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LS-DYNA对刚体质量轴向撞击圆柱壳动力屈曲全过程进行了微值模拟,给出了某一时刻的屈曲模态、径向位移、轴向应力分布曲线,分析了壳的半径对屈曲半波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长桁-蒙皮截面积比例对复合材料承压板屈曲载荷的影响。选用典型飞机加筋壁板铺层比例,结合常用的复合材料的设计限制完成了蒙皮和长桁铺层设计。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进行线性屈曲计算,结果表明加筋板的屈曲载荷出现两处极大值点,分别为长桁/蒙皮"等屈曲点"和"等截面积"点。计算结果与试验一致,结论可供飞机复合材料承压加筋板类的结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日美抗震设计规范建立典型多层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研究模型,通过结构形式、屈曲约束支撑的水平力分担率β和屈曲约束支撑框架首层剪重比CB为模型主要研究参数;并且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层反应值与屈曲约束支撑需求性能,进而比较中国、日本及美国钢框架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结果如下:(1)各模型各层层间位移角反应值R,多遇地震时R0.75%、设防烈度地震时R1.0%以及罕遇地震时R1.5%,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结构具有很强的减震性能。(2)最大层剪力反应值分布形式,多遇地震时跟中日美规范静力推倒分析设计层剪力分布形式比较无明显差异。设防烈度地震、罕遇地震时,β=30%的CJ模型,日本规范Ai分布形式各层剪力计算值,能够较准确的评价强震作用下层剪力分布形式;中国和美国规范计算的各层剪力值分布形式接近强震作用下层剪力分布形式。Β=80%的US模型,最大层剪力地震反应值分布形式跟中日美规范计算的各层剪力值分布形式比较,4层以下无明显差异;4层以上地震反应值远大于静力计算层剪力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湍流模型对于低速流噪声预报的影响,采用结合不同湍流模型的流声分解方法(Viscous/Acoustic splitting method)计算雷诺数Re=20000时的圆柱绕流噪声。通过采用SSTk-ω湍流模型和基于SSTk-ω湍流模型的尺度自适应模拟(SST-SAS)模型分别计算圆柱绕流的流场分布。采用流声分解方法(Viscous/Acoustic splitting method)计算圆柱在两种流场下所产生的流噪声。结果表明采用SST-SAS湍流模型计算出的圆柱斯特哈尔数更接近实验结果,但SSTk-ω湍流模型算出的圆柱平均阻力系数更准确。采用两种湍流模型计算出的圆柱绕流噪声具有相似的偶极子柱面波分布规律,两种湍流模型算例声学的圆柱展向效应均不明显。采用不同湍流模型计算出的圆柱绕流噪声峰值频率不同,但均与流场计算出的圆柱升力系数峰值频率相同。可采用非稳态雷诺时均模拟(URANS)方法中的SSTk-ω模型结合流声分解法来预测圆柱绕流噪声等有确定升力系数频率的流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桥梁铺装层模型的简化分析,讨论了车辆荷载和温度荷载对桥梁铺装层受力的影响,并用ansys计算不同铺装层材料下的桥梁的整体受力情况,得出适合于桥梁铺装的铺装层材料,从而使桥面铺装层达到各项路用性能及最优结构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6.
浅析高层建筑转换结构中模板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概念、布置形式、主要结构形式等,重点分析了转换层模板结构的设计原则、计算的依据、模板材料选用以及设计时的荷载计算等.  相似文献   

7.
以荷载传递函数法为基础,考虑桩土共同作用,建立了合适的双曲线模型来反映桩侧和桩端的荷载传递情况,推导了单层地基条件下的荷载-沉降解析解,进而将其应用于成层地基。为今后单桩沉降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文中通过对一算例进行了分析验证,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张兆宇  姚谏 《科技通报》2006,22(1):95-100
新材料和先进加工技术的进步使得钢材的屈服强度不断提高,为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冷弯钢材的厚度变得越来越薄。作为控制冷弯薄壁型钢承载能力的几种屈曲模式之一,畸变屈曲正逐步受到重视。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畸变屈曲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对几种常见荷载下的畸变屈曲计算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9.
雪荷载随机分布对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影响较大,风致积雪漂移和积雪融冻造成过重大工程事故。为研究雪荷载随机分布对柱面网壳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30m跨单层柱面网壳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研究雪荷载半跨均布渐增随机分布、满跨不等值均匀随机分布、半跨三角形不等值随机分布和半跨节点雪荷载随机分布及组合等工况,总结了450种雪荷载随机分布工况下结构变形发展规律和最不利雪荷载工况。结果表明,当风致积雪漂移产生的附加雪荷载分布于靠近柱面网壳底部1/4跨区域,或除雪不及时造成单侧屋盖积雪融化或除雪不彻底造成的单侧屋盖无雪,都将使结构变形超过最大设计值,属于更不利的雪荷载布置工况。  相似文献   

10.
以薄壁构件稳定理论为基础,研究角钢两肢夹角为θ对构件失稳力的影响,得到60度角钢临界屈曲荷载的表达式。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数值仿真,对两肢夹角为θ的等边角钢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将理论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60度角钢临界屈曲荷载表达式的正确性。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理论解对比分析的结果,可知当长细比λ给定时,角钢的临界失稳力随着两肢夹角θ会发生变化,当θ等于60度时,角钢的临界失稳力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