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各类信息传播极为活跃,并为当今形成了新的舆境。从形成的源头看,新舆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新闻舆论部分,即由新闻媒体发布自采新闻或转发其他媒体的新闻;二是公众舆论部分,由网民借助互联网所建立起的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平台,发布和传播信息。新闻舆论与公众舆论之间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2.
王又锋 《青年记者》2008,(10):17-18
民间舆论场VS官方舆论场 互联网促生的草根新闻,虽然是新生事物,但笔者认为,它与传统新闻的关系其实是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在互联网时代的最新表现形式。因为,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自古至今始终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官方极力营造(主要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场,可以称之为官方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街谈巷议的口头舆论场,可以称之为民间舆论场。  相似文献   

3.
观点摘编     
热点:以下两则观点,分开似不惊人,合并则触目惊心。新的网络舆论场,需要引导、深思、明辨——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独立源头新浪网2009年12月21日转引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独立源头,网络  相似文献   

4.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引起了很多观察者的强烈关注和深度解读,主流媒体也进行了相关的宣传,激起很大的舆论冲击波. 在今天互联网能把“海沟”震成“大陆架”的舆论场上,两大舆论场的对冲更为激烈、频繁了.原先由官方舆论场“控场”的中国舆论场,不再全然由官方舆论场说了算.在无序、喧嚣的网络舆论场面前,官方舆论场放低了身架,提出“打通两大舆论场”;新闻宣传决策者在传媒生态巨变面前,对新闻宣传作出了新的战略判断和设计,这是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有观察者注意到,这次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用了“新闻舆论”一词而不是“新闻宣传”,说明决策者在对新闻工作的理解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短短几年中取得了明显进展,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互联网引发了一场新闻传播领域的革命。近年来,网络新闻以其独有的即时性、简便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随之而来的则是暴露了网络新闻舆论引导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此时,网络新闻的各种特性,如即时性、虚拟性、反理性等等给网络新闻舆论引导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基于此,本文对网络新闻舆论引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能够为加强网络新闻舆论引导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唐伊娜 《东南传播》2015,(12):54-56
中国的两个舆论场由来已久,官方媒体曾长期占据舆论场舞台,一枝独秀的格局直到互联网的普及才被逐渐改变。这一变化体现在新闻传播现象中,浅层的是传统媒体受到新兴媒体的冲击;更深层次的表现在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这两个舆论场之间的互动。本文将以"夏俊峰案"为案例,梳理案件从发生到落幕的四年多时间里,两个舆论场的互动过程和各自观点的转变,以探索两个舆论场未来的离合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又锋 《青年记者》2008,(15):17-18
民间舆论场VS官方舆论场 互联网促生的草根新闻,虽然是新生事物,但笔者认为,它与传统新闻的关系其实是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在互联网时代的最新表现形式.因为,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自古至今始终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官方极力营造(主要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场,可以称之为官方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街谈巷议的口头舆论场,可以称之为民间舆论场.  相似文献   

8.
引导舆论是党报诸多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现在,各级党报都在这方面下功夫、费脑筋.为什么?因为遇到了许多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其中,人们谈论比较多的是网络舆论的影响和冲击.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称: "2009年,约三成的社会舆论因互联网而兴起,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的独立源头."网络舆论场逐渐强大,而且不满足于"网上来网...  相似文献   

9.
缪慕怡 《新闻世界》2010,(11):178-179
当今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互联网成为典型的代表,网络论坛、博客等新型的信息交流与发布平台的出现和发展,催生公众舆论与新闻舆论关系的变化。本文拟从各方关于"伊春空难"的报道出发,分析两者之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源无处不在,随着社交媒体覆盖率的增长,以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成为中国社交媒体领域的三大巨头.当事件发生后,网民多利用社交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瞬间引爆舆论场,形成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因此,研究社交媒体对热点新闻的舆论影响及其相应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往往成为最先爆料新闻事件的主角。本文以微博中讨论的"光山小学事件"为例,观察微博舆论场是如何设置新闻议题的,议题的设置是如何演变的,并剖析演变的原因,最后讨论微博舆论场的演变模式给我们政府和传统媒体在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工作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黄超 《传媒》2016,(8):81-84
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及新闻发布走向新常态,众多备受关注的民生类政策纷纷出台, “两微一端”互联网治理格局初步形成.这都为《人民日报》政策新闻带来新的舆论挑战.“发布”“解读”“跟踪”是《人民日报》在公共政策舆论引导方面的三个基本传统.其中,关注政策落实的深度跟踪报道传播效果最佳.结合重头政策阐释顶层设计、围绕重点领域介绍基层创新、把握重要节点回应群众关切、在复杂舆情中厘清五个关系、利用新兴媒体另类解读政策体现了过去一年《人民日报》对公共政策的舆论引导特征.  相似文献   

13.
"民间舆论场"和"主流舆论场"在互联网时代,二者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打通"两个舆论场"。以期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既是媒体的责任,也是媒体赢得受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2014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最热的掌上舆论场,新老媒体在各种突发事件和热点话题中共同合力发挥议程设置作用,逐渐形成“潜舆论”和去中心化的移动舆论新格局.通过分析移动舆论场舆情结构与特征,以及网络舆论力量发展与变化,指出政务新媒体多终端覆盖和服务化功能更加成熟,并对移动舆论场引导与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朱迪 《新闻知识》2021,(1):42-46
新的媒体传播格局下,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主流媒体通过新闻评论显示自身在舆论场角逐中的竞争力,是其发挥自身社会影响力的关键.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格局下新闻评论进行舆论引导的现实困境,然后以疫情期间主流媒体新闻评论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主流媒体借助新闻评论提升舆论引导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了2009年《社会蓝良书》,其中《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是继上年首次增加该内容之后再次聚焦网络,充分说明网络正成为舆论形成的新型重要大众媒介,网络舆论场形成的影响力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是新闻失实事故频发的一年,但大多虚假新闻作品均未能逃过大众的眼睛,借助于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公民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来监督舆论已成为现实.本文主要依据新媒体时代大众信源观这一理论.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与受众监督舆论的相互关系、互动机制等作了相应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微博新闻评论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改变了人们获取大量新闻的方式。微博新闻评论打破传统新闻评论的局限性,将各种信息资源重新整合,构建出新的网络舆论场并能完善舆论监督。本文先后对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重要意义作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微博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胡小川 《传媒》2016,(5):60-62
随着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爆炸性扩张,以大众传播为主导迅速向人际传播为主导的社会舆论格局转变.社会舆论实际上形成了“两个舆论场”,一个是由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组成的主流舆论场,一个是由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成的民间舆论场.  相似文献   

20.
潘庆芳  潘怀 《新闻前哨》2009,(12):94-95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经常要面对许多突发事件,如何加强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