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凝1988年发表的长篇处女作《玫瑰门》,开始关注女性命运这一沉重的课题。作品以司猗纹、苏眉为主要对象,描写了他们的不同生存境遇和反抗。作品独特之处在于除了对女性命运作出分析之外还为女性解放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分析铁凝的作品《棉花垛》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展示了在男权统治下女性不管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都是一样的悲剧命运,从而反映了铁凝对人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铁凝的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坛一道质朴而多彩的风景,是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界的一朵奇葩.铁凝的创作以对女性人生命运的观照为切入点,揭示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透视社会时代的变迁,其价值与意义足多方面的.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铁凝作品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其作品所张扬的女性意识、体现的地域民俗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重复性.此文则从一个新的视角,利用原型批评理论对铁凝作品进行新的思考,具体解读铁凝作品的母亲原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笨花》是一部风格迥异于铁凝以往任何一部作品的大作。它不再是从女性视角出发对女性的生存命运继续探讨,而是以家族叙事为主线,以冀中平原上一个小村子的生活为蓝本,将凡人凡事融于历史风云变幻,世态风情的生动展示中,折射民族历史的命运。《笨花》是铁凝对民族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是她对乡村对黄土地厚爱之情的独特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当代女作家铁凝以善于挖掘女性意识,以及对女性生存状态和整体命运的恒久关注而著称。她善于通过展示历史动荡与时代变化中渴望改变命运的女性人物,关注强势社会生活对弱势个人命运的制约,以及人生困境中女性的抗争与无奈。在形象刻画中,其主要作品《麦秸垛》、《棉花垛》和《玫瑰门》刻画了四类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女性形象,揭示了男权压制下女性的生命本相和生存困境以及女性意识觉醒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6.
车轶 《林区教学》2011,(10):20-22
铁凝的小说散发着浓郁的女性意识,她一直以其无限的同情和理解关注着女性世界。通过解读铁凝的小说,剖析探究了小说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从笔下对女性的悲剧命运和批判性自省的描写,到客观审视男性形象,铁凝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迈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铁凝的小说自觉地关注女性的生存境遇及女性命运,体现出始终如一的女性中心格局,塑造了形形色色具有鲜明文化底蕴的系列女性人物形象.本文试图以女性意识为切入口来阐释铁凝小说.  相似文献   

8.
雷妍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北平沦陷区作家之一,其小说取材广泛,在其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六部小说集。其创作总是贯穿着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对女性悲惨命运的申诉。在她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多样纷呈。本文将雷妍刻画的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旧式乡村女性形象;另一类是新式知识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从具体分析贞贞与小臭子两个人物的身世经历入手,比较丁玲与铁凝对战争中女性命运同中有异的观察角度、价值立场。认为铁凝的《棉花垛》与丁玲的《霞村》相比,深化了对战争女人与性的思考,揭示了战争中女性命运惨痛的一面及男性政治对女性的操纵。  相似文献   

10.
铁凝的小说表现了鲜明的忏悔意识.铁凝认为女人的罪孽源于女性的人伦关系中,包括姐妹关系、两性关系和母女关系.铁凝的作品多是透过这几组人物关系展现女性的原罪之源,女性只有通过忏悔和自省才能达到自身的救赎.  相似文献   

11.
女性叙事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出现,而铁凝作为这一类作家的代表,其作品中的叙事又有着自己的叙事模式,本文主要以她的《午后悬崖》和《大浴女》为考察对象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执拗的“寻找者“:铁凝小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女性的生存体贴和情感关怀是铁凝创作的一条主线。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从对压抑着女性存在的”物质“的关注开始的。在对女性悲剧性宿命思索的同时,铁凝始终在极力地寻着着女性合理的生存方式和情感追求,她写出了现代女性对自由情感和自由生活的向往、追求和失落,进而指出了现代人生活方式和种种残缺,表达了她对”自然本相‘和母性的崇拜。铁凝创作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对人的合理的存在方式的探寻,即使这种探寻的结  相似文献   

13.
:对女性的生存体贴和情感关怀是铁凝创作的一条主线。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从对压抑着女性存在的“物质”的关注开始的。在对女性悲剧性宿命思索的同时 ,铁凝始终在极力地寻求着女性合理的生存方式和情感追求 ,她写出了现代女性对自由情感和自由生活的向往、追求和失落 ,进而指出了现代人生活方式和种种残缺 ,表达了她对“自然本相”和母性的崇拜。铁凝的创作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对人的合理的存在方式的探寻 ,即使这种探寻的结果也许令人失望  相似文献   

14.
论铁凝的女性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凝的女性小说大体上可分两类:一类是对女性生命意义的诗意赞美;另一类是对女性现实艰难的生存状态的艺术揭示,作者正是从这两个侧面探索女性的真正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5.
铁凝各个时期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一种主体精神,即对女性的生命关爱和深刻的女性忧患意识。《永远有多远》是铁凝这种主体精神的续延,白大省的形象是铁凝对女性自身的弱点的再度思索,并提出女性的自尊、自爱、自强,才是女性真正的觉醒,是女性精神家园建设的关键所在。这种主体精神的续延,体现了“五四”以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铁凝是中国当代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不同的创作阶段,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由最初对纯洁女儿形象的诗意书写,到对女性生存困惑的揭示,随后到对女性自身的审视直至心灵的回归,都是她不懈探索的体现。本文将着重探索铁凝作品中女性形象发生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玫瑰门>这部长篇小说主要叙述的是在文革背景下三位女性所经历的坎坷命运.铁凝运用高超成熟的叙事手法,从叙事视角、叙事顺序、叙事情节、重复叙事等方面向读者展示了她们的悲苦命运之旅.  相似文献   

18.
古华是新时期文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小说家,他在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美好善良却命运悲惨;一类是有文化有见识且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另一类是改革型女性,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时,最常用的是白描手法,其次坚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第三是通过必要的艺术氛围描写,达到泻染、烘托人物的命运和思想感情的目的,这些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是古华对新时期文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李文杰 《现代语文》2006,(12):90-91
铁凝,一度以“香雪”式的纯情备受关注。作为中国当代女作家群中的重要一员,她并不缺少揭露人性阴暗面的勇气与刻写生命的力度,她的作品《玫瑰门》就是这样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玫瑰门》是一部结构繁复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女作家铁凝全面而深刻地展示了三代女性不同的生活遭际和相似的悲剧命运,小说的叙述人苏眉和外婆司琦纹既排斥又吸引,而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姑爸则以自己的特立独行深刻地诠释了女性的悲惨命运,她们都在反抗性别压迫的同时又无法逃离性别规定性带给她们的苦难。本拟就女性内心世界意念的隐忍与勃发来阐释女性的人格扭曲及完善,探讨女性由认同男权制度走向反抗男权制度过程中的利与弊,同时观照一下它所产生的深远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女性自我意识回潮背景下的女性作家,铁凝的大部分作品都涵盖了她对女性的自我认同意识,其作品既与整个新时期文学主潮相联系,又始终拥有自己的独特思想与艺术风格。本文通过对铁凝的写作视角以及她在各个时期的代表小说进行集中评述,分析了其创作的心路,初步挖掘出了其文本中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