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学问》     
从前有个学者在自己的书房里挂着两个字,一个字是“学”另一个是“问”。他去世后,两个儿子决定各自保管老人留下的字。大儿子拿到的是“学”字,他学了很多,却从来不问。二儿子拿到的是“问”字,他什么都问,可是从来不学。最终两个兄弟都没有学到真本领,因为他们都没有了解“学问”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猎人在盘子上放了四个大苹果,让三个儿子用最少的箭射掉全部苹果.大儿子比画了一下,说:“我要用三支箭.”二儿子一听,急忙说:“那我只用两支箭就可以.”小儿子先想了一下,说:“我觉得一支就足够了.”老猎人听了很高兴,夸奖小儿子聪明,让大儿子和二儿子向小儿子学习,不仅要有技术,还要善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猎人在盘子上放了四个大苹果,让三个儿子用最少的箭射掉全部苹果.大儿子比画了一下,说:“我要用三支箭.”二儿子一听,急忙说:“那我只用两支箭就可以.”小儿子先想了一下,说:“我觉得一支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猎人在盘子上放了四个大苹果,让三个儿子用最少的箭射掉全部苹果.大儿子比画了一下,说:“我要用三支箭.”二儿子一听,急忙说:“那我只用两支箭就可以.”小儿子先想了一下,说:“我觉得一支就足够了.” 老猎人听了很高兴,夸奖小儿子聪明,让大儿子和二儿子向小儿子学习,不仅要有技术,还要善于开动脑筋.大儿子与二儿子听了不服气,认为小儿子在说大话.于是小儿子一箭射出,四个苹果全都落地. 亲爱的朋友,你知道那位小儿子是怎样射落苹果的吗? 要射掉苹果,常规的思维方式是从“苹果”入手.小儿子注意到苹果在盘子上,如果射落盘子,当然就可以射掉全部苹果了,因此他从“盘子”入手,只用一箭就射落盘子,从而使四个苹果全都落地.  相似文献   

5.
《今日中学生》2014,(13):18-20
正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猎人在盘子上放了四个大苹果,让三个儿子用最少的箭射掉全部苹果.大儿子比画了一下,说:"我要用三支箭."二儿子一听,急忙说:"那我只用两支箭就可以."小儿子先想了一下,说:"我觉得一支就足够了."老猎人听了很高兴,夸奖小儿子聪明,让大儿子和二儿子向小儿子学习,不仅要有技术,还要善于开动脑筋.大儿子与二儿子听  相似文献   

6.
动脑筋(10)     
1、张师傅切豆腐,一块豆腐切成27块只切6刀,他是怎么切的?2、爸爸33岁的时候,我5岁。今年爸爸的年纪比我大一倍,我今年几岁?3、古时候有个老人,临死时决定把遗产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得二分之一,二儿子得三分之一,三儿子得九分之一。老人的  相似文献   

7.
淳茗 《初中生》2010,(9):79-79
从前,有一位老秀才,一生不曾中举。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取名“成事”,小儿子取名“败事”。他认为:“人生功名,就在成败之间尔!”一天,老秀才出门,临走时让妻子督促小孩练习书法.规定大儿子写300个字,小儿子写200+字。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染布的老板,二儿子是卖伞的商人,她整天为两个儿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大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就会为  相似文献   

9.
一天,老奶奶去看两个在外生活的儿子。她先来到大儿子家。大儿子是做蜜饯的,家门口的一大片地上,正晒着各种各样的果脯呢。老奶奶看到儿子又勤劳又快活,很高兴。她问“:儿子啊,你现在最盼望什么?”儿子说“:我最盼望有太阳的好天气,最害怕下雨的坏天气。有了好天气,我的果脯就晒得快啊。”老奶奶离开的时候,说“:儿子啊,我和你一起盼望有太阳的好天气。”接着,老奶奶又去了小儿子家。小儿子是做雨伞的,他正在家里忙着呢。老奶奶问“:儿子啊,你最盼望什么?”小儿子说“:我最盼望下雨的好天气,最害怕有太阳的坏天气。有了天天下雨的好天气,我…  相似文献   

10.
就“求学”.诺贝尔奖得主、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有一精辟论断:“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这短短12字,读来,朴实无华;品之,意味深长。尤其是对为学生打基础的小学教学各核心学科的教师而言.读来.品之,当可受到应有的震撼和启迪:求学问,为什么需学“问”?自己平时的教学是否注重让学生学“问”、会“问”:只学“答”,为什么非学问?自己平时的教学能否致力于让学生求到真学问?  相似文献   

11.
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农,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得总数的12,二儿子分得总数的14,三儿子分得总数的51,但一头牛也不许宰杀。三个儿子想尽办法也分不出来,一位老人牵来一头牛参与分配。这样,大儿子分得10头牛,二儿子分得5头牛,小儿子分得4头牛,三人按遗嘱分好了19头牛。老人牵回了自己的那头牛。这个故事,体现了“有借有还”的数学思想。有些数学问题利用“有借有还”来解答,可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启发思维。一、借“数”解题例1计算:l+2+22+23+…+210分析与解:1+1=2,2+2=4=22,22+22=23……29+29=210,210+210=211,…  相似文献   

