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8年丁文江先生著作出版的《徐霞客先生年谱》(以下简称“丁谱”)、奠定了近代徐学研究的基础.被认为徐学领域里的“开山之作”.成为徐学研究者的必读之作;六十五年后.褚绍唐先生又在吸收新资料、利用新成果的基础上.对丁编“年谱”进行了修订扩充.撰成《增订徐霞客年谱》(下文简称“褚谱”).成为当今徐学领域里又一崭新成果.近来.笔者在研究涂霞客交游的过程中.对两谱进行了一些比较,觉得《褚谱》虽然在诸多问题上对《丁谱》进行了修订.突破了《丁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在许多问题上则沿用《丁谱》.我们认为仍有商榷之处.本文就两部年谱中的一些史实问题作些简要的说明和考订,以冀徐学专家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徐霞客是一位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徐霞客游记》是举世公认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徐学是学术界围绕对徐霞客及《游记》研究而形成的一种专门学问。徐霞客研究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文化等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对当今科教兴国,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社会经济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院自1986年成立徐霞客研究室(全国第一个徐学研究机构)以来,取得了较大成绩,先后主持和参与编撰了《徐霞客家传》、《徐霞客研究》、《徐霞客与山水文化》、《徐霞客与江苏》、《徐学概论…  相似文献   

3.
纪念徐霞客诞辰41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 7月18日,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召开纪念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诞生410周年纪念大会.3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有关国家领导人程思远、钱正英、彭冲、黄华、项南、朱训等参加了纪念大会.会上还对各地在徐学研究上有突出贡献的八位学者颁发了奖状,我院吕锡生副教授策划出版的《晴山堂法贴》和蒋明宏副教授等主编的《徐霞客与山水文化》都获得了此项殊荣.省徐研会拟编《徐学概论》 9月20日,江苏省徐霞客研究会在南京召开《徐学概论》编写工作会议.“徐学”是专门研究徐霞客其人其事及其《游记》的一门综合性学问.“概论”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徐学的学术著作.自1983年以来,短短十余年间.研究者纷至沓来.论著如雨后春笋,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有关地理、旅游系都先后开设“徐学”选修课.我院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已成立徐霞客研究室,此次该研究室吕锡生、蒋明宏、邬秋龙三同志被特邀参加概论的编写工作,并分别担任副主编和编委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院校中.教师以专书研究进行教学的情况并不少见.随着徐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自然会想到.能不能将《徐霞客游记》研究引入教学领域.实现弘场优秀民族文化和教书育人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挖掘《徐霞客游记》的价值呢?我们对此进行了首次尝试,在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开出“《徐霞客游记》研究”选修课.现将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构思、实践及体会作一整理,以求行家指教.(一) 在高等学校开设专书研究的首要条件,是该书的科学价值.《徐霞客游记》被认为是“山经之别乘、舆记之外篇”,徐霞客是近代地理学的奠基者,从《徐霞客游记》中人们可以窥见比之于西方更早的近代地理学的曙光.《徐霞客游记》在我国及世界地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研究、传播、学习《徐霞客游记》应该是高等学校责无旁贷的工作.一些高等学校的教师在研究《徐霞客游记》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一些高等院校的学报已经常发表徐学研究的文章,但我们认为,还应该让《徐霞客游记》走进高等学校的课堂,这佯,对《徐霞客游记》的研究和传习.就可以从少数专家扩大为群体.这是徐学研究发展的必然道路.  相似文献   

5.
教书育人宣传徐学——开设“《徐霞客游记》研究”课的体会朱惠荣文明元在高等院校中,教师以专书研究进行教学的情况并不少见。随着徐学研究和徐霞客精神宣传的深入,人们也自然想到能不能将《徐霞客游记》研究引入大学教学领域,实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教书育人的有机结...  相似文献   

6.
由于徐霞客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其《游记》重要的学价值。近20年来,“徐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通过分析挖掘徐霞客独特的人格魅力。探讨徐霞客及其《游记》悲剧,揭示中国古代思想化专制统治给中国化带来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巨擘徐霞客家乡无锡、江阴的徐学研究者们,在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之际,由江南大学吕锡生教授等发起编撰《〈徐霞客游记〉古今研究集成》,是一项具有巨大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文化建设工程,值得我们为之振臂欢呼。本人对徐学虽非内行,但主编嘱予为序,愧疚之余,亦欣然命笔。  相似文献   

