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的低俗化一直受到业内外人士的批评,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一系列规章致力于对低俗电视节目的整治。在不断总结国内监管低俗电视节目经验的基础之上,探析国外的一些监管举措,特别是美国所形成独特的低俗电视节目监管体系,对中国防止电视节目低俗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电视节目低俗化与“污名化”:一种文化研究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译文  郑欣 《新闻界》2012,(10):24-30
电视媒体低俗化屡禁不止,并引发广泛关注,在学界曾经持续掀起一股批判热潮。本文尝试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探讨电视节目低俗化的诸多争议,重审"低俗"之义、之过、之治,并重新发掘电视传播场域中青少年受众的主体性。研究发现,电视节目低俗化是信息全球化、传媒市场化、文化后现代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歧途及大众娱乐过度解放的误区。对于低俗化的审视需要"当事人"视角的解读,尤其是要考虑青少年亚文化存在的抵抗空间。  相似文献   

3.
鲁强 《新闻实践》2004,(5):20-23
一、低俗,只能加速自己的边缘化 时下,文化新闻的低俗化倾向已越来越令人侧目。如何有效地抵制“低俗”,已成为当前文化新闻采写中的主要命题。 文化新闻低俗化、丑闻化的报道取向,由1998年“文化新闻的娱乐化”大潮衍生,至2003年下半年“张钰潜规则事件”、“中戏黄定宇事件”达成高潮,其负面性、低趣味和缺乏道德判断等等特征,不仅在受众中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还使“恶俗”、“捕风捉影”、“飞短流长”、“婆婆  相似文献   

4.
电视节目娱乐低俗化已是不争之事实。娱乐节目已超出怡情悦性的初衷。电视节目娱乐低俗化的社会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它不仅容易助长社会浮躁、奢靡、浪费之风,容易误导青少年的价值观,而且还容易催生娱乐低俗的文化环境,容易脱变为贪欲的催化剂。电视传媒应认清娱乐化是西方文化渗透的隐蔽方式;要考虑国情、文化包括宗教信仰的差异;要以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把握好审美习惯、趣味和心理特点,寓教于乐,提高广大观众的思想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5.
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专项行动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着,并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项行动将会长期进行下去。在中国,低俗之风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起被公众列为传媒界的“四大公害”。谁应该为媒体的低俗化负主要责任?媒体的低俗化又是如何形成的?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如何抵制低俗化?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找出一个可行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6.
低俗新闻:游走在道德和法律边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别媒体将“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新闻报道中的低俗化令人生厌.[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正>一、电视节目低俗化的表现电视节目低俗化是指电视为了迎合某些受众的低俗追求,一味通过搞怪、离奇吸引受众眼球,而丧失了节目原有的文化内涵和教化功能。电视节目低俗化在多种电视节目中都有所渗透,如在法制类节目中,创办法制节目的目的是普及大众的法律知识,为公众提供法律服务,但在现实中,法制节目却存在着低俗化倾向,如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在节目中过多地描写犯罪细节,甚至夸大犯罪细节,还有对犯罪过程暴力描述过细,节目中凶杀、暴力镜  相似文献   

8.
一些地方党报文娱新闻的低俗化倾向引人关注.如何有效地抵制"低俗",又要让版面看起来清雅宜人,让文化新闻和娱乐新闻成为党报新闻中的一朵养眼却不喧宾夺主的小花?  相似文献   

9.
刘虹 《新闻知识》2005,(9):19-20
前不久,国内主流新闻媒体都大张旗鼓地报道了中央电视台崔永元、朱军、李咏等著名主持人在“珍惜受众信任,树立健康形象”主题座谈会上谴责“文艺娱乐节目低俗化倾向”。他们历数低俗之风造成的危害,揭挖低俗化之根源,针砭媒体之时弊,可谓措词激烈;他们在会上还发出了抵制低俗化的倡议书,广泛警示媒体同行。虽然他们主要针对的是电视娱乐节目,但联系到目前国内报纸副刊的现状,同样令人堪忧,同样急需大力抵制其间弥漫多时的低俗之风,以涤浊扬清,还报纸副刊应有的品位。  相似文献   

