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权利受损之后寻求救济的教师申诉制度,该制度自实施至今已经十几年了.那么,教师申诉制度在现实中的实施状况究竟如何呢?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及其数据分析,探讨了中小学教师对于申诉权利的看法以及他们享有申诉权利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教师申诉制度自1993年《教师法》确立以来,为保护教师合法权益、创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申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教师申诉制度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要想真正实现教师申诉制度的目的,必须将教师申诉制度纳入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为此必须尽快制订《人事争议仲裁法》、扩大人事仲裁的范围、加快教师聘用制的实施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事业单位聘用制的全面推行与绩效工资的实施,教师人事纠纷会不断增多,而现行教师申诉制度的缺陷导致教师申诉不畅;为保障教师申诉的救济权利,理当制定《教师申诉办法》.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概括性规定到具体展开的过程。199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2条明确规定了受教育者享有申诉权,这是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得以产生的最早法律依据,但内容极为概括。直至2005年由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实现了实质性的进展。它规范了校内申诉委员会的组成、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教师申诉制度是依据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确立的。《教师法》第39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同时.为了保障教师申诉权的行使,《教师法》第36条规定了妨碍教师申诉权行使的责任追究制度。以上规定确立了我国教师申诉制度的法律地位,使其成为一项专门保护教师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依法治校、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的不断深入,加大教师合法权益保障,建设和谐校园已经成为当代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教师聘任制度的逐步深化,又使教师与学校之间的纠纷呈不断增加的趋势。鉴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第39条,规定了教师申诉这一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实施以来,对于保护教师合法权益、依法治教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法在法律条文和立法技术上存在几个明显的缺陷,影响到教师权益的有效保护。具体表现在:教师法律身份表述模糊,缺乏身份保障条款;教师聘任主体不清晰;事前正当程序法律条款严重缺失;教师申诉制度操作性不强,且与其他救济渠道衔接不畅。未来《教师法》的修改亟需弥补上述缺陷。  相似文献   

8.
如何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和工资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锦忠 《中国教师》2009,(23):16-18
<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对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义务教育学校的正式工作人员,实施绩效工资。为此,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委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是一部新形势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法律。它对于依法治教,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实施《教师法》的若...  相似文献   

10.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作出的处理不服,或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申诉理由,请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教师申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确立的一项专门保护教师权益的法律救济制度,它是在宪法赋予公民享有申诉权利的基础上,对教师这一特定专业人员申诉权利的具体化,是由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对教师的申诉作出处理的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和权利救济机制。教师申诉制度是教师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权利救济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立法的空白、制度的…  相似文献   

11.
依法建立教育仲裁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法》中有关教师申诉的制度,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面临着法律上的尴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探讨学校与教师新型的法律关系,建立教育仲裁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9月     
1日1988年劳动部发出《关于试行〈职业技术培训教师专业证书〉制度的实施意见》。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中国民办教育事业从此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依法建立教育仲裁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法》中有关教师申诉的制度,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面临着法律上的尴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探讨学校与教师新型的法律关系,建立教育仲裁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北京某教育行政机关对一教师张某的申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9条、《国家教委关于<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施办法》第8条作出了“被申诉人自收到本处理决定之日起一个月内,对申诉人所申诉事项依法重新作出处理”的决定之后,又针对该申诉人因“重新处理决定”并未涉及所申诉的主要事项而再次提出的申诉,作出了“维持被申诉人的重新处理”的决定。无独有偶,四川某市教委也就一教师李某的申诉作出了既撤销被申诉人的《关于对李某予以除名的决定》,又对申诉人因此而提出的恢复“除名”前的人事编制和工资待遇的请求不予支持的决定。从…  相似文献   

15.
<正>2004年12月15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有关要求,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申诉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申诉制度,是指高校学生在其合法权益受到高校或高校工作人员不法侵害时,依法向高校或教育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一、高等教育申诉制度的主要内容及评析(一)教育申诉的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第42条第4项规定,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可以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第5条第5项规定,学生有权“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  相似文献   

17.
教育大事记     
1995年10月25日新华社报道,国家教委近日印发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这是自1993年10月《教师法》通过以来实施《教师法》的配套文件,对《教师法》作了进一步说明和补充规定。 1995年10月31日全国首家以“公益事业”名称命名的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教委就《教育法》实施下发《意见》本刊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为及时推动《教育法》的贯彻实施,国家教委近日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意见})指出,贯彻实施《教育法),是保障和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教委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一九九五年十月六日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是一部新形势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法律。它对于依法治教,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校内申诉是指学生对学校作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处分或处理决定不服,向学校提出的意见和要求。《教育法》第42条第4款规定:“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出诉讼。”2005年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章“奖励与处分”中也明确了学生校内申诉制度。各高校在此指导下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校内申诉处理规则》,但经过一年的试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