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激发兴趣、打破思维定势、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等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获取丰富的地理知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最终形成能力。在诸多能力中,创造性能力最为重要,而发散性思维又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沿不同方向去析取和重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方式。现就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作以下探究。  相似文献   

3.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一种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过程。专科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 ,也能使学生获得利用多种途径去探求多种答案的学习方法 ,增强灵活表达英语的能力 ,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思维作为创造性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在介绍了思维的三种基本分类和不同思维形式对教学的启发后,探讨了创造性思维与其对教学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培养具有创新和开拓能力的人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我们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关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与增长离不开教师的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是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高度统一的综合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6.
浅谈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专家已使发散思维成为可以训练和操作的创新思维形式。创建和形成能提供发散思维的优良的教学环境,引导学业生打破思维定式,独立思考,灵活变通,在情况的变化中改变思维方向,形成自觉使用发散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是数学的三大特点。中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四大能力,即: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有赖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协调结合。聚合思维是人们依据已知信息为问题求得唯一或最佳方案的思维。发散思维是指考虑问题时,没有一定的思考方向,可以突破固有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框架…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思维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应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创造 ,在创造中学习。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贯彻于语文各类型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寻找一种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所有数学教师的共同目标。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立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 ,通过对学生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灵感思维等思维能力的开发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