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等院校中.教师以专书研究进行教学的情况并不少见.随着徐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自然会想到.能不能将《徐霞客游记》研究引入教学领域.实现弘场优秀民族文化和教书育人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挖掘《徐霞客游记》的价值呢?我们对此进行了首次尝试,在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开出“《徐霞客游记》研究”选修课.现将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构思、实践及体会作一整理,以求行家指教.(一) 在高等学校开设专书研究的首要条件,是该书的科学价值.《徐霞客游记》被认为是“山经之别乘、舆记之外篇”,徐霞客是近代地理学的奠基者,从《徐霞客游记》中人们可以窥见比之于西方更早的近代地理学的曙光.《徐霞客游记》在我国及世界地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研究、传播、学习《徐霞客游记》应该是高等学校责无旁贷的工作.一些高等学校的教师在研究《徐霞客游记》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一些高等院校的学报已经常发表徐学研究的文章,但我们认为,还应该让《徐霞客游记》走进高等学校的课堂,这佯,对《徐霞客游记》的研究和传习.就可以从少数专家扩大为群体.这是徐学研究发展的必然道路.  相似文献   

2.
教书育人宣传徐学——开设“《徐霞客游记》研究”课的体会朱惠荣文明元在高等院校中,教师以专书研究进行教学的情况并不少见。随着徐学研究和徐霞客精神宣传的深入,人们也自然想到能不能将《徐霞客游记》研究引入大学教学领域,实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教书育人的有机结...  相似文献   

3.
纪念徐霞客诞辰41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 7月18日,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召开纪念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诞生410周年纪念大会.3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有关国家领导人程思远、钱正英、彭冲、黄华、项南、朱训等参加了纪念大会.会上还对各地在徐学研究上有突出贡献的八位学者颁发了奖状,我院吕锡生副教授策划出版的《晴山堂法贴》和蒋明宏副教授等主编的《徐霞客与山水文化》都获得了此项殊荣.省徐研会拟编《徐学概论》 9月20日,江苏省徐霞客研究会在南京召开《徐学概论》编写工作会议.“徐学”是专门研究徐霞客其人其事及其《游记》的一门综合性学问.“概论”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徐学的学术著作.自1983年以来,短短十余年间.研究者纷至沓来.论著如雨后春笋,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有关地理、旅游系都先后开设“徐学”选修课.我院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已成立徐霞客研究室,此次该研究室吕锡生、蒋明宏、邬秋龙三同志被特邀参加概论的编写工作,并分别担任副主编和编委工作.  相似文献   

4.
由于徐霞客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其《游记》重要的学价值。近20年来,“徐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通过分析挖掘徐霞客独特的人格魅力。探讨徐霞客及其《游记》悲剧,揭示中国古代思想化专制统治给中国化带来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徐霞客晚年“万里遐征”所记《滇游日记》13卷,约占《徐霞客游记》文字的五分之二,是《游记》中成就最高的部份.云南旅游期间的诗歌创作,也是他一生中诗作最丰富,创作取得卓越成就的时期.本文针对其诗歌在“徐学”研究中的这一空白和薄弱环节,在国内较早地对徐霞客云南诗作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地质地理学家和游记文学家徐霞客,为祖国的地理科学考察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公认的中华之"游圣"。其旅行考察实录《游记》,既是伟大的地理科学名著,也是文辞灿丽的文学巨著。尤其是他那高贵的人格和伟大精神都倍受古人和今人推崇,毛泽东主席于20世纪50年代曾两次号召学习徐霞客,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也曾为纪念徐霞客诞辰四百周年题词"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为倡导和激励青年大学生弘扬徐霞客精神,丰富旅游教学内容,科学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的《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进行了构建《徐学》教学内容的尝试,主要介绍了《徐霞客游记》的景观美学价值与旅游开发价值,并将其精神内容引入到相关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之中,从而提升其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7.
徐霞客平生爱好结交友人,尤其爱好结交那些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名士硕儒.如当时名闻朝野的华亭陈继儒、漳浦黄道周、东吴文震孟等,这些,已在“徐学”文论中多次提及.但人们对于徐霞客结识的当地名士文友,对他们与徐霞客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徐霞客摒弃仕途,献身祖国山川的影响和作用,可以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试就蓉城(指江阴城.江阴又名“芙蓉”)名士、诗人许学夷与徐霞客的交往、关系及影响,作一探索,望各位专家、学者指正.一、问题的提出70年前,近代地理学先驱丁文江先生在《徐霞客先生年谱》中提到了许学夷.他说:徐霞客原配夫人“许氏为江阴望族,与先生(指徐霞客)同时者有诗人许学夷……许似为先生前辈”(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二版《徐霞客游记》“附录”第6页).丁文江根据查考,第一个提出江阴诗坛领袖许学夷是徐霞客的长辈一类人物.70年后的今天,无锡、上海两地“徐学”专家曾对许学夷与徐霞客关系作过探讨.邬秋龙先生《徐霞客后代的命运》一文这样写道:徐霞客原配夫人“许氏为江阴书香门第,其族亲许学夷,是当地颇有文名的学者和诗人”(见《徐霞客与山水文化》第22页).后来,邬先生在《亲友许学  相似文献   

