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购的定义: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是指上市公司为减少注册资本而购买本公司社会公众股份并依法予以注销的行为。回购的股份自过户至上市公司回购专用  相似文献   

2.
股份回购是西方发达国家常见的资本运作方式和非常股利政策。新《公司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限制有所放松。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动机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股份回购对于我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股份回购作为上市公司反收购的策略之一,与中小股东的利益息息相关.目标公司反收购中,信息获取不对称、股份回购操作的不规范性及不完全性等都会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可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行为在平衡反收购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之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股份回购在国外成熟证券市场是一种常见的资本运作方式和公司理财行为。本文对我国股份回购制度演变和股份回购实践历程的回顾,就股份回购实施中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并就资格控制、规范程序、信息披露监管和防范非法行为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我国股份回购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的回购股份可谓是姗姗来迟。早在10月9日,中国证监会就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并决定即日起施行。但在此后的近20天时间里,市场只“听到楼板晌,不见人下来”。直到10月30日晚天音控股的一纸公告,才算是有了《补充规定》发布后的首位吃“螃蟹”者。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修正给股份回购法律监管措施完善留下的较多的遗憾。在我国股权改革的现实背景下,我国商事立法不仅应当明确股份回购法律监管的总体方向,而且应当在资金来源、信息披露等方面制定严格的具体措施,以达到既“兴股份回购之利”又“防股份回购之弊”  相似文献   

7.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股票回购与发放现金股利一样,都是股利分配的方式,且效果相近,但在股利派发及获得方法、选择机会、信息对称程度等方面两者又有区别。美国的一些学者实证研究表明,当上司公司股利分配规模中等时,大多通过公开市场回购方式进行分配;采用这一方式,往往能使股东财富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对于我国的上市公司而言,股份回购既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改善公司的市场不求甚解形象,又可以重构上市公  相似文献   

8.
股份回购在我国尚不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应用并不广泛。结合我国当下的具体环境分析进行股份回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股份回购可以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增加公司价值和盘活国有资产等,但是在相关法律层面亟须突破。  相似文献   

9.
中小股东的权利保护问题一直是公司法学界研究重点,而股份回购请求权实际上是中小股东摆脱大股东控制的一项有效制度.<公司法>确立了该项制度,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出现了诸多弊端,实有检讨之必要.本文提出了具体的适用条件、行使序完善的立法建议,同时对权利行使加以一定限制,以期实现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证研究和基础法律关系的厘定,认为回购权应属于形成权。股份回购履行规则的阙如,让回购条款究竟如何履行成为难题。反思《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履行标准的合理性,在比较法视野下构建股份回购型对赌协议的履行规则:以具有清偿能力作为股份回购的判断标准,以董事会作为判断主体,以财源限制确定回购资金范围。  相似文献   

11.
投票回购是成熟证券市场一种常见的公司理财行为,而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从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实践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股票回购在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公司财务状况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赋予异议股东以股权回购请求权对于保护异议股东的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对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国外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具有完备的诉讼机制作为实施支撑,我国应当合理借鉴国外已经成熟的经验,对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行使规则做出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经营稳健战略清晰股份回购彰显公司信心2021年9月13日,建业新生活发布了关于在公开市场回购股份之意向的公告。根据公告内容,董事会认为当前股价并未充分反映公司价值,公司将视乎市场情况以及实际需要,于公开市场回购不多于1.26亿股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  相似文献   

14.
股份回购的禁止及其缓和不是法律理论推演的结果,法律政策上的考量才是主要的原因。如果在政策上有容许公司回购自己股份的必要,那么,公司所要达到的目的以股份回购方法最为适当,则法律应作例外允许。同时法律必须对回购行为从决定到实施做出完善的规制,以使其可能产生的诸多弊端减至最小。这不仅需要公司法从公司内部权力制衡的角度对董事实施股份回购的方式、程序等做出规定,而且需要证券法从证券市场的宏观秩序的角度对于信息披露、防止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方面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侵占公司资金的行为,已经成为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顽疾。我国有关“股抵债”及股份回购的立法还:不成熟,应该借鉴发达证券市场的成功经验,从“股抵债”的主体、客体、价格、程序、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行业公司     
正洋河股份10亿回购计划近尾声洋河股份5日午间公告,截至4月30日,公司回购股份数量为35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33%,成交的最高价为59.07元/股,最低价为36.86元/股,支付总金额为1.54亿元。根据公司此前的方案,公司回购总额不超过10亿元,在回购价格不高于70元/股的条件下,预计可回购1428.57万股。凯利泰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在业绩说明会上,凯利泰董秘丁魁表示,公司目前所处的行业是医疗器械行业,行业发展市场潜力很大,行业亦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公司上市之后,经过自身发展及外延并购,已经  相似文献   

17.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起源于美国,是股东平等原则的重要体现。我国在2005年新《公司法》中确立了该制度,但《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第四款的规定对封闭性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保护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加以完善,以期更为有效地保护封闭性股份有限公司异议股东的权益。  相似文献   

18.
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只规定了构成要件,缺乏对法律效果的规定,是一个不完全性法条,通过相关案例的检索发现司法裁判中更加强调法律责任的落实,法院对非法股份回购协议效力采取谨慎的“相对无效说”。理论上效力样态较为多元,但不能完全放在民法的合同框架中进行讨论;可通过对可撤销效力的吸纳来扩张效力样态,实现非法股份回购协议效力的民商合一。效力的不同将产生不同的法律效果和责任,非法股份回购协议被认定为有效或无效都有其相应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为对小股东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中受到的利益损害予以救济,建立完善的救济性保护机制是必要的。这个机制主要包括的以下制度:临时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与自行召集权制度,股东大会决议的撤销、无效、不存在之诉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异议股东的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关联交易的控制股东赔偿制度。对此,我国法律均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20.
湘电股份:大股东上半年注资可期传闻:湘电股份(600416)大股东湘电集团计划未来两年内整体上市,其持有的湘电风能股权有望注入上市公司。记者连线:湘电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称,公司近期已经出了进展公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