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在最能突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写作教学中,又强调了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具体是这样要求的:"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基于以上认识,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快乐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实现新课标对学生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径,既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3.
王秀兰 《现代语文》2012,(7):150-151
作文历来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几乎占据了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也得到了语文教师的格外重视。激发兴趣是作文教学的永恒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激发写作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多角度激趣入手,引导学生参与到作文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5.
作文历来几乎占据了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但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就尤其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吴文耘 《文教资料》2011,(25):74-76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为让学生从怕作文到爱上作文,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写作兴趣。在点评学生作文时,个性化的评语既可以将作文变成师生间的交流平台,又可以让学生初步意识到作文的真正目的——情感表达。通过这几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障碍,提高写作兴趣,从而使写作真正成为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7.
<正>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1.忽视写作兴趣的培养。在应试的背景下,为了取得高分,很多教师将作文教学视为一种"技术"活,认为学生习作主要是学"模式"、教"套路"、练"技术",将范文奉为圭臬,而恰恰忽视了作文教学中最关键的因素——兴趣的培养,结果往往造成教师难教学生厌写的现象,也带来了学生作文中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感受写作的愉悦,是教师要不断研究的课题。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除了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精心指导学生之外,还充分利用学生习作后的批改环节,通过行之有效的批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收到较好效果。以往我们的作文批改仅仅停留在针对学生作文所选择的材料,文章立意、结构、遣词造句等方面,只注重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的评价,忽视对学生人本意义上的关怀。作文评语往往是模式化的,如:“作文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明确,错别字较多……”“文章立…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的成效,语文教师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他们乐于写作。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是突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难点的关键。在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一直在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思考如何让学生愉快作文。下面,结合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活,一直是考场作文永恒不变的主题。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作文大多如一潭死水,没有灵性。无论是考场作文还是平时作文,对社会的关注和对生活的思考已成为常态。这就需要为学生觅得一汪清泉、一股活水。如何才能为作文寻到源头活水呢?一、阅读探究素材,提高文学素养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阅读探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语文知识,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分析、概括、归纳和鉴赏的能力,而这些知识与能力又是提高作文素养的重要前提。如何通过阅读探究提高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教师要善于蹲下身子和学生说"悄悄话"。对话式评语,是融洽师生关系的"调和剂",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沃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试金石"。教师要把作文评价的落脚点放在激励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在作文教学中用"心"和学生"悄悄"对话,那我们的作文教学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教师要善于蹲下身子和学生说"悄悄话"。对话式评语,是融洽师生关系的"调和剂",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沃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试金石"。教师要把作文评价的落脚点放在激励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在作文教学中用"心"和学生"悄悄"对话,那我们的作文教学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作文批改是作文评价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传统的作文评价专注于作文文本的评价而忽视了对文本形成的评价,因而,许多教师认为只有"精批细改"才是对学生负责。新课标的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作文文本的批改,更要关注文本的创造者——学生。那么,新课标下应该怎样进行作文评价呢?一、作文评价中的问题1.作文评价重结果轻写作过程。传统作文评价过分注重作文结果的评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对作文教学的“难因”和作文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其中,对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立足生活,训练学生作文能力;拓宽学生写作渠道;改革作文教学评价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探讨,不仅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中,教师厌教、学生厌写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写作兴趣和创作激情的培养,忽视引导学生关注感悟生活,令其无法养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写作能力终难形成。为此,笔者探究作文创新策略,摸索出激写·导改·促转的三步作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高中英语作文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学生英语作文的评价往往以考试作文的分数为标准,以教师的个人评价为参照,导致学生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纠错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模式,不适合高中英语作文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提出重视"形成性评价"的教学策略,英语评价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教师评价为辅,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作文评价中存在一些误区:重外在标准,轻真情实感;重教师评价,轻学生评价;重语言表达能力,忽视了其他能力。作文评价中的误区严重影响学生的作文能力、兴趣以及情感的发展。因此,结合三维目标进行整体的评价、注重参与式评价方式的运用、加强对作文写作的纵向评价应该成为匡正作文误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广大语文教师已从多方面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究和改革,但是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仍是不尽如人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对作文提不起兴趣,即使是绞尽脑汁,拼凑成文,也是内容空洞、千篇一律、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究其原因,在于写作教学走人僵化误区,忽视了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比较重视学生写作前和写作时的兴趣激发,而忽视作后的延伸。事实上,作后延伸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在作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20.
沈月春 《考试周刊》2010,(26):62-63
作文教学,重要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开展了"愉悦作文教学",旨在激发作文兴趣,培养作文能力。 "愉悦作文教学",即是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轻松愉悦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产生浓厚作文兴趣,培养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