8.
经过众多作者与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共同努力,历时多年,一部篇幅达50万言的徐霞客及山水文化研究的新著《徐霞客与山水文化》问世了.在不久前于无锡举行的《徐霞客与山水文化》首发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及新闻出版界人士对此书评价甚高,认为著名学者陈桥驿教授在序中称此书为“徐学研究中的开拓性著作”、“一块里程碑”、此书为“我国丰富多彩的山水文化锦上添花”的提法是恰如其分的.笔者满怀兴趣,认真阅读了此书全部篇章,觉得此书有几个很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上海社科院郑祖安、无锡教育学院蒋明宏主编,并有诸多著名学者如刘国城、杨文衡教授等参与撰稿的《徐霞客与山水文化》一书,最近已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十一编四十三万多字,全面系统地研究和介绍了徐霞客及其山水旅行考察。其中有关家世、生平研究部分富有特色与深度;游踪与山水探险研究部分详备而有新意;霞客的社会考察、生物考察、地理科学考察的研究部分集了徐学著作的大成、又有所拓宽补缺;霞客旅行与旅途生活、霞客与其他历史人物的比较等研究部分更为此书所独辟。书后还收有褚绍唐教授新编的《增订徐霞客年谱》。总之,本书具有徐学研究大观的性质。既强调学术性又顾及可读性。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  相似文献   

10.
<正>《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徐霞客经34年旅行,创作了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后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文化巨擘徐霞客家乡无锡、江阴的徐学研究者们,在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之际,由江南大学吕锡生教授等发起编撰《〈徐霞客游记〉古今研究集成》,是一项具有巨大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文化建设工程,值得我们为之振臂欢呼。本人对徐学虽非内行,但主编嘱予为序,愧疚之余,亦欣然命笔。  相似文献   

12.
1928年丁文江先生著作出版的《徐霞客先生年谱》(以下简称“丁谱”)、奠定了近代徐学研究的基础.被认为徐学领域里的“开山之作”.成为徐学研究者的必读之作;六十五年后.褚绍唐先生又在吸收新资料、利用新成果的基础上.对丁编“年谱”进行了修订扩充.撰成《增订徐霞客年谱》(下文简称“褚谱”).成为当今徐学领域里又一崭新成果.近来.笔者在研究涂霞客交游的过程中.对两谱进行了一些比较,觉得《褚谱》虽然在诸多问题上对《丁谱》进行了修订.突破了《丁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在许多问题上则沿用《丁谱》.我们认为仍有商榷之处.本文就两部年谱中的一些史实问题作些简要的说明和考订,以冀徐学专家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徐霞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旅行家、地质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游记》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它不仅篇幅宏达,而且内容极其丰富,记载了他对我国著名大河的源头、走向、水文、水系的考察,植物种群及其分布以及发生改变的原因,尤其是有关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记载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比欧洲人对此类地貌的科学考察要早一百多年。《徐霞客游记》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一份无比珍贵的重要地理文献。将其翻译成英文,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在翻译《徐霞客游记》的过程中,作者总结出典籍英译的三个取向,希望能对从事典籍英译的人们和典籍英译爱好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论《徐霞客游记》对保山独特风貌的展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霞客游记》以其独特的科学文学手法,用六万字、长达十分之一的篇幅全面介绍了保山的地质地貌、气候环境、风土人情、史迹典故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徐霞客游记》犹如点睛之笔,一扫保山“蛮夷瘴地”的历史蒙尘,对保山独特的风貌作了真切的展示。  相似文献   

15.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一位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他留下的《徐霞客游记》①(简称《游记》,以下引文不另注者,均引自《游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地理学著作,也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山水散文集.前人曾将《游记》和司马迁的《史记》相媲美,②这实在是极有眼光的.  相似文献   

16.
徐霞客无畏无怖,为科学探险而献身的高大形象,为世所公认。 但细读《徐霞客游记》,人们也会发现,在数处他记下了自己拜佛、占卜、求签等一些情况,这些情况使一些读者,甚至一些研究者不免感到迷惘:徐霞客是不是也信鬼神,信生死有命?用现代人的说法,就是徐霞客会不会也是一个“迷信”的人? 徐霞客究竟信不信鬼神、命运,这个问题不应回避,特别是在现今徐学研究已相当深入的情况下,对此不能再停留在以往那样的笼统印象上,而应作深入的分析,以便得出准确的结论。 关于徐霞客在这方面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叩佛、求神、求山灵、求签、占卜、抓阄等,以下分别细细地解剖一些有关的实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徐霞客游记》中有关明末社会经济生活的记载展开了比较全面的论述,这对了解明末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徐霞客游记》的社会经济学价值,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旅游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徐霞客作为早期中国旅游文化开创者,其作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以《徐霞客游记》为切入点,研讨蕴含在其中的徐霞客旅游文化思想,进而剖析在旅行中徐霞客所采用的旅游文化理论,为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试论徐霞客及其游记对保山文明史的贡献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霞客及其游记对保山文明史具有特殊的位置和影响。其考察及游记是对保山山川自然最早最全面最详实的梳理和评介;徐霞客所激赏称赞的特异景观和山川奥秘形成了其后保山重要的旅游、自然资源;徐霞客从人文、自然相生相克、和谐统一的理念基础上,对保山人的文化心理和精神面貌作了描述;徐霞客的游记成了认识保山、宣传保山的重要资料,是研究保山明代历史文化、自然山水、民俗风情、文学艺术、经济政治、边关国防等百科全书式的宝贵史料;徐霞客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更是留给保山人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珍贵的地理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美的游记文学著作。遗憾的是,对于这一名著的文学艺术性,特别是写景艺术的研究探讨,至今却寥寥无几人。《游桂林日记》是《徐霞客游记》中较有代表性的一段。本文就这段文字的写景艺术,谈谈读书的心得体会。 一 “山水之美,古来共谈”。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古来就常为文人墨客云游、描绘。徐霞客也深受吸引。他曾说:“余志在蜀之峨嵋、粤之桂林,以及太华恒岳诸山”。在几乎遍历上述名山后,他又叹道:“予所憾者,浑源之北岳,桂林之千峰未曾置足焉。”(《徐霞客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1月版第1250页,王思任《徐氏三可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