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杨学勇 《寻根》2005,(4):19-22
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百家姓”中的诸姓,如赵、钱、孙、李等姓,实质上按姓的本意来说只能叫作“氏”,而不能称为“姓”。姓的成因只有一种,即“女生为姓”(郑樵《通志》)。真正意义上的姓(古姓)是不多的,见于《春秋》的有22个,顾炎武说:“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  相似文献   

2.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自宋代问世已风行千年,家喻户晓,然而当你朗朗念诵的时节,可曾想到:中国早已是千家姓、万家姓了:南方就有个“百姓镇”,镇中心三个小小的村落,不是千户人家,却赫赫然生息着119姓。“百家姓”作有知,怕也要大吃一惊的?  相似文献   

3.
如皋冒氏得姓本末辨兼论定居中原之蒙古族的来源冒舒一如皋冒氏在我国早期的谱牒学名著《元和姓纂》和通行的《百家姓》中并无著录。直到明嘉靖时凌迪知的《万姓通谱》和万历年间夏树芳的《奇姓通》两书问世,才开始出现冒氏,列为“奇姓”之一。冒氏始祖致中(东林),元...  相似文献   

4.
中华姓氏大观范世忠自古及今,中国到底有多少姓?至今尚无统一说法。《百家姓》有503个(一说560个);续《百家姓》1852个;明初吴沈编的《千家姓》收有1968个;《新编千家姓》选编了3107个;《中国人名大辞典》里搜集4129个;《中国姓氏大全》姓...  相似文献   

5.
鄢云辉 《寻根》2007,(2):126-127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国人千百年来凝聚而成的姓氏文化,全部浓缩在了一部《百家姓》中。《百家姓》是中国姓氏文化的结晶,更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发展的缩影。在这部浓缩姓氏文化的精华中,“熊”姓以其曾经在春秋战国时代,在南中国的土地上,创造出一个令世人瞩目,叫中原诸侯为之惊叹的楚国,而厕身其中。  相似文献   

6.
纪永贵 《寻根》2007,(6):115-116
纪为小姓,在《百家姓》中排于第122位,从今天的人口普查来看,也未能进入一百大姓之列,但至今已分布全国,支流繁多。  相似文献   

7.
赵建之 《寻根》2004,(5):114-118
赵姓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在全国分布较广的姓氏。赵姓在《百家姓》中居第一位,按人口比例,赵姓为中国的第七大姓。  相似文献   

8.
上官姓氏源流□上官子木复姓上官,时有人出于好奇而发问:有识者问,该姓源自何朝贵族;无识者问,此姓是否属少数民族。每每无言以对,遂动念寻根以求先祖之名。上官在《百家姓》中位居复姓第三,仅次于万俟、司马之后,且位于欧阳之前。在明代杨慎所纂《稀姓录》及其同...  相似文献   

9.
龚姓溯源     
田冰 《寻根》2007,(5):107-110
龚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姓氏,在当今中国百家姓排行榜上,位列第99位,总人口约有220多万。龚姓源头龚姓源头较多,按符合中国汉字渊源的传统说法,龚姓源于共,后共姓人为避难而改为龚,可以说共姓源头就是龚姓源头。据《元和姓纂》、《姓氏考略》、《通志·氏族略》等史料所载,共姓源头有六:  相似文献   

10.
稀姓趣闻     
金瑞华 《寻根》2007,(1):124-125
中国的姓氏繁多,俗称“百家姓”,可实际上是“万家姓”。中国的姓氏不但多,而且稀奇古怪什么样的都有,在漫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大批稀姓,以下举例说明。苟姓:苟姓的来源可谓一波三折。在1400多年前,后晋有一个“敬”姓大臣因冲了皇帝名讳,为避免满门抄斩,保留“敬”姓血脉,“敬”姓宗族忍辱减“文”留“苟”,改姓“苟”。千余年后的今天,居住在登封市唐庄乡的“苟”姓村民,集体到公安局上访,要求恢复“敬”姓。现在又改回“敬”姓了。毒姓:“毒”姓始于唐朝掌故。河海大学的夏静庐先生对这个“毒”姓的由来作了较清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任崇岳 《寻根》2012,(5):123-128
河南省中牟县有一支校姓居民,约4000人,分布在该县城关镇的东关,姚家乡的校庄,韩寺乡的大洪、兴隆岗,东漳乡等地。《百家姓》有504姓,但没有校姓。校姓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校姓源干何处?为何姓校?又为何迁至中牟?何时迁至中牟?这些都是饶有趣味、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三百千"形式中的隐性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开 《寻根》2007,(2):20-22
“三百千”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三部蒙书的合称,这三部蒙书被视为中国传统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基础教材。隋唐时期,《千字文》已成为蒙学教材,到了北宋初期,《百家姓》出现,也很快成为重要的蒙童读本。  相似文献   

