小路前行一小段,即可见无影塔。这座武汉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掩映在繁茂的香樟树下,与喧闹嘈杂的马路外高楼相映,古朴静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