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在教学实践中可应用“三趣曲”教学法,即课始“引趣”,课中“持趣”,课末“增趣”。  相似文献   

2.
一、游戏激趣,让学生乐于“做数学”一堂课成败的关键问题是学生的学习热情问题。作为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能不能”学习,更要十分重视学生“乐不乐于”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呢?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游戏激趣,正能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式阅读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探究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一、激趣导课初读探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当学生对所学材料产生兴趣和积极情感时,就会从内心迸发出向往和求知的强烈欲望,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实践表明,上课伊始,给学生创设一个对新知识“欲说不能、欲置不忍、急切寻求答案”的情境,教学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学生只有当他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兴趣时。才想学、爱学,才能使他们乐学、会学;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枯燥无味的数学.学生的非智力素质也得不到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从课首、课中、课末、课后做了初步尝试.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必趣。  相似文献   

5.
“课尾”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果“课尾”教学能达到“课业结束趣犹存”的境界,那么这就是堂圆满成功的教学,同时也表现出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下面几个成功的“课尾”教学设计,或多或少地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一、在“课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学任务之一。在“课尾”教学中,设计有趣的数学知识、活动、游戏等,引起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以达到会学不如乐学的境界。一位教师在教学《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课尾”是如下设计的:师:同学们,现在有一个顽固的数142857。他顽固在什么地方呢…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是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然而它却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的直接原因,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成份,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通过恰当手段“激趣”,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教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趣”呢?  相似文献   

7.
徐琴 《广西教育》2011,(28):32+41-32,41
复习课是教学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课型,小学英语有效复习应着眼于内容的“新”、形式的“趣”,追求学生思维的“活”,注重复习的“效”,使学生将所学的新旧语言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并学会综合地运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 ,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那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导” ?“导”什么 ?本人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1 设置情景———导趣导趣 ,即通过教师巧妙导入新课 ,激发起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 ,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课堂效率高低的前提。因此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 ,应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 ,架设起探索的桥梁 ,激起学生…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 :“编筐编篓 ,重在收口。”结课正是一堂好课“收口”的时候。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回顾和归纳 ,它既是对课堂内容的再现 ,又是对其高度的提炼和系统的整理 ,使教学过程锦上添花 ,再放异彩。一般结课方式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一、趣———寓乐激趣 ,深化思维就是把教学内容的要点编成游戏、儿歌、快板、顺口溜等生动活泼、新颖有趣的活动来结束一堂课 ,调节疲劳 ,强化学习兴趣 ,使学生达到“课虽尽 ,趣犹存”的境界。如“约数和倍数” ,为了巩固“(  )是 (  )的倍数 ,(  )是 (  )的约数 ,(  )能被 (  )…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政课”教学是立德树人的工作,旨在培养大学生政治与价值认同。政治与价值认同要求知行合一,要求把所学知识理论内化为信仰并付诸实践。这就需要特别关注并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真学、真信、真做。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及其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合作”为核心要求,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要求更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通过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自评与外评相统_的评估方式及时反馈学习效果、调整学习方法。合作学习理念与方法契合“思政课”教学需要,特别是能够满足“思政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要求,可以为“思政课”教学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一、游戏激趣,让学生乐于“做数学“一堂课成败的关键问题是学生的学习热情问题。作为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能不能“学习,更要十分重视学生“乐不乐于“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呢?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游戏激趣,正能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课尾”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果“课尾”教学能达到“课业结束趣犹存”的境界,那么这就是堂圆满成功的课,同时也表现出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下面几个成功的“课尾”教学设计,或多或少地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一、在“课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古诗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财富,对于学生素质培养有着极其重要作用。但是在低年级教学工作之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可能遇到一些问题,使得教学质量受到影响。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提出可通过课始“引趣”、课中“持趣”和课末“增趣”三个方面来增强低龄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对构建主义理论、研究性学习方法以及创造性思维教学等现代教育理论及方法的学习与感悟,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了师范音乐“STC”教学模式。其中“STC”分别代表了设题(S)、拓展(T)、创编(C)三个要素。■一、设题激趣,挈领全局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手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遗憾的是,一个通过突出特定意境便可以激发学生强烈兴趣的教学环节,却容易被音乐教师忽略,那就是“设题”。把“唱歌课《小草》”或“欣赏课《赛马》”等教学内容直接作为全课的标题显得呆板直白,使人产生索然无味之感。为此,笔者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一、设疑导趣学习要靠自己思索而得。布鲁纳说过:“学习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愿学、乐学,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设疑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对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思维起着积极作用。在该课教学时,我先引题激趣,巧设悬念:课文为什么用“十六年前的回忆”为题?作者回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接着放课文朗读录音,调动情绪,启发学生弄清课题的关键词及与课文内容的关系。然后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体,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意识,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情趣。…  相似文献   

16.
思品课“导示法”主要有“激趣导情-置疑导理-评议导行三个环节。激趣导情。课堂教学要突出一个“趣”字,激活一个“乐”字,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条件,通过巧妙构思,以趣激情,来进行激趣导情。其导示的方法多种多样:一首小诗、一个谜语、一句开心的笑话、一个小故事、一段歌词、一个游戏、一个小表演等,配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思品教学趣味无穷,学生的情感能得到极大的激发。如教《爱护有益动物》一课,老师让学生扮演青蛙捕捉害虫。通过游戏,学生兴趣浓浓,并感知到青蛙是有益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应当受到人类的爱护…  相似文献   

17.
谢丽雪 《教师》2023,(11):21-23
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趣入境,走近诗意,是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关键。文章作者基于教学实践,提出古诗词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培养其审美情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并对以趣入境的内涵展开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作者提出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游戏让学生“入境”,增强教学趣味性;可以以典故让学生“入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以情境让学生“入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可以以体系让学生“入境”,使学生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从而提升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马恒辉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B10):281-282,300
所谓“激趣导学”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的一种多维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激趣导学”在歌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假以教学分析作为共性指导,给音乐教师提供一个全新的歌曲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激趣,导向目标“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语言激趣、情境激趣、谜语故事激趣等。激趣要找好导向的作用,创设与课题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探索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引导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学什么,自己努力的方向,要探究的问题,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  相似文献   

20.
樊蓉 《广西教育》2022,(10):78-81
本文认为语文教学应是一个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语文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更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以“语文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美趣导学”教学策略:一是以美入趣,引导学生发现美;二是以美唤趣,让学生感受美;三是以美促趣,指导学生创造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