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难教难学,这似乎成了师生们的共识。其实,古今许多名人和语文界老前辈早有所指点,那就是以“读”为本,语文课就是要教会学生“读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阅读总得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语文教学以其学科特点决定了“读”的重要作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以“读”带讲,甚至以“读”代讲。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精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激发学生“读”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自觉地“读”,达到会读、爱读、多读、广读。一是会读书。读书跟做别的事情一样,一定要有一个规矩,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分两条主线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由于“阅读是自外而内的意义吸收,写作是自内而外的思想表达”(朱作仁《习作心理学》),因此,阅读教学制约着作文教学。因为,若无吸收,何来积累?若无积累,何来表达?由此可见,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必须得扎实搞好阅读教学。而让学生学会读书是减轻语文教学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简简单单教语文,读为先;美读乐读学语文,读为贵. 语文教学,没有什么办法能取代或超越阅读这种语文学习方式,只有寓教于读,寓学于读,寓乐于读,师生一起美读乐读,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才能在高考中让学生胸有成竹、笔底有“花”、挥毫自如、淡定从容.  相似文献   

4.
毫无疑问,学生一学期下来只读二十几篇课文,阅读量是微乎其微的。为了扩大阅读面, 广大语文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开列了具体的书目,并不断强调如何如何读。但最 终学生读了多少未可知,而是否有效则更未可知。究其原因,是教师仅仅把读书当做任务下 达给学生,而没有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上下功夫。  提及读书,学生的感受多半是“要我读”。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深有感触地 说 :“我们过去重视孩子如何阅读,而忘记了教他们如何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为了使孩子 们“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他还提出了一个十分…  相似文献   

5.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从高职管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应用体验式教学法的必要性,充分地阐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演”、寓教于“练”和寓教于“行”的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认为,抓语文教学,应从“读”抓起,从课堂抓起。 众所周知,语文能力主要包括读、写、听、说四个方面,其中,“读”是基础,是前提。读能使学生增长知识,丰富语汇,领悟为文之道,逐步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读”不过关,写、听、说就失去了依托,学好语文就成了一句空话。教语文先抓读,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7.
江西南昌二中特级教师潘凤湘的“初中语文教读法”,从1963年开始实验,至今已有25年。其间一共实验了五轮,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训练体系。这里,仅谈谈“教读法”对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所作出的贡献。首先是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教读法”适应了教育要实现“转轨”的需要。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轨道上运行。语文教学则是为“考”而教,为“考”而学,于是死背硬记一大堆现成的语文知识,重知识轻能力;重视训练学生写作文而轻视阅读能力的训练等现象比比皆是。现在,教育要转  相似文献   

8.
文以载道教以传道刘畅《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以文悟道”,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是语文课思想教育的特点。“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即语文教学和政治思想教育统一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从而达到读好书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的封闭教学,必须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必须扩大学生阅读,这才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学期,我负责四年级语文教学。一开学,我便向学生提出要求:多读课外书,勤作读书笔记;每个同学准备一本摘抄本,每天摘录一些好词佳句;每一个月评一个“阅读大王”。所谓“阅读大王”。就是摘录的词、句多。  相似文献   

11.
指导中学生学会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中学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如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我们想起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潘凤湘老师于上世纪80年代创造的“教读法”。潘风湘老师的教读法,其实质就是教学生学会阅读。为了教会学生阅读,潘老师在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中一共安排了十二项读书练习,包括查阅工具书的练习、概括课文大意的练习、归纳各部分要点的练习、归纳中心思想的练习等。  相似文献   

12.
从高职管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应用体验式教学法的必要性,充分地阐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演”、寓教于“练”和寓教于“行”的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 这一“对话”观念是与我们对语言、语文活动与语文教学的特质的基本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在我们看来,语言不只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使小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让学生自主发展、培养自读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去做:一、让学生自主决定预习方式,激发阅读兴趣预习是阅读教  相似文献   

15.
“读整本书”的概念来源于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1941年, 叶圣陶在其重要论文《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 本的书”作了专门论述,明确提出“把整本书做主体,把单篇短 章做辅佐”的主张“ “整本书阅读”教学不同于单篇短文阅读,教 师必须先“梳理”全书,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纲”,才能让学 生以宏观的视野进行微观的阅读’从而给学生有质量的阅读。  相似文献   

16.
付余红 《云南教育》2001,(11):26-27
阅读量少,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就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总要求中特别强调:“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如果在教学不仅只局限于阅读课本,那是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智力的开发决定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而要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必须要有大量的阅读素材作保障。  相似文献   

17.
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在备课中,教本上做了各种符号,写上各种批注,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圈点批画。这是语文教师自己读懂读通读熟课文的好办法。把这种办法交给学生,将使学生终生受益。“教读法”,主要是把读书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书。目前在语文教学界流行的“读书方法”很多,这里要讨论的是让学生自己读书的圈点、批画的读书方法。在读书方法上,有两句话要不断向学生讲,并诱导帮助,督促学生不断逐步落实到具体的阅读实践中。这两句话就是法国著名思想家布丰的“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和我国教育家徐特立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我理解这两句话中“做记号”、  相似文献   

18.
凭借教材优势指导学生朗读山西张继光“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的关键就是提前阅读,大量阅读,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寓思想教育于阅读之中。故而,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朗读是读书能力中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那么,如何凭借“注·提”实验教材的优势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以文悟道”,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单宾“师其道而求于文”.“以文悟道”,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是语文课的一个特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进行了探索,有下面几点体会。一、深入研究教材是基础要使文与道结合得好,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德育...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老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学生会学,才能更主动地获取知识。把阅读课文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心智,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