12.
遗产     
最近,有两个关于遗产的故事在我们这里传得很热闹。一个是现代版的真实故事:一位姓孙的老人,生前历尽千辛万苦创下了上百万的家产,来不及享受,老人生命便到了尽头。临终前,老人在病榻前召来三个儿子,将三张金额完全一样的银行存折交给三个儿子,原来老人早将自己的家产全部换成了数字,为的是能均分给三个儿子。然而,老人仍没料到的是,未等老人眼睛闭上,三个儿子之间便明枪暗箭地展开了一场抢夺对方那一份遗产的战斗。大儿子说,父亲的这笔遗产中也有他的汗水和心血,他不应该与弟弟们一样多,二儿子和三儿子说,大哥早就享受了家产的一部分,也不…  相似文献   

13.
有个美国富商,在临终前,他看见附近广场上有一群孩子在快乐地捉蜻蜓,就把4个未成年的儿子叫到床前,对他们说:我已许多年没见过蜻蜓了,你们给我捉几只来吧。不一会儿,大儿子就带了一只蜻蜓回来,富商问儿子:怎么这么快就捉了一只?大儿子回答:我是用你给我的遥控赛车换来的。富商点点头。  相似文献   

14.
慰慰 (化名 )的爸爸妈妈在慰慰出生不久就离婚了。慰慰跟着妈妈过,妈妈非常痛恨前夫,将女儿改跟自己姓。 幼小心灵的阴影   一天,我正在组织小朋友听故事,门口有一老年妇女一直在门口张望,我迎上去,问她:“找谁 ?”她吞吞吐吐,好半天挤出两个字:“包慰。”我总算反应过来了,告诉她我班有个慰慰,并不是包慰。老人家只点头,指着慰慰说:“过去她跟我儿子姓,现在她跟她妈妈姓了。”她表示想见见孩子,我回头叫慰慰,她呆呆地看着老人,不表态,我想搀她过来叫奶奶,谁知她将手指咬在嘴巴上,怎么拉也拉不动。我问:“这是你奶…  相似文献   

15.
宝物     
姐姐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家务农,二儿子在大城市工作。他们分家时,姐把我请了去。其他东西分好后,姐夫又说道:我家还有一只黄牛和一把古砂壶,你们看着分吧!  相似文献   

16.
金币丢了     
有人去请教他的导师,智者与普通人会有什么不同。他的导师捋了捋胡子,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想从两个儿子中选择一个做王位继承人。就给他们每人一枚金币,让他们骑马到远处的一个小镇上,去随便购买一件东西。而在这之前,国王命人偷偷地把他们的衣兜都给剪了一个洞。中午,兄弟俩回来了,大儿子闷闷不乐,小儿子却兴高采烈。国王先问大儿子发生了什么事,大儿子沮丧地说:“金币丢了。”国王又问小儿子为什么这般高兴,小儿子说他用那枚金币买到了一个无形的财富,足以让他受益一辈子。这个财富就是一个良好的教训:在把贵重的东西放进…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染布的老板,二儿子是卖伞的商人,她整天为两个儿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大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就会为二儿子发愁,因为不下雨,二儿子的伞就卖不出去了。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幸遇一位哲人,哲人告诉她,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二儿子高兴,因为他可以卖伞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大儿子高兴,因为他可以晒布了。老人家,你应该高兴啊。无论雨天还是晴天,你的儿子们都会有生  相似文献   

18.
慈父教子     
期末考试结束,大儿子考了年级第八名,二儿子和三儿子都考了年级第一名,次日学校为各年级第一名举行颁奖典礼。颁奖前一天,爸爸特地从外地赶回家,问大儿子:“你知道爸爸为什么回来吗?”“参加弟弟的颁奖典礼。”  相似文献   

19.
有个古代故事。清代名臣左宗棠远征新疆前曾微服私访,见一老人高悬“天下第一棋手”的匾额,便趋前挑战,结果老人三盘皆输,左宗棠乃浅笑建议:“此匾还是摘下来为好。”老人立即谦恭地摘了下来。不久,左宗棠凯旋,又见老人高悬匾额,便再次趋前对奕,结果三盘皆输,左宗棠乃惊问其故,  相似文献   

20.
教师有无学问,似乎不是个问题,哪有教师没有学问的?没学问的也能吃教师饭?若这样考虑问题,本文就没啥可说的了。本文标题并未论及现在的数学教师有无学问,这类能惹人上火的问题我不沾,我也不会定义“学问”二字,原因有二,一是没那水平;二是没那必要。你就当没有前提的闲句(比闲话用的字少,故称“闲句”)一样看,又不是命题,无所谓真假。因没有定义“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