13.
许竟成  李新堂 《寻根》2008,(6):124-125
方氏出自姜姓炎帝之裔,《世本》载:方氏为“方雷氏之后”。在宋代《百家姓》中,位序第56;在今汉族前100个大姓中,位序第62。这样的位序显示,方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其人丁既众又著。  相似文献   

14.
班姓探源     
李英斌 《寻根》2002,(5):104-107
据《中华姓氏大全》载,班姓来源有二说:一是楚国若敖(熊仪)的孙子 於(字子文)生后被弃于诸梦泽,吃虎乳长大,因虎有斑纹,以班为姓,《西溪丛谈》认为班应作“斑”;另一说是班氏为楚国令尹班的后代(见《风俗通》),《通志·世族》则云:班以名氏为姓,谓强生班,因氏焉。其实两说同出一源。远祖追根春秋时代楚国熊生熊仪,谓之若敖。其后有子文,子孙以为姓(不作“斗”,另有“斗”姓,为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姓氏。《宋史》有斗盖)。《史记·楚世家》称若敖出于芈姓。鬻熊之后,以熊为姓。熊姓的来源相传为黄帝有熊氏之后;另一说是周成…  相似文献   

15.
郑金洪 《寻根》2008,(6):126-130
洪姓出自炎帝神农之后的共工后代,居住在黄河两岸,黄帝时起其首领就担任治理天下水利之官,被人尊为水神。江西乐平《洪氏家谱》载:“共工官者,共理百工之事也,子孙以官为姓。”洪迈《容斋三笔·共工氏》云:洪氏出于共工氏,本曰共,“后又推本水德之绪加水干左而为洪”。《元和姓纂》亦云:“共工之后,本姓共,后改为洪氏。”共加水为洪有二说:一曰颛项帝时,  相似文献   

16.
漫话茹姓     
任崇岳 《寻根》2016,(4):115-118
正茹姓是百家姓中的小姓,全国只有11.9万多人,文献资料不多,研究姓氏的学者也鲜有提及。茹姓是怎么来的,其族源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查阅文献资料得知,茹姓来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柔然族5世纪到6世纪中叶活跃在蒙古高原上,在《魏书》《北史》《南史》中柔然被称作"蠕蠕",读作ruǎn(软)。《晋书》称"蝚蠕",《宋书》  相似文献   

17.
是姓探源     
苏慎 《寻根》2005,(5):96-97
是姓,是已有1800年历史的姓氏,《中国姓氏大全》将其列为“罕见姓”。据统计,目前全国是姓人口约有8000余人,许多县、市没有此姓,而在常州及其邻近的无锡、江阴、宜兴等地,是姓人口约有4000多人,可见常州的是姓为全国是姓人口的50%。  相似文献   

18.
采诗 《寻根》2006,(3):120-125
原始之姓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而中国人的姓又都是从父姓,即延续父亲的姓。这和当今日本人以及英、美人的姓(surname)大体上一样。然而,我们中国人最原始的姓,即王充在《论衡·诘术篇》中所说的“古者有本姓,有氏姓”的“本姓”,却和今天的情景恰恰相反,则是从母姓,即延续母亲的姓。这从“姓”的字形、字义、字音上,可以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姓,在金文中写作“生”;“生”就是姓的本字。由谁生的,即姓之本义。后来加了女字旁,更清楚地表明它的含义。而且姓的读音起初也读作“生”。《说文》释姓曰:人所生也,从女,从生。由此可以…  相似文献   

19.
施姓在台湾     
施宣圆 《寻根》2007,(3):125-129
施姓在中华《百家姓》中排在第23位,在台湾姓氏中排在第27位。据说台湾的施姓有30万人之众,还涌现出了一些显赫的人物,如“红衫军”倒扁运动总指挥、原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宏基”电脑创始人、台湾电脑大王施振荣,原司法部门负责人施启扬等。台湾施姓“根”在大陆,尤其是在福建的泉州地区晋江市,这是海峡两岸施姓宗亲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诸葛氏溯源     
龚留柱 《寻根》2004,(1):110-115
关于“诸葛”一姓的来源,大体上有三种说法:一是《世本》卷三《氏姓篇》云:“有熊氏之后为詹葛氏,其后齐人语讹,以詹葛为诸葛。”“詹葛”一作“瞻葛”,该文并举例说:“宋景公时有大夫瞻葛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