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是一节习作指导课。习作的内容是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一上课,我这样导入:电视上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端着一盆水,颤巍巍地走到妈妈面前,给妈妈洗脚。这时有学生小声议论:对,我也看过这则广告。我没有制止他们,继续  相似文献   

2.
夏小进 《广西教育》2010,(31):53-53
电视台曾播放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看到妈妈蹲着给奶奶洗脚,便学着妈妈的样子,给妈妈端来一盆盘洗脚水……一声“妈妈,洗脚”的稚嫩童音打动了每个人。选取生活中的小题材,以小见大、以情感人是这则广告成功的关键。写文章亦如此。然而,一些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总觉得身边的写作题材太少,写出的文章内容艰涩、干巴。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小男孩,在家中时常会让妈妈拥抱他一会儿。一次他躺在妈妈的怀里对妈妈说:“我有一个愿望,你知道是什么吗?”妈妈说:“我不知道。”男孩说:“我希望你死后的姿势就是现在搂我的样子。”妈妈疑惑不解。男孩接着说:  相似文献   

4.
三年前在我住的小区门口,我看到一个年轻的妈妈在教训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大约五六岁。妈妈大声地问:“一个10是10,2个10是20,4个10是40,3个10是多少?”小男孩胆怯地回答:“40。”一会儿又改口说:“20。”妈妈气急败坏地大声又问一遍,小男孩依旧怯生生地答:“20?10?不知道。”于是妈妈不依不饶地继续问,小男孩儿既害怕又生气地胡乱答,母子俩僵持在那里。正是下班时间,小区门口进进出出的人很多,众目睽睽之下,小男孩越来越懵了……时至今日,我仍然会想起那个小男孩,并且为他担心。如果妈妈继续采取这种教育方式,他的数学可能永远也学不好,甚至影响到其他学科,出现学习障碍。  相似文献   

5.
弟弟真逗     
这篇习作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写了一个可爱、有趣的七岁小男孩。小男孩一人分饰“大爷”和“猫仔”两个角色,用语气和语言的转换表演了这两者之间的一场对话,活灵活现,非常传神。除了语言描写,习作对小男孩行为、动作的描写也非常生动、形象,无论是瞪眼撑腰,还是托下巴、眯眼睛都符合小男孩所扮演对象的特点,真是十分可爱。所以,既能让作者和妈妈忍俊不禁,也博得了读者一笑。  相似文献   

6.
为妈妈洗脚     
曾看过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端着一盆热水,那稚嫩的声音“妈妈,我给你洗脚”曾经感动了无数的人。那一天,吃过晚饭后,我打了盆热水端到妈妈的面前,妈妈不知我作何事,显得有些讶然“孩子,你要干什么呢”?妈妈忍不住地问。我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让妈妈坐下。我脱下妈妈的鞋袜,她好像明白了我的心思,显得有些腼腆,但我看出妈妈有了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大约100年前,美国密苏里州伦道夫县有一个叫克拉克的村子,村子里有一户贫困的农家,这户农家有一个七八岁的很聪明的孩子。一天,妈妈叫这个小男孩去把30只鸡蛋卖给村里一个邻居,妈妈对小男孩说“:孩子,这30只鸡蛋能卖40美分,邻居要是嫌贵,你就卖35美分,明白吗?”小男孩点了点头说“:明白了,妈妈。”小男孩来到要买鸡蛋的邻居家,邻居说“:你的鸡蛋不错,你要卖多少钱?”小男孩说:“我妈妈说,这30只鸡蛋可以卖40美分,邻居要是嫌贵,我就卖35美分。”邻居听了,笑了,说“:你这么聪明的小男孩,把你妈妈的老底都说了,别人会说你笨。可我不这样认为,我…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去观摩了全市“青少年建设和谐家园讲故事比赛”活动,通城县一名中学生讲的一个故事感动了我和在场的所有人:一天,一个瘦弱的小男孩来到花店,说:“我要预订60年的花,行吗?”花店老板很奇怪,问:“你为什么要订60年的花呢?”小男孩说:“我妈妈40岁了,我希望她活100岁,  相似文献   

9.
广告里的爱     
什么是感动,感动就是欣赏以后有所同感,然后眼睛湿润(个人见解,无从考据)。你有过感动的时候吗?我经常有,那是在欣赏了几则广告之后。雕牌洗衣粉面面:妈妈下岗了,到处奔波寻找工作,可是看了许多招聘广告,都没有适合妈妈  相似文献   

10.
刚刚过去的三八妇女节,是我们向母亲等女性长辈表达敬爱的最好时节。可是,现在撰写这方面习作的同学却不是很多。也许,年年有妇女节,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在同学们的来稿中,表现与父母家人的亲情的习作不少,但确实写得独到动人的,也不是很多。也许,天天在一起,熟视无睹已没有感觉了。这里刊登的两篇习作,写的都是同一件事:三八节那天,为妈妈洗脚。读了这两篇习作,我却感动了。因为从习作中,我读到了同学们的真诚的感动。作为从小被呵护至今的独生子女,同学们一直是父母家人关爱的对象。但今天,她们通过为妈妈洗脚,感受到了这…  相似文献   

