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题目枷锁化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它决定着文章的内容。命题的方法对作文质量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惯势力支配着教师命题,学生作文。而教师命题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与学生素不商议,因而,云山雾罩的作文题目常常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望题兴叹,思维被枷锁似的题目所封锁,只好苦于猜题,造假自然是免不了的,“真情实感”被丢在遗忘的角落里。新大纲指出:“要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应一改教师命题学生作文的传统模式,为教师引导,学生定题,师生同步作文的新型模式。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教师命题的做法,但命…  相似文献   

2.
命题,就是给文章取一个名,安一个目,即确定文章题目.古人认为,题者额也,目者眼也.古人把文章标题比作人的额头和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鲁迅认为,极俭省地刻画人物,首先是画眼睛,不同时代的人对人的眼睛的审美情趣也许不一样,但重视眼睛,却是相同的.写文章,标题对于文章的意义,就如眼对于人的意义一样,标题拟得好,就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因此,我们要努力把文章的题目拟好. 中小学生学生写文章,有两大类:一是主动自由作文,一是被动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3.
要指导学生作文,这就有个作文命题的问题。怎样命题?命题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如何通过命题作文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些都是值得很好研究并急待解决的问题。教学大纲指出:“命题作文,教师要认真考虑出题。题目要有启发性,使学生能展开思路,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践,使他们有话可说。”这就告诉我们,叫学生作文,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随便出个题目叫学生去写的,而应该是“教师要认真考虑出题”,  相似文献   

4.
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命题激趣 ,诱发情感“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 ,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作文命题的真谛。学生作文首先接触的是题目 ,题目新颖且有鲜明的色彩、饱满的感情 ,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使学生的写作情感在心中激荡起来。为达此目的 ,命题必须做到“实、新、趣、活”。实 ,即命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符合学生的生活积累。“我口说我心 ,我手写我口。”新 ,即不能旧题常出 ,经常变换作文形式 ,如进行童话作文、想象作文、场景作文、看图作文、续写、仿写、改写、扩写等多种形式的作文。趣 ,即教师要掌…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写作兴趣普遍不高,写作现状不容乐观。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作文命题不尽人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作文命题犹如制约学生思维的一道“开关”,学生有没有如泉妙思,能不能写出好的作文,实在与这一道“开关”是否通畅有关。目前,对作文命题的研究,大都提出命题要有个性,讲究趣味性,能触及学生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调动他们的写作激情。这固然不错,但正如理科教师设计司题,首先要保证题目本身没错;我们在考虑作文题目时,最起码的要求也是使题目与生活常识、人之常倩、社会发展趋势等不相违背,要科学、填密,经…  相似文献   

6.
命题作文的命题方式有三种:一是教师命题,二是教师指定范围,学生定题,三是学生自由命题。教师命题是传统的作文命题方式,它要求统一,便于指导,但题目容易出得不切合学生的实际,而且学生只能根据教师定出的题目作文,不得稍有改变,思想往往受到束缚。老师指定范围,学生定题,是近年来使用得较多的一种命题方式,一般采用老师出宽题,学生定窄题的办法,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选材定题,有一定的自由。但也不可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很多省市中考作文是供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这类作文一般都要求自拟题目。“自拟题目”也是对学生拟题能力的一种考查,若没有拟标题,一般是要被多扣2-3分。另外,所拟标题还要有新意,要能打动人,古话说:“以一目尽传精神”,“看文先看题”,“文题善,佳篇成一半”。可见题目是何等重要。人们还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  相似文献   

8.
题目,人有喻为“文章的眼睛”,有人说是“文章的眉目”,可见其显著的位置和作用。中学生作文,就题目而言,有两类,一是命题(或半命题)作文,即根据给定的题目作文;二是命意作文,即给材料、限条件作文,包括看图作文,理解材料(如短文、故事、诗歌、名言、观点等)内容后,自拟题目作文。命意作文的第一步,就是渎懂材料及要求,确定好一个作文的题目。因而,自拟题目的快慢、好坏,往往就直接体现出了作文的水平和功底。同时,拟题,也是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手段?怎样快而好地拟定题目呢?  相似文献   

9.
作文命题即作文出题,即确定文章的题目。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统一命题,一种是学生自由命题。自由命题,有人也称非命题。在写作教学“命题、指导、批改和评讲”的四个环节中,命题是首要环节。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写作的成败。所以要抓好写作教学,首先要抓好作文命题。  相似文献   

10.
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命题。题目命得好,就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联想和想象,使学生有话可写。怎样才是科学、合理的命题呢?教学实践给我的体会是:命题要“实、新、活、趣”。一、“实”。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这说明“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生活的镜子”。所以,小学生作文命题要尽量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喜闻乐见。换言之,题目内容是自己经历过的、熟悉的事物,必须避免怪题、偏题、成人化题。如以“一件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四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俗称“三自作文”,即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2002年的北京卷也是“三自作文”。阅卷时,题目虽没有确定评分标准,其实,谁都知道题目的好坏对作文评分的高低肯定是有影响的。有人把高考作文比喻成年轻的姑娘,考生要善于“打扮”,亮出你的动人之处,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显然,好的题目就是一个亮点。因此,“自拟题目”也是考察考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切不可等闲视之。常言说“佛靠金妆,人靠衣妆”,我们则可以说“文靠题妆,题靠妙妆”。好的题目,在高考作文中,是打…  相似文献   

