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1938年秋,科学家发现,铀-235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会发生裂变,并释放出大量能量,从此人类进入了原子时代。核能的利用,经过50余年的发展,目前世界上核电站装机容量已达3.4亿千瓦。人们已普遍认为,核能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清洁的能源。在一些化石燃料能源资源短缺的国家,已选定核能作为国家解决能源需求的主能源。例如:1994年核电在电力总供电量中所占百分数,法国为75.29%,比利时为55.77%,瑞典51.13  相似文献   

2.
黄德揆 《百科知识》2001,(12):30-31
从1954年苏联建造起世界上第一个核能发电站至今,世界能源格局已发生许多新变化。核电站不仅从无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座,而且核能发电总量已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7%。现在,核电已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堀起的第三大能源产业。在21世纪,核工业将有更多机遇、更多投入、更大发展,这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3.
一、世界核电发展概况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减少,人们早就开始探索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风能等。通常认为核能是一种先进的比较现实的替代能源。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实验性核电站。至1985年底,世界上已有26个国家(或地区)建成355座核电站(374个反应堆),总装机容量为26303万千瓦;有25个国家正在建造163座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5780万千瓦;有18个国家,在筹建(已订货)75座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7733万千瓦。三项总计为593座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49816万千瓦。核电站最多  相似文献   

4.
刘再兴 《资源科学》1990,12(6):6-11
一、加快西部能矿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能源原材料工业是现代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95%以上的能源、75—80%的工业原料来自国内矿产。因此,矿产资源又是能源原材料工业的物质基础。我国已探明的矿产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也是世界上矿种配套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通过30多年的建设,我国矿业已形成可观的基础。在12种关键性矿种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10%以上的有煤、铁矿石、钨、锡,占5—10%的有铜、铅、锌、锰。当前,投入国民经济周转的矿物原料近20亿t,初步确定了作为世界  相似文献   

5.
核能发电在世界能源构成中已占仅次于煤发电的第2位。据统计,核电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4弱。一些能源消耗大国如美、日、法等约各占22%、30%、75%,即使如西班牙这类中等国家也约占33%。目前由于政治原因,各国政府对核能政策虽有所不同,但随着今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与加强,核能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徐步朝  张延飞  花明 《资源科学》2010,32(11):2186-2191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与日俱增,供需缺口日益增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步伐。以煤炭为主的高碳黑色能源造成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低碳发展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和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渴求。核能以其持久、经济、安全和清洁等优势被人们认为是当前最具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新型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绿色核能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基于低碳背景,分析了我国核能发展起步晚、进步慢、结构比例低和市场化经营程度低、人才缺乏、技术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政府科学规划与指导、市场运作和行业群堆管理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采取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策略,并体现在核能发展的规划、管理、生产、交易和消费等诸环节中。  相似文献   

7.
1引言 20世纪30年代末核裂变现象的发现开辟了利用核能的现实的途径,1942年美国建成了第一座天然铀反应堆,使核能的利用变为现实。从此,导致了核武器的发明及几百座的大型核电站及各种核动力船舰的建成使用。核能是继化石燃料和水力资源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种主要能源。核能是在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的  相似文献   

8.
<正>能源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双碳”目标。核能无疑是一种安全、可靠、高能量密度,且能大规模利用的绿色低碳能源,也是带动我国制造装备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路径。快堆是继压水堆之后发展起来的先进核电堆型,而钠冷快堆是国际第四代先进反应堆中技术成熟度最高、最接近并满足商业核电厂要求的堆型。  相似文献   

