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捉迷藏     
伊洛 《阅读》2013,(33):26-29
在一座美丽的房子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开心地生活在一起。小动物们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捉迷藏(hide and seek)。看,他们玩得多高兴呀!小朋友,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故事中的小动物:  相似文献   

2.
借鞋     
那是入夏以来最热的一天,街上每个来去匆匆的行人似乎都在寻找阴凉的歇脚地,所以街角的那间冰激凌店成了最受欢迎的地方。下午3点左右,一个叫珍妮的小女孩手中攥着硬币走进店里,她只想买一个最便宜的甜筒。可是还没来得及走近柜台就被侍者拦住了,侍者示意她看一看门上挂着的告示牌。珍妮的脸一下子红了,她感到店里那些衣冠楚楚的顾客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缀着补丁的衣服上。于是她转过身,想赶快走出去。但是她并没有发现,店里有位高个子先生悄悄起身,跟在她的后面走出店门。高个子先生看到,珍妮凝视着的那块牌子上写着:“赤足免进。”他看见这个贫穷的小姑娘眼睛里噙满泪水。他叫住正要离开的珍妮,她吃惊地看着高个子先生脱下脚上那双12号(相当于中国的46号)大的皮鞋放到她面前。“哦,孩子,”他轻松地说,“我知道你不喜欢它们,它们的确又大又笨。可是,它们却能带你去吃美味的冰激凌。”他弯下腰帮珍妮穿上大皮鞋,“快去买冰激凌,好让我的脚凉快凉快。我就坐在这里等你。你走路一定要小心。”珍妮感激得说不出话来,她红扑扑的笑脸似骄阳下灿烂而甜美的花朵。她穿着那双特大号的皮鞋,摇摇晃晃地、一步一步走向冰激凌柜台。店堂里突然安静下来。一辈子,珍妮都会记得那位始终不愿...  相似文献   

3.
佐拉·尼尔·赫斯顿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她在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中详细描绘了艾丽斯.沃克所指的三种类型的黑人女性。年幼的珍妮和她的外婆南妮是第一类黑人女性的典型代表,她们须承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迫。珍妮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在前两次婚姻中,她是被白人和黑人社会训练成“非凡的”、但内心却遭受“相反本能”折磨的黑人女性。在第三次婚姻中,珍妮获得了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尊重,在小说的结尾,她实现了自我,此时的她是沃克所指的黑人新女性。  相似文献   

4.
《珍妮姑娘》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德莱塞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珍妮悲惨的一生。本文主要以主人公情感变化为出发点,通过文中珍妮的情感经历将爱情与亲情、金钱、地位等外在因素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她感情悲剧的必然性,进而揭示《珍妮姑娘》的悲剧因素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王甄 《阅读》2023,(43):48-51
<正>我们的童年生活离不开“玩”,各色各样的玩具是陪伴我们成长的好伙伴。在众多的民间艺术中,让小朋友们最感亲切的当属民间玩具。中国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品类繁多,极具民族特色。想知道百年间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们都玩些什么玩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6.
刘静 《阅读》2014,(Z6):64-65
<正>小朋友们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四胞胎姐妹,她们虽然"长"得不太像,但是"性格脾气"却很接近。我们可要好好比较一下才能辨认清楚哦。她们分别是"speak,say,tell,ask"。1.老大speak,能说会道,会说各国语言,还能在大会上演讲发言呢。She can speak Chinese,English and French.她会讲汉语,英语和法语。She often speaks at our class meeting.她经常在我们的班会上发言。speak的习惯是只会讲,着重说的动作,不强调说的内容,后面常跟某种语言。  相似文献   

7.
邹中娥 《阅读》2014,(38):34-37
阅读提示一只小兔发现了一个萝卜,一个好大好大的萝卜,她用尽全身力气也拔不出来。她一边拔一边唱"拔萝卜,拔萝卜,嘿呀嘿呀拔不动,谁来帮我拔萝卜……"小朋友,你会唱这首儿歌吗?让我们跟着经典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一起来和小兔拔萝卜吧。  相似文献   

8.
背景资料:“我们幼儿园来了个外国小朋友”,每次听到这样的话,王宇歌小朋友父母的眉毛就拧在一起。王宇歌是我园新来的一名小朋友,她患有少见的先天性的白化病,她全身皮肤都是白色,头发是金黄色,眼睛是蓝色。眼球轻微抖动,怕光,视力极差,只有近距离才能看得见。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生活是多么吃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王宇歌小朋友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儿童。我们接受了这个特  相似文献   

9.
礼物     
<正>在小镇最阴湿寒冷的街角,住着约翰和他的妻子珍妮。约翰在铁路局干一份扳道工兼维修的活,又苦又累。珍妮在做家务之余就去附近的花市做点杂活,以贴补家用。生活是清贫的,但他们是相爱的一对。那天,小两口正在吃晚饭,突然响起了敲门声。珍妮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冻僵了似的老头,手里提着一个菜篮。他说:"夫人,我今天刚搬到这里,就住在对街。您需要一些菜吗?"老人的目光落到珍妮缀着补丁的围裙上,神情有些黯然。  相似文献   

