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电珠》一课首先让学生分别认识小电珠、电线、电池,然后问怎样让小电珠发光?书上的意思无非是指用电线把小电珠和电池正确连接起来,小电珠就能亮了。  相似文献   

2.
让孩子动手做实验,是发展幼儿智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使幼儿学习电的粗浅知识,我们让幼儿做电珠为什么会发亮的实验。先让孩子们认识电池、电线、电珠、小马达,然后看谁最会动脑筋,想办法把电珠、电线、电池连结起来,使小电珠发亮。孩子们认真地摆弄着,高兴地喊着:“老师,我的电珠亮了。”“我的也亮了。”这时,老师又启发孩子,怎样使小马达转动,使电扇叶(老师用吹塑纸做的,插在小马达的  相似文献   

3.
一、认识材料很重要 虽然只用电珠、电池和电线三种材料,但是学生带来的材料是各种各样的。各种各样的电珠里都有一根细丝,都有两个头,都叫小电珠;各种各样的电池都有两个头,里面有电,都叫电池;各种各样的电线,里面都有细铜丝,都叫电线。特别是小电珠,有的只是一个锡点,  相似文献   

4.
《金属》     
一、教学实例: (教师出示一个不带电键的简单电路) 师:谁能说说小电珠为什么会发光? 生:因为有电。 生:因为电池里的电,流过电线,又流过灯丝,最后回到电池里,小电珠就发光了。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注意看老师做了些什么?小电珠有什么变化? (教师用钳子把导线钳断。)  相似文献   

5.
观察实验是完成幼儿园常识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在观察实验中,教师如何适时地运用恰当的语言指示,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最近,我看了一位老师组织的“电珠通电”实验课。实验前教师先巩固幼儿对导体、绝缘体的认识,然后发给每个幼儿一节电池、一个小电珠、一节电线,紧接着教师做了一个实验:把电线的一端接触在电池的底部,另一端绕在电珠上,并把电珠接触在电池的中部,结果,电珠不  相似文献   

6.
教材 :苏教版自然第一册第一课教学目的要求 :1 指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什么是电路 ,一个简单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认识开关的作用。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连接简单电路、串联和并联电路。课前准备 :电流实验盒(24只)、演示板、计算机、课件、图片3张。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二年级时曾经学过《小电珠亮了》这一课吗?回忆一下 ,那一课我们认识了哪些材料?今天老师又把它们请来了。同时也请大家思考一下 :为什么用电线把电池和小电珠连接在一起 ,小电珠就会亮呢?二、初步认识电路的构成及电流1 认识…  相似文献   

7.
给你一个小电珠、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你能让小电珠发亮吗?作为一个教师,特别是一个长时间从事科学教学的教师,你肯定会认为这很简单. 然而,笔者这里所说的是一个不带灯座的小灯泡、一节没有装在电池盒里的干电池.在很多年前,每一个学生的确都可以很娴熟地完成这个实验.如今按教材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来做该实验,结果令人很吃惊,你可以看到有很多学生只是把那一根电线从电池上接出来,连接到小电珠的某个部位就在等待它发光了.对于这样简单的电路连接,学生竟然会如此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8.
首师大版科学第三册中,有一个"电与生活"单元,其中有一课是<点亮小电珠>,在今年的教学中,我和几位科学老师一起共同研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们把本课内容设定用四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内容是认识小电珠,探究怎样用一节电池、一根导线、一个小电珠使小电珠亮起来;第二课时:内容是加上电池盒以后,探究怎样用一节电池、一个小电珠、几根导线使小电珠亮起来;第三课时:内容是研究串联电路;第四课时:内容是串联、并联电路.  相似文献   

9.
小快艇制作     
小岚 《良师》2004,(22)
制作材料:泡沫塑料板1块(长20厘米、宽11厘米、厚1.2厘米),细电线2根,叶轮1个,玩具电机1个,5号电池2节,铁片1片(长3厘米、宽1厘米),小铁轴1根。制作过程:⒈把泡沫板前部切成870钝角,并像轮船前部一样,制作出斜度。⒉用电线将电池及电机连接好。⒊把电机的转动轴对准叶轮的小孔扣紧,然后固定在泡沫板的后部。⒋把小铁轴插入铁片的卷环内,然后固定在泡沫板的中下位置。⒌电池放置在泡沫板的中下部。这样,一艘小快艇模型就做好了,快把它放在水中让它一展风采。小快艇制作!山东@小岚  相似文献   

10.
白炽灯灯丝在冷,热状态下电阻值相差很大。要使学生对此有足够认识,可作如下实验。把小电珠、电池、电流表串联构成电路,这时小电珠发光,让学生记下此时电流表的读数。断并电路,用钳子夹碎小电珠的  相似文献   

