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八卦掌是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八卦掌练功时走圈,通过走圈练习基础八掌、八大掌乃至八八六十四掌。交手时“以走为用”,“招招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所以要在“走”上下功夫。练走首先就要练好趟泥步,八卦趟泥步是八卦掌重要的基本功。 过去练习八卦掌的人只练直行和走圈,认为只要掌握了趟泥步的要领就可以练习八大掌了。其实除了  相似文献   

2.
芦艳彬 《武当》2013,(5):26-29
中国武术几千年传承,拳种繁多,合而言之为万法归宗,分而言之为各有所长。八卦掌是集内外家之所长,又有别于各家的独特功夫。说它独特,主要在于它是在八卦图上变卦拧旋练功和变卦拧旋技击,特别是在先天八卦图上环而无端的拧旋走转,收于体内则为阴阳,发于四肢则为刚柔的高深功夫。拧旋走转是八卦掌神妙之功的必修课,不求劲而劲自生。又暗含防守与攻击之法,是八卦掌练功之大法,更是八卦掌神功之精髓。  相似文献   

3.
八卦掌是我国武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属于内家拳的一个拳种,由先师董海川(生于嘉庆二年,卒于光绪八年)在北京传授。董先师的门人众多,有千余人。以尹福为代表的尹派,擅走牛舌掌(上盘掌);以程庭  相似文献   

4.
李同喜 《武当》2005,(4):26-27
八卦掌中的八大掌,是属先天八卦掌法。主要通过转圈换式的运动,强健身体,培元固本,掌握以掌为法,以走为用之能。后天八卦连环掌更强化其八卦掌之体用功能,将健身技击合为一体、训练和提高人体各部分的攻防能力,更直接简练的体现其八卦掌的技击要意。后天掌式有形有意,动作简明,顺中求巧,其趣无穷,其效无尽。  相似文献   

5.
李增云 《武当》2011,(5):6-8
宫门八卦游身掌是宫内系第三代传人王壮飞先生流传在温州的代表性套路。它综合了八卦掌的精练技法并浓厚地体现了宫门八卦掌的独特风格,演练起来起落钻翻、开合伸缩、纵横交触、刚柔顿挫,其变化无定式,内外一团神,如行云流水,气势磅礴。  相似文献   

6.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八卦掌是锻炼身体的一种好方法,经常练习八卦掌,能够增强体质,祛病延年,提高健康水平。一些患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肠胃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通过练习八卦掌,疾病得到了治疗,效果比较好。文章通过对八卦掌拳种及其健身功效的简单介绍,增强人们对八卦掌的认识,并希望人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八卦掌的练习中来。  相似文献   

7.
李同喜 《武当》2005,(8):20-22
八卦掌主要通过八大掌式围圆走圆的锻炼,以达身捷步灵、培元固本、以转为变、以走为用之效。而八卦六十四式更强化其八卦掌之所用,训练和提高人体各部分的攻防能力,从而使八卦掌的技击效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完善,是八卦套路中的精华和灵魂。  相似文献   

8.
卢艳彬 《武当》2013,(7):29-31
蹬、踢、摩、探、踩,是八卦掌拧旋走转中脚下的五种劲,是八卦掌功夫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五劲"作用下,走转中以空入定,以定生慧,以慧生意,以意带形,动中生静,静中养气,动中炼气,以气帅形,以神帅气,充分展示出八卦掌以阴阳为体,以刚柔为用之功。  相似文献   

9.
董海川八卦掌之定势八掌是八卦掌之基础,它汇集了道家的养气、养生大法,同时吸收了其它武术门派之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修炼法。定势八掌虽然招势不多,却对养生及增强内劲儿有奇异的功效。定势八掌由下蹋掌、怀中抱月掌、阴阳鱼掌、指天划地掌、托天掌、叉子掌、托枪掌、单换掌八掌组成,按八种掌型左右走圈练习,以练八种内劲儿。  相似文献   

10.
八卦连环掌,以动为本,以变为法,“走转旋川(穿)、拧裹钻翻”,概括了其运动风格及特点。八卦门内支派虽多,各派的掌型、掌法各异,但根本特点风格是一致的,其组编,内含基本是一个模式,即每一掌法中,少者有三、四个,多则有八、九个动作;且不论动作多少,都是攻防相辅的掌术,固八卦掌的每一个掌法,都有机地组合成了一套攻防掌术——组合拳。每个支派组编的掌法的套路,也都以易卦之理、之数为准,称八大掌式(或手),以一手生化八手,共计六十四手。因此不论哪一门派,都承认削、砸、劈、挎等六十四手招法。  相似文献   