12.
一是“钻到学生心里出题目”。郑板桥曾说“:做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意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每次作文命题,我总是先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收集这些闪烁的智慧之光,再稍加修饰琢磨,确立几个可供选择的文题。从孩子心灵出发的文题,成人有些无法理解,但学生觉得这是自己写作成功的第一步。我的作文教学中就有学生自拟的闪光文题,比如写四季景色的《聆听季节的精灵》;写马蜂入侵课堂事件的《“蜂”波》;写人物的《吾家有弟初长成《》小山村·教师·我》;写意象小诗的《叶儿青青《》一个人的精彩》等。二是“抓住时机趁热写作文”。抓住…  相似文献   

13.
学生作文,首先接触到的是题目。题目陈旧、程式化,学生就会厌烦,很难写出好作文。好的题目有助于引出话题,能一下抓住孩子的心,而跃跃欲试,文思泉涌。怎样的命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呢?我认为应注意“五性”“五结合”。一、命题的多样性作文命题方式单一乏味,会使学生失去写作兴趣,因此应讲究命题形式的多样性。(1)可提出作文范围,或提示作文重点,不硬性规定题目。如“写一种动物或植物”“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等。(2)可命补充题。如“我尝到的甜头”“我忘不了”等。(3)可提供开头结层,只续写经过。(4)给材料作文。(5)可自由命题。老师…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命题与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把“自拟文题”的任务交给了我们。初看,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任务”,但是细心一想,这项任务并不小。你想,每个话题作文在命题时,都把“自拟文题”同“自定体裁”“自主立意”摆在一起,既然“自定体裁”“自主立意”这两方面每个人都会特别用心,那么“自拟文题”你能掉以轻心吗?再说,话题作文的“文题”是作文比试的“第一眼”,以前因为大家都用几乎一样的题目,谁还去留意?现在题目精彩纷呈,比较就随之而来。因此,“文题”比别人稍微逊色的文章,首先已经把“第一眼”输给别人了,是不是?  相似文献   

15.
学生作文,历来是教师出题目,学生写文章,从古代科举取士,到今天考试选人,莫不如此。诚然,由于命题作文固有的限制性的特点和好的命题具有一定启发性,能选拔、培养一些优秀人才,写出一些好的文章,但是也因为命题作文限制性的局限和脱离学生实际的严重弊端,往往在一个法定的划一的题目面前,埋没或压抑了众多优秀文章和人才,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随着社会生活日益现代化,随着教育“三面向”指导方针的提出,形势越来越要求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培养创造型人才。为此,在研究作文教改的很多重大课题的时候,首先改变作文的命题方式,逐步把作文的命题权放给学生,由单一的教师统一命题,“逼着学生硬写”,转到由教师启发学生自拟题“诱导他们愿写”,我认为是极为重要而又切实可行的。它有四点好处: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作文命题是个艺术,因为题目是作文的眼睛,题目新颖,就会使这双眼睛更加美丽动人,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勾起他们的文思,让他们感到有事可叙,有景可写,有物可状,有议可发,有情可抒。 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怎样给学生作文命题呢?笔者以为,给学生作文命题应做到“三性”。 一、贴近性,不忘育人。 给学生作文命题必须联系现实,贴近学生,所命之题既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从题目中可以摸到时代的脉搏,嗅到时代生活的气息,听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声,又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能够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使教师能更多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方法教育学生。下面是一位校长对全校学生,以“你喜欢跟谁说心里话”为题所作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在语文教学中重课文讲读,轻作文教学;在为数不多的作文训练中重应试技巧,轻素质提高;在作文批改中重“打分”,轻批改、评讲。导致不少学生惧怕作文。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作文命题:变统一命题为师生共同命题学生对作文没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觉得无话可写,苦思冥想抠出的几百字也是言不由衷,词不达意。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写作的欲望就必须改革“命题”的方式。现在的作文大多是教师统一命题,全班都写一个题。作为高考、中考这类选拔性考试,统一命题是无可…  相似文献   

18.
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须从命题的改革入手。作文命题如何改革?近几年来,我们作了如下探索。 一、题目改小些,启迪联想 “写一篇关于秋收的作文”、“写一种动植物”等作文,都含有相当的联想成份,如借物喻人,借景抒情。对这样一些命题,学生常常放不开思路,拓不开文笔,舒展不开联想。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把原题改小。这小,是针对内容而言,即把原题集中到一个“焦点”:由什么联想到什么。如写秋天,由看到的金黄稻谷联想到披星戴月辛勤耕耘的农民叔叔,由听到的马达轰鸣联想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忘我劳动的工人伯伯…如写植物,由鲜艳多姿的菊花联想到积极  相似文献   

19.
从目前作文教学的情况看,一般说,教师对命题作文是重视的。在命题和指导方面,较过去也都有所改进,开始纠正了凭空给学生一个题目,不加指导地让学生作文的偏向。但也有不少教师对命题应该经过慎重的研究,认识还不足,对作前指导的意义和要求还不十分明确。因此,在具体做法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概括起来,大概有这么几个: 命题方面的问题是: 一、题目出得又大又空,脱离学生实际。如在三年级上学期要求儿童写“万岁万岁共产党”“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后”等;这些题目都超出了儿童的理解水平,难怪儿童写不出具体的东西,而只能写一些“欢呼共产党万岁”“做党的好儿女”等  相似文献   

20.
一、命题创新作文命题非常重要。如果作文题目过于抽象,范围宽泛,将导致学生望“题”兴叹,尽管搜肠刮肚,抓耳挠腮,写出来的文章也难有新意,要么人云亦云,走进“雷同区”;要么破绽百出,走进“滥诌区”。无论是教师命题,还是学生自己拟定的作文题目,都要做到范围小、要求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揭示生活情境,能有效刺激思维,如题目《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外延大,范围广,难以启动思维,不妨换为《班主任的新招》、《善解人意的老师》等,激起学生心中的情感,使学生进入作文的“最佳开发区”,实现放胆作文。二、材料创新作文的材料不一定是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