9.
核电已成为常规能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核电事业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本文从对核能开发利用的三个层次的分析入手,在介绍快堆特点及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快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论述了发展快堆电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快堆在核能发展中“承前启后”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煤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世界能源理事会《世界能源远景:2050年的能源构想》指出,到2050年,化石能源仍是最主要的能源形式,煤炭仍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的能源形势尤为严峻,石油、天然气资源匮乏,煤炭储量相对丰富,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占比近70%,居主导地位。随着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发展,煤炭的比例会逐步下降,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其基础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11.
核能是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发的一种新型能源,这种能源由于可再生、能力强,而受到高度重视。可以说,在二十一世纪,哪个国家能够最快的掌握核能相关技术,哪个国家就可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处于有利地位。当然,核能也有着一定的缺点和不足,比如,核反应的安全性问题就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目前来看,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过多次核泄漏事故了。这种事故的出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挽回的恶劣影响。为了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运作,我们往往会采取一些安全措施来对其进行保护,核电站安全壳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核化学这一学科的相关知识及其应用,尤其是在核能方面的应用。随着地球的化工燃料越来越少,核能作为一种新的清洁能源。越发被关注和发展,同时也缓解了我们对能源的需要。但是,任何事物的兴起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不能避重就轻,不能畏首畏尾。找出发展核能的合理方向,制定最适合当前社会的发展方案,才能更好的发展核能。  相似文献   

13.
核裂变能是一种安全、低温室气体排放且经济性好的能源。然而,核裂变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在日本福岛事故之后,公众对发展核能存有恐惧心理,这就对未来先进核能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在确保安全(safety and security)的前提下,核裂变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经济可行地解决核燃料的稳定供应和核废料的安全处理两大问题。后一个问题是我国乃至国际核能界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也是尚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  相似文献   

14.
正1955年1月15日,中国核工业建设拉开序幕。自此之后,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使我国的核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的创新之路。如今,我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拥有的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实现了核能大规模和平利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核工业该  相似文献   

15.
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消耗量持续增加,人类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破坏问题.发展清洁能源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核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来看,聚变堆开发被视为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核能"压水堆、快堆和聚变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在聚变堆理论物理和数值模拟、包层技术、氚循环技术、超导磁体技术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但至今还没有氘氚点火的聚变物理实验装置,并十分缺乏燃烧等离子体加热、实验运行和诊断控制技术等实际经验.同时,在引领发展方向、理论创新和自主开发模拟软件方面与先进国家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6.
切尔诺贝利事故对苏联核安全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政治领导层对核能尽管有着长期不懈的热情和信心,但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已被迫对这个国家的核能计划重新进行评估。这一重新评估已导致旨在增加核能安全的新技术措施的引进和组织变革。然而,这些变革所产生的影响由于经济体制的内在困难和国家对核能立法的缺乏而减弱了。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9)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后,经济不断增长,包括电力等各个方面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不断发达,在电力的需求上,我国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对供电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是一种清洁能源,但是危险系数也比较高,所以变电站在供应过程中要保证其稳定和安全。而在变电站建造过程中,要保障其正常运行,这个工程中的土建与电气要达到协调。  相似文献   

18.
福岛核泄漏事故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慎重重启核电建设步伐,核能仍然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核能是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是时代的必然选择。现阶段,稳步有序推进核能正常发展;确保安全第一,是核能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基础保障;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为核能发展拓展无限空间。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受高油价和全球变暖的影响,低碳经济成为今后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重新审视在各国能源安全中的战略地住,把发展核电作为满足能源需求、增进能源安全的重要选择,一场新的核能竞争正在拉开序幕。由于核能作为能源本身的存在所具有的争议性和潜在威胁,这使得开发利用核能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环保、政治、社会和世界性问题。本文主从核电开发利用本身出发,通过分析开发利用核电能源的利弊,借鉴国外其他国家在开发利用中留下的经验教训,把对这一特殊能源的开发利用上升到人类抉择的高度,运用科学发展观去评价和给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业也在不断地进步之中,而我国的能源结构与其他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其煤炭资源占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油气资源则相对匮乏,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从建国以来就取长补短一直大力发展煤化工工业,煤化工工业不不负众望,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得以蓬勃的发展。至今我国的煤化工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国,而对于煤化工的应用也到了一种几近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这样的情况下煤化工行业自然会得到告诉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因此对于煤化工还也而言极为重要的空分设备也因此得以快速发展,并且在煤化工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多且拥有着许多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