11.
李同喜 《武当》2005,(10):27-28
三、艮卦第三趟。由回身打虎生出八卦掌式:穿掌、扳(眉)、截(手)、拦掌、停(身)、翻捶、走掌、转(身)掌。  相似文献   

12.
王振山 《武当》2013,(2):31-31
董海川创造八卦掌之前,此掌形式一直被称为磨掌或转掌,因为形似推磨盘、走圆圈。在道家内部已有高人传承了,但招式很少,以炼气养生健体为主,但通过转掌练习以后,一般都会下盘力量陡增、气血充盈、步法轻灵、反应敏捷。董海川在九华山道观学习后,深谙该拳形式奥妙,再加上所学的少林拳法融合进去,遂成为自己独特的武术功  相似文献   

13.
卢艳彬 《武当》2013,(8):30-32
二、蹬、踢、摩、探、踩五劲在先天八卦中获得,于拧旋走转中变化不已。八卦有先后天之分,八卦掌亦有先后天之别。先天八卦掌为拧旋走转,为根为本为体。后天八卦掌为64势法与384之手法,为用。以身体而言,有身体八卦,为先天八卦,"本"也;以四肢而言,有四肢八卦,为后天八卦,"用"也。天地生万物皆有本源,人体亦皆具先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14.
邓付凤 《武当》2010,(12):25-27
八卦掌为我中华传统武术诸门中锻炼形式最为独特的一个流派,其走圈转掌实为高级动桩,内含最上乘内功气功,为道家古传炼养法门。八卦功夫三年小成,以苦练转掌为主,体悟三十六歌诀,进阶功夫五至七年以精研四十八法诀为主。初级以练身法为主,中级以研究用法为主,高级以炼神意内功为主。  相似文献   

15.
邓付凤 《武当》2009,(5):28-29
八卦掌是内外双修的拳术,它结合了道家的导引吐纳术,融技击、养生、健身于一体,讲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以意领气、以气领力。八卦掌的练功方法是非常独特的,以走圈为主,于走转之中外练筋骨劲力,内练浑圆之气。练好八卦掌必须了解、掌握其练功的理法精髓要义。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2008,(3):34-35
八卦拳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有些八卦掌老拳谐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  相似文献   

17.
3月18日,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在京举行了八卦掌普及套路“转掌八势”教练员培训班结业典礼。亚武联主席徐才、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山为60名成绩合格者,颁发了转掌八势教练证书。这个套路是为适应八卦掌普及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八卦掌技法特点、健身延年机制和八卦掌的运动规律,研究编制而成。全套内容虽仅八势32个动作,却包括了八卦掌的代表性动作。突出了八卦掌的技法特征和运动风格。据悉,该  相似文献   

18.
八卦掌是一个内外兼修、神形具备、刚柔相济的拳种。但以"掌"为主是其最大的特色,它从诞生至今,生命力隽永。探寻它的理论、实践及健身等多种功能的奥秘成为武术发展的必然,文章从"八卦"、"阴阳"、"传统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一些论述,以期更好地了解八卦掌,以与求学者共勉。  相似文献   

19.
蔡春明 《武当》2009,(4):23-24
八卦掌是以走转运掌为主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掌法,其招法多,实用性强,深得武术爱好者的喜爱。练好八卦掌,用好八卦掌,应遵循八卦掌练习的基本要求,这里谨介绍一些八卦掌基本练法及用法:  相似文献   

20.
八卦转环掌     
宋承敏 《武当》2005,(8):23-24
今流传在丹东的宋派八卦掌,全称“八卦转环掌”,是由宋派八卦掌第二代传人赵彦荣民国初年传入。1920年代中期,赵彦荣在丹东“满州饭店”后面开设“彦荣武馆”,主要教授少林长拳和八卦掌及器械。当时师爷徒弟非常之多,主要是练习长拳,真正学到八卦掌的人甚少。据恩师郎会业讲:在师爷赵彦荣那儿学到八卦掌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