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教育出版社最近推出一项提高图书编校质量的新措施,聘请社外6名离休的编辑专家组成审读室,专门审读社内已经编校完毕的重点书稿校样。该社领导认为,出版社审读成书是必要的,但审读的主要力量应用在审读付印前的书稿校样上。前一个时期,该社曾将部分经过编校程序的书稿校样,请社外编辑专家再把一次关,有效地消除了编辑在审稿  相似文献   

2.
书稿审读加工五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忌缺乏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修养.审读加工是编辑的一项基本工作,但一些编辑往往马虎对待,草率行事,其结果造成书稿问题很多,甚至错漏百出.有的编辑水平并不低,能力也较强,可是经过他们审读加工的书稿,质量却不高,存在高水平犯低级错误的反常现象.  相似文献   

3.
审读就是审查阅读,即经过仔细阅看,对审查阅读的对象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的理性活动和创造性劳动.审读的种类有多样,这里谈的审读是特指编辑的审读.编辑的审读按审读的对象不同,又可分为"选题审读"、"大纲审读"、"样稿审读"、"书稿审读"、"成品书审读"等.可以说,审读活动贯穿于编辑出版工作始终.其中,"书稿审读"是编辑直接介入书稿的创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帮助作者实现创作的目标和任务的过程.因此,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保证图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4.
吴琍华 《出版科学》1999,(4):26-26,45
审读加工书稿,是编辑的基本工作。编辑必须通过审读书稿、才能确定书稿有无同题.有什么问题,继而解决问题,对书稿进行加工整理。  相似文献   

5.
(三)审读书稿的审读工作,在编辑工作诸流程中占据关键性的地位。如果说,选题是出书的先决条件,组稿是稿源的基础,那么审读则是出好书的根本保证。书稿审读的目的,在于决定稿件的取舍。它犹如一盘筛子,把不符合要求的籽粒筛除,留下饱满的籽粒。所以这个流程的工作,关系到书稿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出书质量的优劣。要做好审读工作,除了要求编辑人员有认真负责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郭红 《编辑学刊》2021,(4):117-120
审读英文书稿时,编辑要特别注意书稿里的政治敏感问题和科学规范性问题,因为这两大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所以编辑在平时审稿中要把好政治关,同时处理好科学规范性问题,让书稿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7.
编辑无论是审读加工传统纸质书稿,还是在电脑屏幕上看“稿”(视频)或听“稿”(音频),都会遇到科学性、政治性方面的把关问题,其中的政治把关无疑是编辑的重要职责。当然,政治把关并非我国编辑人员的“专利”。外国包括欧美国家的新闻出版界早就有“把关人”之说。面对书稿中潜藏的政治问题和质量风险,我们的编辑如果只靠吃一堑长一智的过程来积累经验和教训,就未免代价太大。而根据已有的政治知识和审读经验,事先防范和规避政治风险,确保稿件内容质量,应是编辑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8.
所谓审编合一,是未经三级审稿决定书稿是否采用就进行编辑加工,把加工整理环节中对书稿的审读作为审稿环节中决定书稿是否采用的审读;把加工整理过程中处理书稿的记录作为审稿后对书稿全面评价的意见,并以此作为书稿是否采用的依据。当前,在一些出版社,三级审稿制没有很好地执行,不少编辑人员为追求速度、追逐利润而搞“审编合一”,这是导致图书质量严重滑坡的重要原因。一、审稿和编辑加工整理是编辑工作不能混淆的两个重要环节按编辑学理论,审稿和编辑加工是两个独立的工作环节,两者是不可混淆的。从任务看,审稿的任务是从出版专业的角度…  相似文献   

9.
谈谈编辑的能力结构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李会珍编辑作为一个“通才”,其能力要求是非常全面的。除对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空间判断能力、审美能力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外,编辑对书稿的审读能力,对书稿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文字加工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更是亟待...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与综合方法在编辑审读中的运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高哲峰编辑审读是一种认识活动,必定要采用各种认识方法。其中,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运用分析方法,对书稿各方面的质量分别作出判断;然后,运用综合方法,对书稿各方面的质量情况,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