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准确理解和运用成语,必须释清它的音、形、义.有相当一部分成语,其中的词素大的辨析必须结合古汉语知识才能准确理解。下面就成语中的古汉语现象作一门类分析一一、词类活用。在古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或修辞需要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具有另一类向的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同的这种临时的灵活的运用叫做词类活用。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也是如此。1.名词活用作动词一如:门o点词为活用同.话号中的同语为活用后的意义,)(下同)孪(周锦还乡(穿)饭粗布草(吃)道路以目(看)无所事事(做)一鼓作气(击鼓…  相似文献   

2.
成语,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它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一般不能任意调整或更换其中的成份,更不能拆开使用。这是语法界早已有之的定论。但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有些成语如果从修辞需要出发,在使用中敢于打破定论的框框,敢于标新立异地活用,就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3.
成语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的定型性,意义上具有相对的整体性。因此,使用时,一般不得随意改变其约定俗成的固定性。但是成语的稳定性并不排斥运用上的灵活性。随着汉语的发展与演变,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如果为了加强语言的表达力。增强修辞效果.也可以适当地改换它的成分,拆散它的结构,或者赋予它新的意义。活用成语的现象,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围城》成语活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莉娟 《文教资料》2010,(21):33-34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但它也有灵活性的一面,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立意和行文的需要,可以活用成语。本文对《围城》中的成语活用现象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围城》中成语活用的五种方式:语素的替换、语序的变更、结构简化、内部扩展、取字面意思。  相似文献   

5.
文言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或用法,也使词的意义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这种活用现象不仅在文言文中使用,在某些成语中也经常出现,教师可以在讲课时作为例证,一方面印证了文言语法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成语的积累,可谓一举两得。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谈中学语文课文中的成语活用曹津源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具有特定含义和定型结构的固定民组,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稳固性。一般不能随意变动,但有时出于立意和表达的需要,作者会有意.识地对相沿习用的成语作临时性的翻新改造,这种变通用法就是.成语的活用。其类型大致...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是一位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功底的文化伟人,他的成语运用艺术是其艺术表现的一大特色。瞿秋白运用成语不但数量大、密度大,而且时代色彩鲜明,运用技巧娴熟,手法多变,有时褒词贬用、调侃讽刺,有时与修辞手法、论证方法或俗语联合使用,有时对比使用、连续使用、一语多用、成语活用,虽也有用得不当之处,但总体而言,瞿秋白感情充沛地使用大量成语,猛烈揭露假丑恶,热情赞颂真善美,准确表达了他的心声,显示了高超的成语运用艺术。  相似文献   

8.
成语,是结构固定,意义特定的现成话。一般说,使用成语是不能改变其结构,不能改变其作为一个整体所具的特定含义的。但是,也可根据表达的需要,改变它的固有形式,活用创新,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成语变用分两类,一类是形式改变,一类是意义改变。  相似文献   

9.
所谓成语易序,指的是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将成语中的词调换一下次序。它与成语仿拟一样,属于成语活用的一个分支。下面分类举例说明。第一类,将成语中的某一个(或两个)词,跟另外一个(或两个)词易序,使与原型含义截然相反。屡败屡战张鸿来《应用文公文书》云:“昔曾文正公在  相似文献   

10.
成语是社会上长期流传的一种现成的固定语,一般是不可任意变更的,不过不是绝对不变的,它也要跟随语言发展变化.有时出于交际特定的需要,可以以成语原有的定型为基础适当地灵活变更或创新使用。成语创新,是指在表意明确,符合成语内部结构规律和语言规范的前提下,对成语从形式或内容加以翻新改造。  相似文献   

