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对巴金、马宗融和毕修勺3人或创作《萌芽》或翻译《萌芽》的过程及受左拉的影响进行梳理。指出法国作家左拉创作的长篇小说《萌芽》从20世纪20、30年代起多次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巴金于1933年创作了中篇小说《萌芽》,巴金好友马宗融在1935—1945年翻译了左拉《萌芽》,之后翻译家毕修勺在20世纪50年代也翻译了左拉的该书。3人彼此相识,又都有留法经历,"对左拉的作品的喜爱"这根纽带促使他们通过创作或翻译的文艺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2.
回顾巴金半个世界的艺术创作生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受外国文学,特别是俄罗斯文学的影响是深广的.巴金对托尔斯泰心仪已义,崇敬和仰慕俄罗斯文学.三十年代中期以后,巴金艺术借鉴的重心逐渐由西方作家左拉,罗曼·罗兰、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卢梭、雨果、莫泊桑转移到十九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上.他说:“……过去的文人我比较喜欢的倒是托尔斯泰,杜思退益夫斯基,阿志跋绥夫几个.”被高尔基誉为“人间上帝”的托尔斯泰站在宗法制农民立场上,总是以温和和善良的目光,穿越心灵的乌云,以博大深广的胸怀俯视着苦难的人间,对身受奴役的农民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对封建专制统治者的腐朽与堕落深恶痛绝,他无情地暴露、批判和鞭挞农奴制的罪恶,在黑暗的王国里碰  相似文献   

3.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的社会思潮对文学的影响是多元复杂的,一方面是法国大革命所激发的自由民主精神在文学中的体现,一方面是大革命后宗教精神的复兴对文学的影响和作用.宗教精神在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理论和创作上都有体现.宗教精神介入文学对19世纪文学发展的影响则表现为给文学注入了新的精神信仰、开拓了新的视野和促使作家们重新发掘民族文学传统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寻人生与社会的出路,年轻巴金远渡重洋,奔赴法国留学。在救援萨珂、凡宰特运动中,巴金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创作处女作《灭亡》。萨、凡遇害后,他写作《杀人的盛典》《两个世界》,充分发挥左拉"我控诉"的文风。在遥远异国他乡,巴金正式步入文坛。半个世纪后,巴金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法国,瞻仰周恩来故居,凭吊赫尔岑墓地,重游写作《灭亡》时居住的小旅馆。在西方作家群体中,巴金受到影响最深的当数法国的左拉与罗兰。巴金代表作《家》《寒夜》《随想录》等均有法译本,法国掀起了"巴金热"。穿越时空隧道,巴金成为中法文化传播的使者。  相似文献   

5.
从左拉的几部文艺理论著作中笔者发现左拉自然主义主张的创作客体除了具有传统文学创作客体特点外,还具有科学领域研究客体的特点。这绝不是对科学与文学的创作客体的乱用而相反开拓了文学表现领域。从文学理论的发展来看,这种新的创作观对文学创作客体自身尺度的科学化、客观化、规范化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革命戏剧在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革命家们注重的是戏剧的宣传功能而不是它的艺术功能,戏剧也就成为实现“民族再生”理想的政治工具。在政府的号召下,作家们创作了数量巨大的革命剧目。革命戏剧反映了政治派别的政治理念和大革命的进程,时大革命乃至后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承袭了法国左拉的创作方法,同时又深受超验主义哲学和进化有神论的影响,带有鲜明的美国文化特征,从而与根植于进化论、决定论哲学的法国自然主义产生深刻的差异。在《章鱼》中,超验主义哲学改变了人物的塑造方向,影响了文本主旨和叙事结构,文本呈现出复杂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8.
读者接受与巴金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金创作的接受研究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深入研究的课题。传统的巴金研究仅把作者与作品作为考察的对象,把巴金的意义局限在文学的创作与作品的表现的封闭圈子里加以认识,而曾经深受读者欢迎的巴金及巴金的文本的意义的具体化过程实际上包含了接受者能动的参与,所以现在应尝试运用接受美学的方法,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研究巴金及巴金创作,把研究的范围和视角从长期以来的“作家——作品”调整和扩大到“读者——作品——作家”方面来。  相似文献   

9.
巴金具有很高的外国文学修养。他曾经说过,“在所有中国作家之中,我可能是最受西方文学影响的一个”。在给巴金以影响的外国文学中,除了法国文学外,就要算俄国文学最为突出了。一九七九年五月,他在回答法国《世界报》记者提出的“有哪些外国作家对你来说是重要的?”问题时说,“俄国作家如屠格涅夫、托尔斯泰”。一九八○年四月,巴金  相似文献   

10.
对法国大革命中各执政党派功与过的再认识苗鸿明发生在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以气势磅礴,排山倒海之势。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深远的影响.这是世人所公认的.然而,对于在大革命中轮番执政的三个派别的功过是非,二百多年来,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