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技术新课程提出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而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自主学习的小组合作模式、自主学习的学法指导、教学情境设计、课堂练习设计、如何鼓励学生等方面论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与实践反思.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实践能力,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必经之路.因此,根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符合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只有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创新教学,才能促使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郑杰 《时代教育》2010,(9):179-179
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素养,成为高中教育阶段的主要目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在掌握信息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技能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深入研究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推行自主式学习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这既是信息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必然,更是学生发展的必须。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为中学一门必修课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设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相似文献   

5.
微视频融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解放"了学生,可以让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教室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开发并用好视频资源,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研究方式"的转变,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6.
张芳 《考试周刊》2008,(20):85-86
信息技术在为自主学习提供便利的技术支持的同时,也对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阐释了信息素养的涵义,论述了信息素养的培养对于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在英语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促进英语自主学习的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它对于学生今后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校园局域网:搭建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校园局域网的建成使在学校内进行网络教学成为现实.在校园局域网内应用兼有Internet、多媒体课件功能的信息技术媒体设计进行教学,以容量大、开放性强、综合性强、交互性强等特点,因而成为教师们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从单纯的计算机技术教育阶段,发展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因此,新课标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该设立信息技术技能训练与信息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开设符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需求的课程内容;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结构形式。这就对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笔者为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合作的能力,做了不少尝试,下面就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一点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