10.
唐艺 《阅读》2015,(Z2):50-53
细心的小朋友一定注意到了,哆啦A梦的手是圆球状的,加上没有手指,所以它玩猜拳游戏总是输给别人。哆啦A梦脖子上的铃铛也很特别,它是哆啦A梦与大雄友情的象征,用这个铃铛,可以召集附近所有的猫咪,而且还能用来照相哦!胖胖的外形加上蓝色的外表,哆啦  相似文献   

11.
冰心 《阅读》2009,(6):9-9
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的是吹胰皂泡。 下雨的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母亲总教给我们在廊子上吹胰皂泡。她说是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胰皂泡不容易破裂。  相似文献   

12.
徐小红 《阅读》2014,(23):38-41
<正>亲爱的小朋友,你们一定玩过"植物大战僵尸"这个游戏吧!身怀绝技的植物们,默契地配合着,抵御了一波又一波的僵尸!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这些可爱的植物们,还很好学呢!你听,它们正在议论"同义句"呢!小伙伴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同义句"这个话题!同义句,顾名思义,就是意思相同,表达不同。我的冰箱里没有牛奶了。There is no milk in my fridge./There isn’t any milk in my fridge.盘子里没有勺子了。There are no spoons on the  相似文献   

13.
陈君杰 《阅读》2006,(7):14-15
有一个星期六的中午。儿子的一个美国同事要去华盛顿办事,夫妇俩带着他们的女儿来,问我们可不可以帮他们看管半天孩子。我们当然乐意帮这个忙。看管并不难,就让她跟孙女儿一起玩罢了。渴了她有自带的饮料,饿了她有自备的点心;孙女儿多了个伴玩得更开心。我们也更省心。  相似文献   

14.
朱志军  李云  吴长顺 《阅读》2014,(1):25-33
嗨,小朋友们好!我是小马驹,即将到来的新年是马年。马,勇敢忠诚,勤劳善良。你一定喜爱我们可爱的马。马年,我小马驹也要大显身手,快乐闯关步步高。跟我一起,迎接挑战吧!  相似文献   

15.
陆文婷  朱龙贵 《阅读》2006,(7):53-53
最可气的是,一次我跟同学在邻居家门口玩得起劲,捉迷藏、猜谜语……突然,不知从哪儿冒出一条狗,把她吓坏了,脚下一滑。跌了下来。尽管小花狗没有咬她,她还是“哇哇”大哭起来。过路人看到她哭了,又见我人高马大、神色慌张的样子,误以为我干的,指责道:“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还欺负小孩子,羞不羞啊?”  相似文献   

16.
拔萝卜     
范丽萍  伊洛 《阅读》2014,(10):34-37
一只小兔发现了一个萝卜,一个好大好大的萝卜,她用尽全身力气也拔不出来。她一边拔一边唱“拔萝卜,拔萝卜,嘿呀嘿呀拔不动,谁来帮我拔萝卜……”小朋友,你会唱这首儿歌吗(7让我们跟着经典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一起来和小兔拔萝卜吧。参加拔萝卜的成员名单:小兔子Rabbit(R);小狗Dog(D);小猫Cat(C);小猴Monkey(M);小熊Bear(B);小蜗牛Snail(S)。  相似文献   

17.
丁俊晖 《阅读》2016,(Z3):21-22
我第一次接触台球,是因为我爸爸。当时我们家楼下有个小卖铺,店里面有两张北方的那种黑八球台,一开始看大人们玩,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看不懂规则,我就知道把那球打进去,就挺好玩的。后来我也想上去试试,但是我肯定不会跟他们玩,我就到边上那张坏的台桌那里,用一半儿,拿一杆往那儿一捅。后来有一次,我帮父亲打了一盘球,最后竟赢了他的朋友。父亲的朋  相似文献   

18.
活动背景:孩子们喜欢看电视.而电视中那些有趣、益智的综艺游戏节目更是他们在自由活动时间经常模仿的,但常常会有小朋友“投诉”游戏玩不下去。带着好奇心我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原来游戏无法进行的症结在于小朋友们缺乏对游戏的理解和组织游戏、协调游戏关系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需要丰富的语言经验作为支撑。《纲要》精神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  相似文献   

19.
阅读启蒙者     
唐池子 《阅读》2015,(10):4-5
最开始我也没弄明白,自己为什么那么爱去小欣家玩。那时候我们都爱放学后串门。小梦家有香喷喷的豆腐吃,小红家有一园子花草看,小慧家有三条小黑狗玩,各家有各家的好,我们时常东家跑西家串,情同手足。反而是小欣家又远又没好吃好玩的东西。她是四年级转学过来的,武林她家开那种很旧的中药铺子,一排棕黑色抽屉,抽屉拉  相似文献   

20.
“二憨”本名叫王军,排行老二,家住郧县城关镇桑树垭村七组。他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曾捡到两元钱归还了失主,老师表扬了他,他妈妈知道后,把他叫做“二憨”。从此邻居小朋友们便嬉闹着喊他,大人们也慢慢地把他的本名给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