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徒弟问师傅:一碗米有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分成四五堆,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了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成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有多少价值,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2.
读书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除了应对世界之外,更重要的是确认自我.这是温总理带给我的感悟,他曾经和网民互动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有一个徒弟去问师傅,一碗米值多少钱?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  相似文献   

3.
<正>禅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徒弟问师傅,一碗米值多少钱?师傅略加沉思后说:"那要看在谁的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两碗米饭出来了,那就值两块钱;要是在小商人手里,他把米泡一泡,分成七八堆,包成粽子,那就值七八块钱;要是到了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发酵、蒸馏,酿成一瓶酒,有可能值上百块钱。"所以同样是一碗米,到底值多少钱,会因人而异,关键取决于如何处理。其实,我们的课堂也是这样,同样  相似文献   

4.
听于丹讲座,她转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徒弟问师傅,一碗米有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日,在报上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碗米”的价值。故事是这样的:徒弟问师傅,一碗米的价值有多大?师傅说,这太难说了,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煮成一碗米饭,就是一元钱的价值;要是在小商人手里,他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元钱的价值;要是有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把米酿成酒,那就是一二十元钱的价值。同样是一碗米,在不同的人手里,能创造出来的价值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有关谈论价值的故事:一位徒弟问师傅,一碗米的价值是多少?师傅笑笑说:“这要看这碗米在谁的手里。如果它在主妇的手里,做成米饭,价值只有2元多;如果它在点心师的手里,做成糕点,价值至少有5元多;如果它在酿酒师的手里,做成美酒,价值少至几十元,多至几百元。”  相似文献   

7.
<正>善良是很珍贵的,但善良要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我们都知道善良是一种美德,对人要和睦,处事要豁达。可是现在这个社会,越是善良,越是会变成被欺压的对象。当一个人饥寒交迫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米,就是解决了他的大问题,他会感恩不尽。但是,你如果不断地施舍,他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了。人性都有贪婪的一面,时间久了,你的一碗米不够,两碗不够,三碗四  相似文献   

8.
正——·01善良是很珍贵的,但善良要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我们都知道善良是一种美德,对人要和睦,处事要豁达。可是现在这个社会,越是善良,越是会变成被欺压的对象。当一个人饥寒交迫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米,就是解决了他的大问题,他会感恩不尽。但是,你如果不断的施舍,他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人性都有贪婪的一面,时间久了,你的一碗米不够,两碗不够,三碗四碗还是堵不住他的口,尽心竭力也是杯水  相似文献   

9.
读书到底给我们什么?大家还会记得在2009年2月底的时候,温总理第一次和网民互动的时候最后正好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他说,我很希望有一天看见地铁里面人人都捧着一本书。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真是充满了感动。因为我们平时说读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似乎已经是一个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有一位睿智的老太太。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向她问问题,而她总是有问必答。小孩子中有个调皮的捣蛋鬼。有一天,他抓到了一只小鸟。他立刻招来一群朋友,对他们说:我们去耍弄一下那个老太太,好不好?我先问她我手里有什么,当然她会说是只鸟。然后,我就问她这只鸟是活的还是死的。她要是说死的,那我就松开手让鸟飞走;她要是说活的,我就猛地一捏,给她看一只死鸟。这样,她怎么也答不对了。”孩子们都认为这是个绝妙的主意。于是,他们爬上山,进了老太太的小屋。“老奶奶,我们要问您一个问题。”他们大声喊道。“我手里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当一个人由于饥饿濒临死亡时。你给他一碗米,那么他很可能会把你当作救命恩人、再生父母。可是。你还想继续帮助他,于是从满满一缸米中。又给这个人挖一碗米,谁知那人却有点小嘟囔了:你那么多,为什么才只给我一碗?你继续献爱心做好人,又给了他一斗米,结果他的心里竟变得愤愤不平了:凭什么他有满粮仓的米?这太不公平了!  相似文献   

12.
含谜故事     
几条鱼  一老伯在河边钓鱼 ,小王上前问道 :“老人家 ,钓几条鱼啦 ?”老人一笑说 :“几条 ?哈哈———6条无头鱼 ,8条半截鱼 ,9条无尾鱼。你算算 ,一共几条鱼。”  多少客  王师傅家搞节日聚会 ,厨师问来了多少客 ,王师傅边洗碗边说 :“我这里有 55只碗 ,1人一只饭碗 ,2人一只菜碗 ,3人一只汤碗 ,这样分配正好用完。你说来了多少客 ?”   压岁钱  过年了 ,两个父亲给两个儿子压岁钱。一个父亲给了儿子 1 50元钱 ,一个父亲给了儿子 1 0 0元钱。奇怪的是 ,两个儿子所得的压岁钱加起来才 1 50元钱。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   算距离  蛇…  相似文献   

