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韶朗 《物理教师》2013,34(1):63-64
在高中物理现行人教版教材选修3—3中,有关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用"雨点打伞"来类比"气体分子碰撞容器壁"(如图1),说的简单明了.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这就好像密集的雨点打在伞上一样,雨点虽然是一滴一滴地打在伞上,大量密集雨点的撞击,使伞受到持续的作用力.同时教材中还配了演  相似文献   

2.
罗春焱 《物理教师》2011,(8):44+46-44,46
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从微观角度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温度)及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分子密度)有关.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越大,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速度就越大,气体分子越密集,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就越多,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相似文献   

3.
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从微观角度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温度)及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分子密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速度就越大,气体分子越密集,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就越多,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相似文献   

4.
一、考查对气体压强微观解释的理解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影响气体压强的两个因素:(1)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从宏观上看是气体的温度.(2)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即分子的密集程度),从宏观上看是气体的体积。  相似文献   

5.
林达彬 《物理教师》2009,30(3):35-35
密闭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的,在理解上往往会错误地认为气体分子数密度越大,则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就越多,事实上这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也有紧密的联系,先粗略推导一下气体压强的微观表达式:如图1,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密闭的立方体容器内的分子数密度为n(单位体积内有n个气体分子),  相似文献   

6.
张永生 《物理教师》2006,27(11):12-14
在中学物理教科书中都说:液体内部的压强是液体的重量产生的.在失重情况下,液体对于容器就没有压强了.而在讨论气体压强问题时,教材用大量沙粒对圆盘的不断碰撞产生了压力的实验,进而引申、推断出气体分子对容器壁也会产生压力.气体分子作热运动,大量气体分子不断地和容器壁碰撞,对容器壁产生持续的压力,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就是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我们又知道,物体(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内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那么大量液体分子也会不断地和容器壁碰撞,为什么液体在失重情况下,液体对于容器就没有压强了?液体和气体的压强的微观机理有什么不同?本文试作一些定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因气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气体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相等.一定质量的气体,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为n,那么与器壁单位面积撞击的分子数为n/6.本文通过对下边两道题的解析,说明单位体积的分子数”(或与器壁单位面积撞击的分子数n/6)及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撞击的分子数N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一、正确解决气体状态与内能变化类问题首先要清楚以下五个问题: (一)对密闭气体压强微观解释的理解: 教材中对气体压强的解释为: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从微观角度来看,气体压强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谈大气压产生的根本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提出问题 一般初中教科书中对大气压强成因的解释是“大气受到重力,由于气体又会流动,所以会对浸没在大气中的物体产生压力,这个压力产生的压强就叫大气压强”。但是一般高中课本对气体压强的解释是:“容器中的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时不断碰撞器壁,对器壁施加压力,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于是有一部分爱思考的高中学生马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初中教材说大气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而高中教材却说气体压强是由分子碰撞造成的,气体压强包含大气压强,按理说大气压强也应由分子碰撞产生,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1.从微观的角度理解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B)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气体分子动理论和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给出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计算公式.由这两个公式从微观层面解释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本质,进而可以帮助解释和分析一些宏观物理现象.从微观角度而言,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持续不断地撞击容器器壁而形成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温度则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宏观量度,也可用来描述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能.  相似文献   

12.
中学物理教材对“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都是以“雨滴打在雨伞上”为例阐述的,目前在几种版本的物理选修模块中都介绍了用豆粒(或滚珠)撞击电子秤来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的实验.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该实验有一些不足之处.其一是豆粒和小滚珠的释放量不易控制;其二是显示压力的器材较难配置和使用.如果使用电子秤,因其太灵敏,数字的闪烁变化很难观察;如果使用带指针的盘秤,由于称盘面积较大,在豆粒落到秤盘上后,豆粒滞留在盘面上对盘秤称量的干扰无法消除.  相似文献   

13.
笔者对教材中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分析,并加以改进。解决了倒豆粒过程中流量大小控制难的问题,巧妙地利用电子秤的原理功能,直观地读出数据进行比较,实验现象容易观察,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自从2002年《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调整,把热学部分的“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删掉后,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就成了该部分的重点内容.从宏观来讲,气体的压强由气体的体积和温度共同决定,这点比较好理解;从微观来讲,在气体压强一定的情况下,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究竟与气体的体积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就成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5.
笔者根据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对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解和归纳,把气体压强等效为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次数和力度的乘积,即“P=力度×次 数”。  相似文献   

16.
<正>求解理想气体状态变化问题需要先厘清三个状态参量:(1)理想气体的温度T——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它决定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2)理想气体的体积V——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3)理想气体的压强p——大量气体分子作用于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力,它由分子的平均动能、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所决定。另外,需要牢记一定量某种气体在某一状态时的P、V、T三参量的关系PV=nRT或  相似文献   

17.
热学部分主要讲述分子动力论、气体的状态参量和热力学定律,常见的命题热点有:有关分子质量、体积、数目等微观量估算、分子力与分子势能、分子平均动能,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气体三个状态参量的P、V、T的定性讨论,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气体做功及吸、放热,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相似文献   

18.
对气体压强微观解释的理解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本文以一道习题为例通过建立理想气体模型,定量求解得到单位时间内碰撞在单位面积上的气体分子数公式,之后通过P-V图象给出等温变换下系统与外界交换热量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吴克  毛振生 《物理教师》2002,23(6):30-31
多年来的教材对“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都是以“雨滴打在雨伞上”为例直接阐述的 ,目前使用较广的人教版试验修订本一改常规 ,设计了两种模拟演示 ,分别用“砂粒碰撞小圆盘”(必修本第二册图 11- 19)和“小滚珠撞击秤盘”(必修加选修本第二册图 13- 17)来模拟“气体分子碰撞器壁产生压强”的机理 .这确实是一个首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 ,笔者发现有些不尽人意之处 ,其一是砂粒和小滚珠的释放量不易控制 ;其二是显示压力的器材较难配置和使用 .受波轮洗衣机的启发 ,笔者设计了另一种方案 ,较好地用演示实验模拟了“气体分子撞器壁产生压强”的…  相似文献   

20.
热学知识作为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每年高考所占物理总分5%左右.2007年高考对热学知识的考查形式仍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热学部分的常见命题热点有:分子动理论、有关分子的计算、分子力与分子势能、分子动能与分子平均动能、气体的压强的微观意义及 p、V、T 的关系,内能及其改变、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另外,涉及能量守恒与能源开发与利用的考题应引起重视.其中应特别注意分子动理论,微观意义与宏观量的联系、有关气体的内能的改变和热力学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等几个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