11.
成语活用于广告领域由来已久.文章采用功能主义语言学理论,结合一些经典的范例,研究的视角触及到成语广告语的焦点结构和主位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遵循使用的基本原则,注重商品的特性和成语内涵的融合,成语就能活用.成语活用之后,其音、义及原有结构都会发生改变,呈现出原形活用和变形活用两种形式,每种形式各有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成语是现成话,可顺手拈来,为我所用。然而成语也并非一成不变,人们在使用时常常改变它的固有形式,使之灵活多样,不落俗套,这就是成语的活用。成语活用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13.
在语言实践中,英语成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英语成语活用是在英语成语形象意义的基础上, 根据表达思想感情和修辞目的的需要进行再思维、再联想,以产生各种形式的创新结构。英语成语的活用手段 有6个方面,例证了英语成语活用现象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成语是社会上长期流传的一种现成的固定语,一般是不可任意变更的,不过不是绝对不变的,它也要跟随语言发展变化,有时出于交际特定的需要,可以以成语原有的定型为基础适当地灵活变更或创新使用。成语创新,是指在表意明确,符合成语内部结构规律和语言规范的前提下,对成语从形式或内容加以翻新改造。一、形式改造所谓成语的形式改造,就是在旧成语的基础上改变原有结构或结构成分,使整个成语面目一新,获得新生命。成语的变更,有多种多样的方式:1、调换所谓调换,就是只换成语中的某结构成分,而不改变成语的结构关系。如:①揠苗助长———拔苗助长;…  相似文献   

15.
谈成语     
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组成成分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大多数的成语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例如:“胸有成竹”、“草木皆兵”、“杞人优天”、“自相矛盾”等等也有一部分成语不是四个字的,例如“一窝蜂”、“一举手之劳”、“五十步笑百步”等等,但这只是少数。成语的结构和组成成分都是固定的,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更换或增减里面某一字词。例如,“千方百计”不能说成“千方万计”;“南腔北调”,不能说成“东腔西调”;可以说“一清二楚”、“七嘴八舌”,但是不能说“七清八楚”、“一嘴二舌”。成语中也有很小一部分在结构和组成成分上古今是有变化的,例如“四通八达”,古时是“四通五达”;古时说“看帆使舵”,现在说“看风使舵”。有些成语,它的几个组成成分习惯上可以互换使用,例如,“一发千钧”可以说成“千钧一发”,“同工异曲”可以说成“异曲同工”,调换后意义不变。还有些成语,在应用时,为了适应某种表达上的需要(如为了强调某种意思和照顾句子的节奏等等),有时也可以灵活  相似文献   

16.
陈敏 《初中生辅导》2008,(31):13-14
由数词参与构成的成语不少.它们言简意赅,十分鲜明生动.数词在其中起的作用也是灵活多样、异彩纷呈的,同一个数词在不同的成语中意思可以截然不同;不同的数词,甚至是数目相差很大的数词,有时又可以在不同的成语中表达同一个意思.数词的这种活用主要有以下十种.……  相似文献   

17.
成语是英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成语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是人民智慧的结晶。英语中的成语非常丰富,有相当一部分成语源远流长,包含着典故,在文章和日常谈话中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这类成语。人们有时为了表达一个复杂的意思和丰赡的思想内容,往往使用这类成语,既能深入浅出,画龙点睛,又能把意思情态表达得生动、透彻。  相似文献   

18.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与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情况是一致的,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数词的活用。认识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掌握成语的意义,避免成语的误解或误用。  相似文献   

19.
<正>成语是从古代汉语中沿习下来的,因其结构的稳固性和定型性,所以仍保留着古代汉语的痕迹,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特别是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基本用法,充当了别的词类,从而使词语的意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比较多,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以及数词的活用四类情况。了解和掌握一些词类活用的语法特点,对于正确理解成语和准确使用成语都非常重要。一、名词的活用  相似文献   

20.
标点符号的用法,依据国家标准,有统一的规范性;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为了语言表达的需要,也有变通用法,这是标点符号的活用。活用须与错用区别开来,不能把活用当成错用或把错用误为活用。下面分条举例说明:一、问号的活用与错用在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分句之间用逗号。例如: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如果在这个句子中间用问号,就是错用,因为直到句子结束才是一个完整的问句,才能点上用于疑问句末尾的问号。但是,有时为了强调各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这是活用而不是错用。例如: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在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