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有创业动机文献更多的是针对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个体与环境互动基础上所形成的认知因素等影响创业动机的内外在因素的研究,而关于职业价值观的文献则集中于职业价值观结构和对员工工作行为影响的研究.跳出现有研究中解释创业动机的理论视域局限,基于职业价值观的新视角,探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以239名大学生为样本,采用Amos软件进行实证研究,构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和创业动机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就创业自我实现动机而言,受到功利导向、创新导向和长期发展的显著正向影响,受到人际和谐的影响不显著,受到内在偏好的显著负向影响;就责任动机而言,受到功利导向、人际和谐、创新导向的显著正向影响,受到内在偏好的显著负向影响,受到长期发展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张锦  梁海霞 《现代企业教育》2007,11(24):142-143
随着职业本身的变化和职业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职业动机已经成为社会学家、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均较为关注的以职业为中心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国外职业动机的概念、理论框架、测量工具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组织的职业管理行为有所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甘肃省20个样本县、3000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差异。调查结果表明:(1)甘肃省大多数教师的职业压力是适度的,但仍有将近1/3的教师具有重度职业压力;(2)男教师的职业压力显著高于女教师,已婚教师的职业压力非常显著地高于未婚教师;(3)教师的学历层次越高,其职业压力也越大;(4)新教师的职业压力较小,中年教师的职业压力在各教龄段教师中是最大的;(5)教师的职业动机会对其职业压力产生影响,内部动机水平越高,职业压力越小;外部动机水平越高,职业压力越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心理名家关于需要和动机概念基本内容论述的核理,明确了需要和动机的界定。需要是人对其内外环境条件的反映,动机是唤醒(或发动)、指引和维持行动的内部状态(或倾向)。并将它们与相近且易混淆的“内驱力”、“诱因”和“目标”等概念作了区分。最后对需要和动机的种类划分进行了评述,提出需要以“生理性”和“社会性、的划分最为科学、有效;动机则以“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划分为佳。  相似文献   

5.
“倦怠”(burnout)一词在一般的字典中指失败、耗尽、精疲力竭。1973年美国临床基础心理学家H.J.Freudenberger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特指由于从事连续、紧张、大量的工作而又无法获得预期目标或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青年学生职业动机研究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学生的择业与工作行为受其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从属于职业价值观的职业动机更是有着直接的作用,本文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青年学生职业动机研究现状予以分析介绍,并指出了其中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而择业的动机一般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它对大学生的择业决策起着指导和决定性作用。通过对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适应就业形势,满足社会需要,以促进毕业生及时、充分、顺利就业,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一、对象与方法为了解大学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帮助他们做好择业就业这一人生的重大抉择,上海交通大学就业中心于2004年12月至2005年9月对2005届毕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的情绪性人格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性人格维度反映的是个体在做事和人际交往中表现急躁和直爽的程度。本研究依据本土化的中国人人格量表对中国人的情绪性人格维度及其两个次级因素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个体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均对情绪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看,女性比男性的情绪性倾向更高,年龄越大,情绪性程度越低,工人农民与行政管理者和教科文卫人员相比情绪性更明显,而婚姻状况也与年龄和性别一起影响个体的情绪性倾向,而急躁(耐性)和爽直特点的“双高者”和“双低者”也有明显的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差异。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生涯教育"——对"生涯教育"概念的认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笔者在本刊2006年36期《什么是生涯》一文中对生涯的概念进行了阐释,提出了所谓广义的生涯,是指社会个体在其整个生命活动的时空中所经历的以接受教育(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所谓狭义的生涯.既可以指社会个体在其某一段生命活动的时空里所经历的以教育(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也可以指社会个体在其某一生命活动的时空里所经历的以非教育(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下面.笔者以上述理解作为分析问题的基础,将“生涯教育”概念的提出作“生涯教育”概念问题的开端,来逐一分析7种关于“生涯教育”概念的主流解释或说明,并提出自己对“生涯教育”概念的定义。  相似文献   

