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休闲体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随着现代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休闲体育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改变市民生活习惯、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2.
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所必需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繁荣和民众生活改善的重要环节。随着近代济南城市公共交通的引入与推广,其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如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新旧公共交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演变极大地冲击和震撼着城市传统社会的生活,不仅改变了市民物质生活的内容和质量,而且还助推了市民公共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城市学校是在中世纪后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为顺应市民生活的需要而创办和发展起来的。以往教会创办的学校由于教授的知识过于贫乏且不切合实际,引起了市民们的不满,因此他们按照自己的职业要求和愿望出发,自发地组织、创办和管理学校。与教会学校所教授的内容不同,城市学校教授的都是与市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读、写、算等实用的知识。城市学校的兴起提高了市民们的文化教育水平,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城市中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城市与王权交好是中世纪西欧的一种有特殊意义的历史观象。这一盟友关系基于双方在经济利益、安全诸方面的相互需要。城市主要以其财力支持王权,增强了王权扩张的力量,有利于促进统一的进程和封建政治的发展。王权对于城市的扶助促进了城市工商业的兴盛和市民阶级的成长壮大。市民占有一席之地的等级会议是结盟的政治果实。城市的金钱所显示的能量和市民地位的上升改变了权力只源于土地占有的僵死观念。它表明,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关系和政治结构的变动。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摇篮,城市共和国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世纪时期的意大利城市是相当发达的,城市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市民阶层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为文艺复兴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城市政权对文艺复兴的保护和支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然而,在城市化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代社会,市民的日常生活却常常深陷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诸多现实困境。引导与规范城市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型可为上述困境的缓解提供路径。即完善城市管理制度,硬化市民低碳生活的制度建设;创新低碳科学技术,强化市民低碳生活的科技支撑;保护城市生态人文环境,加强市民低碳生活的环境建设;实施低碳经济模式,推进市民低碳生活的经济建设;倡导低碳绿色消费,构建市民低碳生活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给予了人类无穷的帮助,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方式,更在应用领域上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已不仅仅体现在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而是更广泛的应用于科教、医疗等领域。总之,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使我们的生活大大改变,加强了国际社会的科技文化交流,促进了全球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是国王或大封建主颁发给城市和市民的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认可证书。它的出现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内容主要是确认城市的自治权和其他特权,明确市民享有的各项自由、各种经济和法律上的特权等等。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特别授权”的法律,是近代资本主义宪政制度的起源和基础。它不仅促进了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整个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白璐  李宁  陈丽 《华章》2010,(26)
历史上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广泛而深远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中俄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不同的时代展现出了不同的风貌,研究双方的经济文化文化交流历程,寻找其中的有益元素促进中俄两国东部边疆地带的文化交流,对双方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几年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新市民逐渐超过城市原住居民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力军。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知识水平、不同职业领域和不同生活境遇的新型市民在从农村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给城市社会管理服务提出新的挑战。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就必须实现新市民的转型即由以往被动“适应”城市生活转向主动适合原有文化与城市特质。加强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建设,使得新市民的转型得以更有效地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