11.
星期天吃完丰盛的晚餐,妈妈照例洗锅涮碗,收拾厨房,而我却悠闲地坐在客厅,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看着电视。这时,爸爸让我去帮忙,我却不耐烦地说:“好不容易有时间看电视了,还让我洗碗,不洗!”直到不经意间看到一个广告才改变了我。一个小男孩的妈妈正在为他的奶奶洗脚,他在门口看到了这一幕,扭头便走了。这个小男孩去干什么了呢?是去玩、去学习、去拿香皂……我随意地想着,突然,一幅令人心动的画面出现了:这个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盆水,水珠溅到了他的身上,他却仍然吃力地向前走着,圆圆的大眼睛  相似文献   

12.
母女同窗     
妈妈86岁生日那天,我送了两件特别的礼物给她:一件是我的剪纸作品《慈母良师》,另一件是习作《我的妈妈》。虽然只有薄薄的几页纸,却凝聚着我的一片深情。收到礼物,妈妈感动得泪光需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     
有这么一节作文活动课,课上,老师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小组同学在小组长的安排下进行作文交流。10分钟过去了,每个小组选出了自己组里比较好的作文在全班交流。第一个小组选出来的是一个小男孩的作文《我的妈妈》。这篇习作语句流畅,写的情节还很感人,同学们和听课的老师都被感动了。第二、第三、第四小组的同学  相似文献   

14.
今天中午,我刚放学回家,妈妈就故作神秘地说:“有一个好消息,你想不想听?”“想听,想听!”我迫不及待地喊道。“那就好……”妈妈卖了个关子,拖着长腔说,“你写的《我给黄瓜“理发”》这篇习作发表在《快乐语文》这本刊物上了!”我一听,真想马上找到我写的那篇习作。妈妈好像看  相似文献   

15.
手头有两则有关见义勇为英雄的新闻,都展示出了英雄的普通一面。一则是:去年12月31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机化081班学生王新刚在北京鸟巢附近的湖上滑冰时救起一名落水的7岁小男孩。王新刚坦承:“其实我就是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了。跳到水中的那一刻,其实我挺害怕的……”另一则是:为褒扬“最关妈妈”吴菊萍见义勇为的善举,...  相似文献   

16.
贪为死门     
最近看到一个故事。有个小男孩儿跟妈妈到杂货店去买东西。杂货店的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儿心生欢喜,打开糖果罐让小男孩儿自己拿糖吃。可是小男孩儿却只是看着他,没有任何动作。邀请几次,小男孩儿都不动手,老板以为他不好意思,就亲自抓了一大把糖塞进了小男孩儿的口袋中。回家后,妈妈很纳闷地问男孩儿:“你为什么不自己抓糖果呢?”小男孩儿回答说:“我的手小,抓的糖果少,叔叔的手大,他抓的糖果要比我多得多。”  相似文献   

17.
我在报上看到这样一段对话:男孩:“妈妈,没人跟我玩。”母亲:“自己玩,没看见我正忙着吗?”小男孩看母亲不理他,自己跑进房间打开了电视。过了一会儿,小男孩又跑出来,他蹲在妈妈旁边看她刷刷洗洗。过了一会儿,男孩又说了:“妈妈,没人跟我玩。”母亲:“你老说没人跟你玩,而我忙都忙不过来。”母亲继续忙自己的。小男孩又站起来进了房间,但没过多久,他又出来了。就这样,小男孩走进走出……看了之后心里很有感触,因为女儿也经常为没有玩伴而烦恼,她经常不知所措地问我:“妈妈,我现在可以干什么?”我也很困惑,我们该做什么?鸽子妈妈没有同伴玩是…  相似文献   

18.
人生而平等     
《同学少年》2016,(2):12-13
<正>人有美丑,有胖瘦,还有些人先天就有一些缺陷,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别人某些方面和你不一样而排挤别人。小男孩的妈妈出现之前,所有人都在为小男孩要求司机多等一会儿而抱怨,但当他妈妈出现后,所有人都沉默了。当全车人沉默的那一刻,我想小男孩的心里是感动的,因为车上的人没有因为他妈妈是残疾人而嘲笑他。我想,小男孩感受到了许多颗平等待人的善心。  相似文献   

19.
陈老师执教的关于“感动”的习作课,老师们之所以普遍质疑,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离学生生活太远,会让学生无从下笔:二是提供这些人物,相比之下会让学生感觉到身边似乎没有值得感动的人。我以为,陈老师的话题选择并没有什么问题,而老师们的质疑则让人多少有些费解。  相似文献   

20.
杭东 《生活教育》2009,(3):34-35
兵兵的妈妈张晓倩告诉我:“我们家兵兵处处和我作对,不管我说什么,他都要反驳,针锋相对地和我斗,而且他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总是要找一大堆客观理由。有人说他是有主见、机灵,但是我却觉得他是狡辩。6岁的小男孩就和妈妈对立,这有些反常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