13.
小变化     
有一次,当我在人行道上匆匆行走的时候,听到一个男人说:“有点变化总比没有好(给些钱总比不给好)。”这个人坐在路栏边,手里拿个杯子。这句话让我大吃一惊,我停下脚步,看看他,他则对我报以微笑。我给了他一些零钱。也许他说这话只是为了换个方法讨钱,但我不介意,这是一句很不错的台词。  相似文献   

14.
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渊去问孔子,说我曾经去过一条河,这个是一个深渊,这个深渊名字叫觞深,我在过它的时候呢,看见那个划船的人,他摆渡的技术太高明了,我看到他操舟若神,他划这个船完全在他的手里很听话,不管怎么样的波峰浪涌,他总是能把这个船驾驭得如同有神助一般,我就很羡慕地问他,你看我学划船这件事能学得会吗?那个人很轻松就告诉我,说学得会啊.但是他又说了一个秘密,说如果你要是会游泳的话,你学这个船就特别容易,你如果要是会潜水的话,即使你从来没见过船,你拿起桨来就敢划。我就想不明白了,我要回去问问我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老师听了以后说,  相似文献   

15.
姜岩 《小读者》2010,(4):21-21
“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幸福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有希望。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里会一贫如洗,我为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的希望。一个人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就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地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有事做。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重病自知时日不多的时候,写下了如下的诗句:…  相似文献   

17.
独创性的特征是:思维不落俗套,敢于独辟蹊径。教学中经常注意引导学生突破固有的解题模式.寻找更优解法,是培养独创性的重要手段。一次,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给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同学们参加野营活动。一个同学到负责后勤的老师那里领碗。老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问:“多少人吃饭?”他说:“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算算这个同学给参加野营活动的多少人领碗(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第630至第20题)。我原来的解法是:  相似文献   

18.
每天早上,我的美国丈夫都会虔诚地坐在沙发上,等着一碗清汤面,按我们上海人的说法,叫做"阳春面"。有一天,他对我说:猜一猜什么是我最爱的中国食品?然后他哈哈大笑说:"知道你猜不出来,这是我的一个秘密。"我也大笑说:"吃还能有什么秘密?"他说:"从明天起,你天天给我煮一碗中国的清汤面。"我以为他在开玩笑。平时他又吃鸡蛋,又吃火腿,早餐的分量比午餐还要重要。哪能仅仅吃一碗清汤面?第二天,我煮的是菜汤面,并加了点肉丝。他连连摇头:"你听错了,不是菜汤面,是清汤面。记住,Broth(清汤),除了面和调料,  相似文献   

19.
《课堂内外(小学版)》2007,(1):I0002-I0021
小二!给我来两斤包子!好呐!二楼两斤包子!客官!您吃点什么?胡师傅,来两碗杂碎面!老板!老规矩!你是头一次来这吃饭吧?是呀是呀!胡两刀师傅可是这条街最棒的厨师!我是赶了十里路特地来这吃早点的!不是吧?是呀!他那精湛的烹饪手艺,还有那潇洒的造型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呀!有那么神吗?这还不算什么呐!胡师傅做出来的菜那叫一个香!那叫一个享受!真的?并且还是街坊邻居公认的中老年妇女的偶像!啊?不信你看门口。嗨!阿花!嗨!……小胡胡!别挤!胡师傅!我们家两刀还在忙呀!什么时候去约会呀!杂碎面!接着!这……这……这服务也太差了吧!呵呵,把碗给你扔到…  相似文献   

20.
巴金是我的叔父,我叫他四爸。我还是孩子时,一次做了本“纪念册”,请四爸给我题词。没想到他欣然同意,用毛笔给我写下这样四句话:读书的时候用功读书,玩耍的时候放心玩耍,说话要说真话,做人得做好人。最初我只是对“玩耍的时候放心玩耍”有点理解。因为它和外祖母的教导完全背道而驰。外祖母只要一看见我在玩,就要问我:“为什么不读书?”如果我回答已经读过了,她就要教导我古人是如何发奋学习的,结论总是“一有空就要读书”。我想,一有空就要读书,哪还有空?什么时候才能玩呢?我不敢公开反对她,但心里很不高兴。四爸说“玩耍的时候放心玩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