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不同时代赋予奋斗精神以不同的精神实质。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内涵实质是积极进取、攻坚克难、苦干实干、无私奉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将奋斗精神贯穿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奋斗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学习奋斗思想以武装头脑,弘扬中国精神以激发责任担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坚定奋斗意志,发挥榜样作用以激励奋斗实践,从知、情、意、行四方面培育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的要求,弘扬五四精神是构筑中国精神的题中之义。本文以阐释五四精神的新时代内涵为切入点,指出了新时代弘扬五四精神的重大意义和具体要求,以此为激励广大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五四精神历久弥新,宏伟的民族振兴大业催人奋进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纪念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五四运动以来的90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救亡图存、强国富民道路的90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新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90年.  相似文献   

4.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总结中国青年运动在党和人民的怀抱中蓬勃发展的历史与经验,认真领会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为广大青年建功新时代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我们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紧紧围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用行动去继承和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在奋斗中续写好中国青年运动史。本刊特组稿数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中国近代史的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场运动中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进入新时代,五四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对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在五四精神的引领下增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意识,培养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促使青年在新时代背景下绽放自己的力量,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是敢于坚持真理的马克思主义者、敢于担当的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敢于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忠实反映党和人民愿望的老党员。他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光辉一生,充分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在新征程中,伟大建党精神将继续鼓舞我们不懈奋斗,夺取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是有着伟大奋斗精神的政党、民族、人民。新时代新征程上,奋斗精神的内涵和表现不断丰富和延展,主要包括艰苦奋斗、顽强奋斗、团结奋斗、接力奋斗、永远奋斗等五种样态,具有五个方面的育人价值。培育青年学生奋斗精神,要引导他们树立奋斗志向、提升奋斗本领、保持奋斗姿态、涵养奋斗品格、投身奋斗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赋予我们新使命和新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梦想,全体中华儿女都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体。针对纷繁复杂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我们始终不渝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统揽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才能实现。只有准确认识、理解和把握党统揽的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内涵和价值,才能在完成伟大复兴的新使命、开启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奏响中华儿女奋斗的交响乐章。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取得辉煌历史成就。新时代站在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起点上,科学探析中国共产党人奋斗观的生成逻辑、系统阐释中国共产党人奋斗观的主要内涵、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人奋斗观的当代价值,为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实践提供方法遵循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0.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青年知识分子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担当了五四运动的先锋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当代青年是新时代的奋斗者,爱国主义是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予当代青年的基本要求。澄明关于爱国主义的种种论断,爱国主义实质意蕴在当代集中体现为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基于此,正确认识爱国主义有助于提升新时代青年的爱国主义境界。新时代青年要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建立在理性自觉之上并统一起来,培养爱国之情、砥砺爱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奋斗实践中形成的,是由一系列革命精神组成的同根同源的精神体系,信仰、为民、奉献、奋斗是其核心要义。文章旨在寻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因密码、挖掘其内在价值,发扬艰苦奋斗、对党忠诚、担当奉献的精神品格助力新时代辽宁振兴,同时用百年精神谱系树立时代新人的崇高信念、厚植时代新人的家国情怀、激发时代新人的奋斗精神,引领时代新人培育,以期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2.
"担当"精神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动力,也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核心诉求。新时代应把握"担当"精神在培养时代新人中的关键位置,以青年大学生为着眼对象,明确"担当"精神的生成逻辑,把握"担当"精神的内涵要求,探求"担当"精神的培养路径,进而助力造就一批甘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3.
伟大建党精神是加强党的建设、促进社会发展、推进国家繁荣的时代产物。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号召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坚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筑牢新时代中国青年“有理想”的思想根基,践履新时代中国青年“敢担当”的时代要求,锤炼新时代中国青年“能吃苦”的坚韧意志,夯实新时代中国青年“肯奋斗”的力量之基,不断涵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阐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党百年奋斗的主题,为中国梦教育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例,要结合讲话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回顾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展现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不懈努力,对学生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期望,增进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15.
<正>一百多年前,中国大地上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中国青年学生作为一股新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直到今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依然激励着全国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青年学生不仅是五四精神的创造者,还是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把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要求,它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而高校为更好地弘扬五四精神,应创新思政课程,强化社会实践,构建校园文化,优化网络环境,让五四精神成为振兴中华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是引领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命运与共、战胜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财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在抗击疫情中彰显出的为民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以及伟大奉献精神的精神内核,需要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引导和榜样示范等方式发挥其重要作用,继续助力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7.
赶考精神的生成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源,包括建国初期生动鲜活的历史经验、党百年奋斗的实践基础等。赶考精神,不仅政党需要,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青年大学生更需要,对推进当代大学生的自尊自信教育、自立自强教育、责任担当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培养民族精神应把青少年做为重点,青少年 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只有大力倡导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把亿万青少年紧 紧聚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 个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辉煌历史就是不断进行伟大斗争、努力追求伟大梦想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梦想以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为精神支撑,基于其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并在开展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中成就其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发展进程,不仅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显著标识,而且推进着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从而使现当代中国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的"伟大梦想",不仅表征着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信念和伟大理想,而且也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并内蕴着中国共产党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中所形成的奋斗精神。因而,"伟大梦想"也就成为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历史发展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20.
爱国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也是历代传承的优秀文化。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