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战国策》简称《国策》,是我国战国时代的一部史料汇编,相传是当时各国史官或策士们辑录的。历代的图书著录家大都把它列入史部的杂史类,也有把它列入子部的、纵横家类的。它究竟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综观全书的内容,我们就会看到:它所记载的主要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们在游说各国时所提出的有关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主张和策略,以及他们的言行和游说活动的过程。全书充满了雄健的论述或辩难,构成了  相似文献   

2.
《左传》和《战国策》均为先秦优秀的历史散文,在记述当时政治、军事、外交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还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不少人物以能言善辩著称。这也成就了两部著作的共有特点:长于记述行人辞令,记载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谋议论辩的  相似文献   

3.
和谐外交理念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外交理念是新时期我国外交理论的重大创新,其目标是构建和谐世界。在和谐外交理念指导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的对外战略,将更加密切地把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国家形象因和谐外交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4.
政治与足球本没有关系,但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它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决定了它不可能不跟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层面发生关系.本文调查总结了各国利用足球进行外交的实例,分析了各国政要如何利用足球为自己的政治之路做铺垫,并试图探讨足球为何在政治中具有强大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要想说服君王采用自己的政治主张,必须具有高超的修辞技巧。这导致了馨辞术的生成。因此,中国与西方相同,修辞术起源于说服别人。后来,天下统一,游说之“士”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以说服为目的的嫠辞转向书面表达的达意。  相似文献   

6.
纵横家兴起原因探析曹家齐纵横家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兴起的一个专门研究外交策略和游说说服术的群体,他们在当时诸侯争战的形势下,十分强调外交的作用,宣扬“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①,“从成必霸,横成必王”②的观点。纵横家与其他各家相比,没有明确的政...  相似文献   

7.
纵横家活跃于战国中后期,是一个精通外交策略和游说说服术并以外交和游说为职业的特殊社会群体。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并立的局面给纵横家提供了活动的舞台;七雄实力的对比和各国为了生存而产生的纵横外交策略,是纵横家产生的现实需要;而文化的突破从内容和制度两方面为新兴士人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为纵横家的出现提供了人才前提;战国乱世世卿世禄制的废除,正规的人才选拔制度的缺失正是纵横家最终以辩术和智谋脱颖而出的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国与国之间由利益而引发的博弈与较量时隐时现,对各国的外交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际政治和外交学两个专业,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国际政治与外交学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即培养能在外交和其他外事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国际问题研  相似文献   

9.
徐青 《成才之路》2010,(7):80-81
《三十六计》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兵书,其用兵之道不仅用于军事,而且被世界各国广泛用于政治、外交、经济、科技等领域,其基本策略对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姜淑令 《历史教学》2007,1(12):55-59
在美以关系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犹太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犹太人(主要是犹太院外集团)凭借其自身的政治、经济实力通过直接游说,以选票和政治捐款影响竞选、影响公众舆论等途径影响着美国的对以色列政策,并推动美以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是,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的支持不是无限的,他们对美以关系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只是起到了支持性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美以关系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犹太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犹太人(主要是犹太院外集团)凭借其自身的政治、经济实力通过直接游说,以选票和政治捐款影响竞选、影响公众舆论等途径影响着美国的对以色列政策,并推动美以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是,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的支持不是无限的,他们对美以关系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只是起到了支持性了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亚国家独立后,因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先后发生了各类公共危机,为此中亚各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发展、思想意识、法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治理举措,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理各类公共危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崔志中 《学周刊C版》2010,(8):145-145
《邹忌讽齐王纳谏》载于《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动时期。在奴隶制崩溃和封建制彤成的过程中,各个诸侯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兼并战争和复杂的政治斗争。纵横游说之士成了当时外交和政治舞台上非常活跃的人物,他们被称为“策士”或“纵横家”。  相似文献   

14.
三人成虎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的。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游说之士在游说各国或相互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文献。它那铺张扬厉的文辞、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生动的寓言故事,极具文学色彩,令后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谋臣策士众多,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那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在先秦的文学典籍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奔走在各诸侯国之间的匆忙身影。为了国家或个人利益.他们或语挟风雷慷慨陈辞于大国之间,或委婉机智从容游说于诸侯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三人成虎     
背景链接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的。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游说之士在游说各国或相互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文献。它那铺张扬厉的文辞、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生动的寓言故事,极具文学色彩,今后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7.
三人成虎     
背景链接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的。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游说之士在游说各国或相互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文献。它那铺张扬厉的文辞、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生动的寓言故事,极具文学色彩,令后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8.
全球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不断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际往来日趋频繁,跨文化外交这门学科应运而生。很多学者走出国门,留学、旅游或者从事商业活动。不管目的是什么,他们都正在参与跨文化外交活动。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往来日益深入发展,中文学习备受各国人民的注重和期待,国外留学生来到我国学习汉民族语言文化知识的人数不断增加。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交融中,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谋臣策士众多,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那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在先秦的文学典籍中,我们经  相似文献   

20.
经济外交是全球化时代外交发展的新形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经济外交内涵的理解仍然十分模糊,仅仅宽泛地理解为外交与经济的结合。事实上,经济外交必须严格限定其范围,才能汇入一个国家的外交体系中,不至于与外交系统发生冲撞而造成严重后果。从严格的经济外交内涵出发,经济外交仅仅包括对外援助、经济合作和经济制裁三种形式。从世界经济政治化和国际政治经济化的双重趋势出发,经济外交在未来还将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