10.
传媒低俗化:受众中心论下媒体对受众的迎合与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传媒低俗化现象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部分媒体热衷于追逐"黄、赌、毒","星、性、腥"的低俗内容.而且,一些媒体从业者认为从满足受众的角度出发,迎合受众的需求,低俗内容也只不过是"受众中心论"下的合理产物.本文从媒体的角度出发,梳理传媒低俗化的现状,探究传媒低俗化的深层次原因.这其中既有部分媒体从"受众中心论"出发对受众的过分迎合,也有媒体对受众需求的误读,从而导致"受众中心论"应用的过分泛化.  相似文献   

11.
电视低俗化的形成经历的三个阶段:浅、俗、低俗。它们的成因分别是电视的非售卖性、商业电视运作模式和多频道竞争环境。非售卖性造就了电视节目碎片化的内部结构,限制了电视内容的深化和升华。多频道竞争电视频道不得不求助于低俗内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我国的传媒企业也迅速地发展起来。但是,时下传媒的"低俗之风"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这些涉及到伦理问题的新闻事件,已触及到了社会道德的底线。对传媒企业来说,俗也可以是一种文化,同样也可以俗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新闻,但是,一些媒体为了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便走向了低俗化的极端。本论文通过对近些年陕西省传媒文化中"低俗之风"的剖析,指导传媒企业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传媒低俗化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道,被列为中国传媒界的"四大公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抨击.本课题调查分别对受众和媒介从业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传媒低俗化程度、受众对传媒低俗内容在认知和行为上是否一致、低俗化现象成因及其治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获得了比较数据,最终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众传播低俗化现象透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宣君  孙飞 《新闻界》2005,(4):55-57
中国大众传媒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①,它在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获取信息与休闲娱乐等需求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伴随而来,大众传播低俗化现象也日益严重,低俗之风呈不断蔓延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对我国传媒业的健康发展也形成了阻碍.因此,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遏制大众传播中的低俗之风,对大众传播低俗化现象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15.
黄玲 《记者摇篮》2006,(10):16-17
一、媒介低俗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随着媒介竞争的日益激烈,媒介市场低俗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提高收视率或点击率.名人丑闻,两性、暴力等大量未经“把关人”筛选的低俗内容摆到受众面前。这对受众尤其是青少年不可避免地造成不良影响,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电视媒体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5月,全国电视台台长论坛发表了《北京宣言》,在宣言中再次强调:"中国电视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中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与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应"坚守电视媒体的品格、品位,自觉抵制低俗之风"。显然,这种强调并非空穴来风:电视媒介的低俗化趋势近年来经常被人诟  相似文献   

17.
1 体育新闻传播现状 1.1 新闻价值低廉,文化内涵低俗 当体育新闻所报道的焦点已经远离体育赛事中的拼搏精神,漠视运动员精湛的技巧,忘却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壮举,而独关注体育明星的私生活,甚至体育比赛中的美女球迷,体育新闻传播逐渐开始走向低俗化. 1.2 失实新闻泛滥,炒作内容肆虐  相似文献   

18.
8月下旬,在全国文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研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名播音员、主持人和节目策划人,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说:“当前广播电视领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低俗化。”“抵制低俗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针对时下播音主持界存在的各种低俗媚俗现象,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制定了《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就播音员、主持人的品位、仪态、语言甚至衣着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和约束。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同时向全国的播音员、主持人发出倡议:自觉抵制低俗之风,树立健康公众形象。近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发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将我国新闻低俗风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黄色新闻"潮对比,借鉴"黄色新闻"的沉浮经验,用于改善我国的新闻环境,规避新闻低俗化。  相似文献   

20.
韦英 《新闻窗》2008,(4):126-127
什么是低俗?按照词典上的解释,低俗就是低级趣味的、粗鄙的、不高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指出,传媒低俗化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播市场化、娱乐化蓬勃兴起的变异现象。主要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社会责任、片面迎合部分受众低级趣味和需要,如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专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等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