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塔吉克族是我国文明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具备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塔尔乡塔吉克族的婚礼仪式比较传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本文试图研究当代塔吉克族婚礼仪式与以前传统的婚礼仪式上发生的变化,同时探求这些变化发生的一切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有一个人数不多,生活在青海省东南部,黄河岸边,崇出峻岭中的少数民族──撒拉族。日前,笔者在前往西部大开发采访中,深入撒拉族居住的青海省循化县,切身感受到该县在发展女童教育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可喜成绩。 长期以来,由于受民族习俗及宗教文化的影响,撒拉族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迂腐陈旧的观念还主导着人们的思想。由于受这种思想认识的制约,全县民族教育发展缓慢,撒拉族女童教育尤为滞后,成为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据1993年统计,全县学龄前儿童为13448人,已入学…  相似文献   

3.
古代婚礼服饰和中国历史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婚礼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欢乐喜庆的符号,是男女青年追求幸福的象征。我国婚礼服饰自古以来一脉相传,尽管几经演变早已不是最初的样式,但它所承载的民族传统文化却源远流长。婚礼服饰之所以能在民族传统文化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人们精神需求和物资需要,婚礼服饰已被深深地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当中。婚礼服饰的演变过程与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通过研究历朝历代的婚礼服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以舞蹈形式抒发内心情感的传承,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一个国家的民俗和品性来源于人民所生存的地域和周围所拥有的环境所形成的,在发展过程中,人民逐渐与环境、气候相融合,由此产生出属于每个地区人名所固有的生活习俗与方式,这些风俗的表现形式经由不同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体现在生产行为、品德表现、人与人的交流和运动及艺术表演这些活动中,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相互碰撞并产生影响。我国是一个民族文化十分浓厚的国家,走过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各个民族与地区之间生活习俗与文化产生良性的融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民族文化渐渐形成,在一些艺术表演中显得尤为明显,而在民族艺术中舞蹈又是最能代表民族独有艺术形态的标杆艺术,这也促成我国传统的、独有的民族舞元素蹈始终能传承下来。  相似文献   

5.
塔吉克族有着独特的婚姻习俗,塔吉克族的婚姻规则以及隆重的婚礼仪式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高原气息。同时婚礼仪式对塔吉克族社会造成的积极影响也是较为显著的。  相似文献   

6.
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话题。广州市回民小学六(三)班的同学在调查我国各民族饮食习俗的过程中,发现众多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习俗,对少数民族独特的饮食习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婚礼习俗,它反映了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美国人的恋爱婚姻观念,而后阐述了该国家的婚礼前的准备以及婚礼中的些风俗。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约有2000多个民族,其民族习俗和传统各不相同。下面这些民族是公认的最有特色、最为奇特的民族。以哭为乐的民族居住在英国西海岸一个小岛上的祖芬格族人,是以哭的方式来表达喜悦心情的。每逢婚嫁喜庆吉日,他们就会欢聚一堂,放声大哭,以表示高兴和欢乐。  相似文献   

9.
酒俗是习俗的一种,能反映出当地社会生产力发展情况,社会价值观念,社会秩序等。黔北农村有一套地域色彩浓厚的酒俗,其中以婚宴酒俗、丧葬酒俗、端午酒俗、中秋酒俗、春节酒俗最为典型。这些酒俗反映了黔北农村生产力落后,男尊女卑,城市化进程缓慢的社会事实,反映了当地居民重视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念,折射出当地社会关系单纯的社会特点。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是我国古老的北方少数民族,也是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使用各自民族的语言弄口传统生活习俗的少数民族。蒙古族的巴尔虎、布里亚特部落和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传统婚礼习俗中的娱乐性项目留传至今,并且具有各自的显著特点,从而使婚礼变得更加欢娱和赏心悦目。根据娱乐性婚裕的意义和特征分为象征性的节目、欢乐性的节目和体育竞技性的节目三种,本文具体分析和探讨了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由于对鬼魂的崇拜与畏惧、对生存经验的总结和汉族社会"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等影响,瑶族社会有许多以女性为对象的禁忌,这些禁忌限制了瑶族妇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比 《考试周刊》2009,(18):223-224
我国是茶的故乡,有着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日常生活中,茶也是一种重要的礼俗载体。许多民族都保留了非常古老的茶餐饮文化习俗,具有研究和利用价值。本文以少数民族婚礼中茶的风俗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疆各民族人历来以好客尚礼著称,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复杂的饮食礼仪规则,其中男女性别上的区分,显示了"男尊女卑"的传统道德,如:在饮食中,男女有顺序先后的差别;宴席上,男女有坐次尊卑的差别。形成这些差别的原因,一是社会性别意识的差别,二是各种宗教信仰的影响,三是特殊生活习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是我国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旧时社会风俗,目前这种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以冀州为例,列举在称谓、婚姻、生育、权利、习俗等方面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恶俗,以期引起人们重视,在社会主义今天,确保男女真正平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一谈到婚礼,神圣的婚纱、美丽的捧花、红包、中国传统的磕头及浩浩荡荡的婚车会即刻闪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希望对于中国婚礼如此熟识的你对异国他乡的婚礼习俗也兴趣十足。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不同国家的婚礼习俗吧。  相似文献   

16.
维吾尔族民间达斯坦非常丰富,其体现的民俗文化现象多种多样,如维吾尔丧葬习俗、婚礼习俗、麦西莱甫艺术、宗教信仰、行刑方法等。文章从上述几个方面,分析维吾尔历史达斯坦中体现的这些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以韩国民俗文化中的婚礼习俗为透视点,论述了从古至今的韩国婚俗中始终渗透着鲜明的儒家文化特征,尽管韩国现代婚礼已将东西方文化巧妙融合,体现了韩国古代传统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的特征,但是整个婚礼形式仍然保持着儒文化色彩。我们可以从中窥视韩民族文化心理的嬗变与重构,儒家文化传统始终存在于韩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对于塑造民族精神起着多元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因历史,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的不同,导致中西方在婚姻的习俗,婚礼的服饰,婚礼的仪式及婚宴方面有着极大的不同。本文主要是对中西方婚礼习俗进行对比和探讨,这样有助于中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民国时期江淮地区随着社会发生巨大的政治经济变动,婚礼习俗发生的巨大变迁。由于江淮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够发达,与其他开风气之先的中心城市比起来,变迁晚、起步慢,传统习俗更加浓厚。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传入,中国各阶层进步人士的极力倡导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社会发生了变迁,婚礼中的一些陋俗逐渐被革除。  相似文献   

20.
土家族丧葬习俗的宗法性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的丧葬习俗是一部民族文化积淀厚重的历史画卷,在这部历史画卷之中蕴含着特定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特定的文化内涵之一,就是丧葬习俗中含有浓厚的宗法性,受到宗法制度的支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