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每天和学生交往,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进步,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起居,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辅导员能否和学生形成水乳交融的关系,是整个学校能否保持要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是教学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从辅导员应具有的人格魅力、师德形象、文化素质、情感投入几个方面谈谈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职责,以达到发挥高校教书育人整体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来源于真诚与和善.他们不仅是学生的良师,也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辅导员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高校辅导员就必全面地培养自身素质,用健全而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教育我们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是联系协调各方面力量的纽带和桥梁,这必定要求辅导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责任心又是一个班集体能否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是否和谐、健康成长的关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主要表现在遵循六个原则和明确三大职责范围。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大学辅导员,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负有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的职责.辅导员的工作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本文是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基础上,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分析,提出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方法进行的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高校教学工作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能否正确定位辅导员角色,辅导员能否准确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对实现高校学生工作目标是至关重要的。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辅导员的角色也有所变化,新时期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辅导员只有与时俱进、正确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才能切实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辅导员的感情行为是指在高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对学生的信任、尊重、理解、支持、关心、爱护、帮助的领导行为。管理心理学认为:“关心人的领导行为程度,同下属心理上的满意程度成正相关”。关心人的辅导员能够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优秀的辅导员对学生有着深厚的感情,时刻把学生的学习、生活放在心上,始终在思想品德上严格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帮助学生,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辅导员的感情行为并不是在任何时…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个人际思想沟通的过程,辅导员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能否实现有效的沟通,本文就如何实现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是教与学双向交流的信息员,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服务员,肩负关心引导学生发展完善、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在新形势下如何关心学生、引导学生,提高辅导员自身的管理效率,本文将提出四个针对性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作为大学生的生活导师,辅导员的定位的准确性及素质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教学工作能否正常的展开和高校能否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接班人.本文结合高校辅导员角色的现状,在理论上进行多角度的考量,对辅导员应有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陈秀兰 《文教资料》2008,(33):190-192
需要得到关爱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离开父母家人,内心获得精神需要的愿望更甚于其他人.辅导员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领航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现状,如何与他们多交流,使他们在大学的生活及未来获得更健康的成长,是高校辅导员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认为,要做好学生工作,首先要和学生交心,而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高度责任心和对学生的爱心.在学生工作中,爱心无论是对辅导员自身,还是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非常宝贵的道德财富,关爱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校辅导员应该争做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辅导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