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说,欲灭一国必先灭其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仅要有实力,更重要的是要有魅力,这个魅力就是文化,就是艺术。因此,在今天,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文化、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古人说,欲灭一国必先灭其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仅要有实力,更重要的是要有魅力,这个魅力就是文化,就是艺术。因此,在今天,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文化、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戏剧是语言的艺术。莎士比亚的戏剧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令人百读不厌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语言的创造性运用。莎翁以其深远的透视力及以形传神、化平凡为神奇的表达才能,通过充满艺术魅力的形象比照,塑造了一系列独特的人物和情境,给人以无穷的感触和联想。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世界,各种艺术和化是相互渗透,到动互补的,我们需要学习先进的艺术和化,但我们不能放弃,而且必须着重中国音乐艺术精神之价值,化之内含,要清楚中国音乐艺术的精神和化的可贵之所在。从艺术的角度讲,个性就是艺术,特点就是艺术,只有先是“中国的”,才能进而成为“世界的”。  相似文献   

5.
本浅析了平面公益海报艺术在信息时代所传达的设计观念,风格及独特的艺术魅力,表述了它体现的化特点,阐明了公益海报艺术具有鲜明的化公益主题性,并以其系列化,本土化,符号化等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反映时代化,先进化的传媒代表。  相似文献   

6.
写意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它的艺术魅力,应从线条墨(色)造型的艺术魅力和布局、意境,象内与象外,物象的有形、无形与变形的艺术魅力及程式化的艺术魅力等去分析,画家要摆谮正继承与创新程式的关系,使写意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常盛不衰.  相似文献   

7.
郭益凤 《教书育人》2001,(12):38-39
化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物质明和精神明的总和。而化背景知识,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并代代相传的实践知识和信念。一种语言的化背景知识是极基物。鉴于外语教学的特点,我们不可能将所有化背景知识全部传输给学生。这样势必要进行取舍。那么,取舍的的标准是什么?哪些内容应该而且必须放在语言教学中,哪些内容可有可无,放在语言教学中?有人把化仅仅看作是有关学、艺术、音乐、历史、地理等的综合,因而在语言教科书中大量地加以介绍,课成了介绍某一方面常识的综合,因而在语言教科书中大量地加以介绍,课成了介绍某一方面常识的专题。化背景知识具有不同的性质。所以我们要分清语言教学中背景知识的不同性质,了解什么是知识化,什么是交际化以及它们概念的特点,了解它们在外语教学中的各自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诗歌有三重魅力,感觉的魅力,意象的魅力,语言本身的魅力。三者不可或缺。语文的诗意也同样必须要有这三种魅力。人应该诗意地栖居,而语言是生活与思想的故乡。很难想像我们的语言在诗意丧失殆尽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将是怎样。从这个角度说,语文教学如果没有了诗意,那将是十分可怕的。使我觉得欣慰与高兴的是,在我们苏州市,有一个很有影响的语文教师,他始终以自己诗意化的语文追求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语文教学。并且,现在他终于拿出了自己这方面的新著。他就是高万祥先生,这本书就是呈现在您面前的《语文的诗意》。高万祥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民族,不仅要有实力,也要有魅力。在21世纪的经济浪潮中,在这样一个大的转型时期,我们的民族要更重视"文化"这两个字。经济基础的发展意味着文化基础也跟着发展,这两者应该是同步的关系。经济是硬指标,比如说哪个工厂一天可以创造一千万元的效益,这么惊人的数字我们可以看见,可是软指标却不易见,软指标就是文化。  相似文献   

10.
论先进文化方向下的文化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发展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进入新的世纪,在先进化的方向下,怎样推进化发展?一要维护化主权,着力建设面向世界,有中国特色的化;二要处理好历史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三要处理好高雅化和大众化的关系,四要加强对消费化的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育要牢牢把握先进化的前进方向,首先应该对“先进化”的概念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要把发展“先进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规范高校的教育工作,要在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服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重要方面,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好来宝"是蒙古族说唱音乐,它不但与其他汉族说唱音乐有相似之处,还有自己的独特艺术魅力。它是蒙古族说唱音乐高度发展的一个典范,是蒙古族音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音乐进化、传播高度发展的时代,应积极支持、促进蒙古族说唱音乐"好来宝"的发展,在社会主义音乐文化繁荣时期,发挥其更多、更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诗词蕴含了英雄情结与浪漫气质,二者有机融合,熔铸成毛泽东诗词的灵魂,构成了特有的文化语境。其意象运用超越前人,有深入的文化思考。他善于化实为虚,运用空白艺术创造出丰厚的意境,学习继承优良传统,勇于创新,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民族、不仅要有实力,也要有魅力. 在21世纪的经济浪潮中,在这样一个大的转型时期,我们的民族要更重视"文化"这两个字.  相似文献   

15.
产品的包装装潢美是科学技术美学、生产美学和商品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装装潢属于外在美,它与产品的内在美是辩证统一关系。包装装潢要突出产品的形象,要富有现代性,要有艺术魅力,要注意运用色彩。还要充分发挥产品的美育功能,传达产品信息,体现简洁、鲜明的总风格。  相似文献   

16.
“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大众性等特点,化是凝聚,激励人民的重要力量,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保证,在化建设中,要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发展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营造良好的化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化交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夺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璐 《甘肃教育》2020,(3):187-187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其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想象驰骋的空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而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独具魅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中学生正处在富于想象的年龄,用音乐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能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这是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所谓“网络化”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网络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不仅是一种技术与社会现实,更是一种化现实,网络就是一个新兴化形态;二是化本身是以网络的形态存在和发展的,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化之网中,网络化可以说是人类化发展的网络化形态的最典型体现。简言之,就是“网络的化”与“化的网络”。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网络化。  相似文献   

19.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其中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的情境教学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声音、  相似文献   

20.
化内涵对期刊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有正确的政治导向的作用,还有思想导向、价值导向、生活导向、知识导向等意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是增强期刊可读性、展示期刊魅力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