11.
只有一节电池和一粒小电珠,小电珠也能亮!你可能想不到这个发现竟出自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之手。 那天我教二年级《小电珠亮了》,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我对教材作了调整:先让他们尝试实验,去把电珠玩亮,比赛谁用的方法多、巧;再讨论小电珠亮起来所需要的条件。 孩子们的积极性高涨,十分投入。在讨论“仅有电池和小电珠,小电珠会亮吗”这一问题时,大家“不会”的答声刚落,一个响亮的声音叫起来:“能亮。”这无异于烫油锅里倒进了水,整  相似文献   

12.
说明: 1.电源为两节1.5伏电池 2.两只小电珠(聚光)装在塑料娃娃眼睛内可增加实验的生动性  相似文献   

13.
我尝试按兰本达教授的“探究——研讨”法教二年级自然常识《小电珠》一课。 课前,把小电珠、电池、导线用信封装好,发给每个学生。上课时,鼓励学生动脑筋用桌上的材料连接起来使小电珠发亮,孩子们怀着浓厚的兴趣进行探索实验。不一会儿,教室里很多处小电珠都发亮了。有的是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经验预测哪些材料可以导电,哪些材料不可以导电; 2.能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 3.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4. 愿意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分享交流; 5. 养成乐于合作的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组有电池 1个、电池盒 1个、小电珠 1个、小灯座 1个、导线 3根 (其中 2根带鳄鱼夹)、曲别针、铁丝、铜丝、铝片、干木条、玻璃片、陶瓷片、气球、铅笔芯、纸片、棉线、塑料尺、橡皮擦、电线外套教师准备:纯净水、盐、实物投影仪、完整电路一个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先来进行一场…  相似文献   

15.
初中第七章第8节“电池”和高中化学“原电池”等内容,都要做伏打电池实验。但由于伏打电池输出电压低(一般只有0.8伏),产生的电流比较微弱,小电珠作负荷,耗电量大,发光时间仅约2~4秒钟左右。因此可见度差,看不清楚。我在教学中反复实践,对伏打电池作些改进,使小电珠发光时间提高到15分钟左右,且亮度正常,其做法如下: 1、取50×150毫米的铜片和锌片各1块。锌片可从旧的干电池截取,铜片要在酒精灯上反复灼烧麦面生成一层黑色的氧化铜  相似文献   

16.
小闹钟     
材料:冰淇淋盒2个,瓶盖2个,锥形珠4个,大圆珠1个,小圆珠3个,吸管1根,大头针8个,泡沫板1块,废旧挂历1张,双面胶1卷。步骤:(1)按照图(一)把洗干净的2个盒子粘起来,当作钟身。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不但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而且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运用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精心创设探究情景,学生的求知欲会更强烈,他们会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改进.在改进中创新,如《小电珠》一课,学生认识了电池、电珠、导线、灯座后,让学生做小电珠发亮的实验,学生们兴趣很高,他们安上小电珠,用导线接好电池和灯座后,就不断传来“电珠亮了”的声音,学生们为自己亲自实践获得的成功而欣喜万分。之后,我鼓励学生:“不用这根导线还能用什么做导线也能使小电珠发亮?”这时学生兴致很浓,他们把导线换成铁丝、保险丝、钢丝等小电珠也发亮了:我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铁丝、保险丝、钢丝做导线,小电珠也会发亮?学生们思索后说:“铁丝、钢丝、保险丝都是金属,金属都具有导电性能。我又激发学生:在缺少金属导线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本课为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属“电学”的第一课,也是这一单元中最基本的知识。后几课“导体和绝缘体”、“暗盒里的电路”等都是建立在本课知识基础上,以电路为凭借,用电路进行科学探究的。可见,学好本课知识,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对后续学习非常关键。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亮小电珠的多种方法,知道小电珠发光的原因,知道使小电珠发光的一般规律。教学难点是:把多个小电珠和电池连入电路的方法。当然,在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会连接出串联、并联电路,也会发现两者之间的不同。但考虑…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不但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而且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运用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精心创设探究情景,学生的求知欲会更强烈,他们会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改进,在改进中创新.如<小电珠>一课,学生认识了电池、电珠、导线、灯座后,让学生做小电珠发亮的实验,学生们兴趣很高,他们安上小电珠,用导线接好电池和灯座后,就不断传来"电珠亮了"的声音,学生们为自己亲自实践获得的成功而欣喜万分.  相似文献   

20.
电灯丝电阻在冷热状态下的演示钟祥市双河一中刘平权(431913)白炽灯丝在冷、热状态下的电阻值相差很大。要使学生对此规律有新认识,可作如下实验。把电池、小电珠、电流表串联构成电路,这时小电珠发光,让学生记下此时的电流表的读数。断开电路,用钳子夹碎小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