10.
价值观是人们生活的指导原则,时刻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情感和动机,与个体的幸福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职业价值观与工作幸福感更是紧密关联。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实现自身价值和获得幸福的重要源泉。可以说,职业发展是对个体工作幸福感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网路市场蓬勃发展,网路行销方式也不断推陈出新,刺激消费者行销方式区分为提升动机(promotion motivation)与预防动机(prevention motivation)。提升动机指的是以“正面表列”的方式来引发消费者的共鸣,例如“使你健康”、“使你快乐”、“使你满足”…等等表达正面意念(positive)的讯息。预防动机指的是以“负面表列”的方式来引发消费者的共鸣,例如“使你远离病痛”、“使你不再忧郁”、“使你不会空虚”...等等表达驱赶负面意念(negative)的讯息。而沃尔玛公司发现美国人的消费方式有了显著改变,发薪日前,超市销售额下降,发薪日后,销售额立刻上升。HimanshuMishra,AmlMishra,andDhananjayNayakankuppam在2010年9月美国行销期刊发表提升动机和预防动机之间的转移,为上次取得薪资的时间距离的函数,因为消费者可以因追求获得更多或努力避免损失而达到满意。当取得薪资时提供一个人有需要的感觉,让他或她去追求一定的渴望,创造一个提升动机的状态。相反,如果一个人暂时远离他或她的薪资,最显著获得满意度和幸福的方式来是保持他或她已有的,即建立一个预防动机状态。因此,从上次取得薪资的时间(近薪资与远薪资)的距离产生促进或预防动机,因此,影响消费者的偏好。本研究欲了解国人有固定薪水的的上班族的受薪的情境状况或”提升动机”与”预防动机”的行销方式,对网路商品购买行为之影响。并意图了解”提升动机”或”预防动机”的行销方式与受薪的情境状况二者之间的结合是否会产生交互的作用,进而对于网路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需求关怀:消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主要产生于对专业工作不切实际的期望。一方面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太大致使精力枯竭;另一方面是由于工作机械重复、没有创新,教师工作热情枯竭而产生职业倦怠。学校管理者应关注教师的精神需求,提高其工作效能感,尊重其教学自主权,为其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激励教师产生工作动机、形成职业自觉,从而避免和消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3.
情感并不是附属于其他心理活动的“副现象”,而是个体心理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基本的动机系统,对动机和生理驱力起放大作用。”(斯托曼,1987)是人们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积极的情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是其他心理因素不能替代的。情感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发挥作用,并影响其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学角度谈谈“职业”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职业?职业是劳动者能足够稳定从事的并赖以生活的工作。在此意义上,“职业”与“工作”、“岗位”和“工种”等概念近乎同义。人们把工种统计称之为职业统计,工作介绍所,也称为职业介绍所。与此相应,社会学有“职业声望”概念,即指某项“职业”或“工作”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或这项“工作”所享有的社会评价。 谈起职业,人们又自  相似文献   

15.
学习动机是外语学习诸个体因素中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外语学习的动机强弱、动机类型都与外语学习的成功与否有直接的关系。动机可分为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教学方法和学生的成就感这些因素对学生的内在动机影响很大。这就要求教师用恰当的方法去促进学生成就感的形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的动机形成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机(Motive)动机形成(Modvadon)是两个并非完全等同的概念。动机是人所固有的心理状态,而动机形成则是对人类的行动和行为之运动原因的探求,是一个过程,它对人类的行动有着极其重要意义。所以,寻求激发动机形成的可能性成为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而对动机形成的基础——动机的界定,则涉及动机形成与动机之间的关联与区别,也是教育学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师生职业气质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职业气质是职业人格(职业动机、性向和气质)中相当重要的一方面。气质影响人的工作绩效;从教师职业素质出发提出高师生职业气质的操作定义和维度构想;并通过问卷调查形成正式的高师生职业气质问卷。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体育教师 职业角色将会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被赋予新的内容:(1)在学校体育方面,他将是体育俱乐部的教练和管理者,他的社会地位将会得到应有的尊重;(2)在社会体育方面,他将是全民健身运动的“领头羊”和服务者;(3)在体育产业方面,体育教师是不可忽视的消费者和经营者。  相似文献   

19.
自主动机是指个体的行为是在个人意志的驱动下做出的,它与个人的核心自我完全一致,并且体现自己全心全意、优先选择和自我接受的价值观,类似于传统的内部动机.自主动机反映出高质量的自主决定性.本论文采用文献法,着重探讨了自主动机的概念、新的成分拓展及与受控动机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0.
该文采用点探测范式,以代表高低趋近动机水平的欲求关食图片和愉悦动物图片为积极情绪刺激,采用2(高趋近动机水平积极情绪刺激,低趋近动机水平积极情绪刺激)×2(同侧,异侧)被试内设计,探讨个体在一般情境下对积极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结果表明,个体在一般情境下对积极情绪刺激和中性刺激存在注意偏向,即个体更偏好于积极情绪刺激,而个体在一般情境下对不同趋近水平的积极情绪刺激并不存在明显的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