8.
徐霞客晚年“万里遐征”所记《滇游日记》13卷,约占《徐霞客游记》文字的五分之二,是《游记》中成就最高的部份.云南旅游期间的诗歌创作,也是他一生中诗作最丰富,创作取得卓越成就的时期.本文针对其诗歌在“徐学”研究中的这一空白和薄弱环节,在国内较早地对徐霞客云南诗作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经过众多作者与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共同努力,历时多年,一部篇幅达50万言的徐霞客及山水文化研究的新著《徐霞客与山水文化》问世了.在不久前于无锡举行的《徐霞客与山水文化》首发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及新闻出版界人士对此书评价甚高,认为著名学者陈桥驿教授在序中称此书为“徐学研究中的开拓性著作”、“一块里程碑”、此书为“我国丰富多彩的山水文化锦上添花”的提法是恰如其分的.笔者满怀兴趣,认真阅读了此书全部篇章,觉得此书有几个很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珍贵的地理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美的游记文学著作。遗憾的是,对于这一名著的文学艺术性,特别是写景艺术的研究探讨,至今却寥寥无几人。《游桂林日记》是《徐霞客游记》中较有代表性的一段。本文就这段文字的写景艺术,谈谈读书的心得体会。 一 “山水之美,古来共谈”。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古来就常为文人墨客云游、描绘。徐霞客也深受吸引。他曾说:“余志在蜀之峨嵋、粤之桂林,以及太华恒岳诸山”。在几乎遍历上述名山后,他又叹道:“予所憾者,浑源之北岳,桂林之千峰未曾置足焉。”(《徐霞客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1月版第1250页,王思任《徐氏三可传》。  相似文献   

11.
10月7日至9日,由中国徐霞客研究会、江阴市政府联合主办的’95中国江阴徐霞客学术讨论会在江阴举行.本届学术讨论会是两年一度的徐霞客文化旅游节活动的一部分,在文化节期间举办这项活动是中国徐学会和江阴市政府在今春达成的合作协议的内容之一.讨论会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云南、浙江、陕西、山东、湖南、福建、贵州、江苏及台湾、香港的30余位徐霞客研究的专家学者,并特邀美籍华人探险旅行家、作家马中欣先生出席会议.会上共交流了学术论文30余篇.我院吕锡生、蒋明宏参加讨论会,并交流了《徐霞客与司马迁:两位文化伟人的比较》和《徐霞客北游、川游问题新识》等论文.  相似文献   

12.
今年四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诞辰四百周年,他的故乡江阴县人民政府今年一月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会和徐霞客塑像落成典礼。目前,有关单位正准备摄制“徐霞客”故事片,开拍八集电视连续剧《徐霞客》。明年还将举行全国性的隆重的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3.
《说文》前叙称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慎《说文》第十五卷包括许氏自撰的前后两叙和其子许冲的进书表三项内容。其中对前叙的末尾几句,历来学者有不同的见解。许慎所学《孝经》确属古文本。许氏的学术渊源兼有今、古,显示其博通明达,不愧“五经无双”之号。如以古文限之,未免小视许氏了。  相似文献   

14.
汉语特点和文言文教学江苏如东县马塘中学杨学淦文言文“不是像希腊文、拉丁文那种‘全死’的‘外国文字’”,而是“本国本土产生的应用文字”(唐德刚先生语,见《胡适口述自传》汉译本第200页注文)。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白话和文言的关系千丝万缕割不断”(《...  相似文献   

15.
勘误     
本刊2021年第8期第20页《数学抽象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材内容分析--以〈三角函数〉一章为例》一文的作者信息应为“徐恩佳张维忠(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21004)”,2022年第1期第47页《“初见函数”教学设计和思考》一文图7不准确.特此说明,并向作者及读者致歉.  相似文献   

16.
更正     
本刊 2000年第 12期第 41页《虚词运用不当类析》一文作者“邵玉山”应为“邵主山”, 2001年第 2期第 37页《中国古代的崇尚色》一文作者“王序龙”应为“王绪龙”,特此更正,并向作者致歉。 本刊编辑部 更正  相似文献   

17.
社白进言     
《地理教育》编辑部:《地理教育》2010年第3期第6页常华锋作者所撰写的“褚亚平先生地理教育思想简单”一文,存在疏漏之处,需要及时补正。1981年2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地理教学法》及1985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地理教学法》第二版(修主本),  相似文献   

18.
徐弘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是我国明代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游记文学家。徐霞客出身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青少年时“特好奇书,修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每私覆经书下潜玩,神栩栩动。”(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在研读过程中,他敢于对图经志籍提出自己的见解:“昔人志星官舆地,多以承袭附会,即江、河二经,山脉三条,自纪载来,俱囿于中国一方,未测浩行“(《徐霞客墓志铭》)。另一方面,为实地考察祖国的山  相似文献   

19.
《邯郸学院学报》2011,21(4):100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宗教》2011年第5期第46.50页全文转载了刘泳斯博士后和张雪松博士在《邯郸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学术名家研究”专栏发表的《魏晋南北朝佛教史研究范式——略论方立天先生在中国佛学研究中的学术贡献》一文。  相似文献   

20.
《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经过王庆菽、项楚、张涌泉等先生的整理 ,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笔者在项楚先生指导下也稍有涉猎 ,故补疏数条如下 :1 是人皆老 ,贵贱亦同 ,不谏贤愚 ,是共老苦。 (《敦煌变文集》第 1 79页 )谨按 :“共老苦”不辞 ,“共”当为“其”之误。白话文献中往往有句中用“其”作衬字之例 ,如上文 :“相公是也又为夫人说其老苦。”又 :“相公是也又为夫人说其爱别离苦者。”《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 :“唯有释家弟子 ,是其出家 ,堪受人天广大供养。”《经律异相》卷 5 :“佛曰 :昔五百贾人一怀恶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