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中《生物》第五章“遗传和变异”是全书中的重点章节之一,内容较多,学生在学习中较难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本人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本章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绘成知识结构图解,指导学生进行复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该图解介绍如下:“遗传和变异”知识结构图解@陈进$广东省番禺市大岗中学!511470  相似文献   

2.
花万帮 《贵州教育》2011,(23):43-4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的教学内容是两大点:一是探究一种变异现象;二是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本节内容需用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只能安排"探究一种变异现象"这个内容。  相似文献   

3.
高二《生物》第五章“遗传和变异”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第一节“生物的遗传”中第一个大问题“遗传的物质基础”的第一个知识点,是本章第一课时的内容。学习这一内容时,如果仅依靠教材的安排,按部就班,理解起来总会有些前后内容不够连贯、逻辑性不强的感觉。如果将教材的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将更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和循序渐进地吸纳新知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课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4.
1 教材分析 “染色体变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内容之后,继续对可遗传变异类型的学习.本节教材包括2个课时的内容,课标中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及其应用,以及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第一课时主要完成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组和二倍体及多倍体等概念及其应用的教学;第二课时为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相似文献   

5.
《酸碱盐》是初三化学最后一章,在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全书中的重点,也是全书中的难点.该章有四多:概念多、实验多、反应规律多、化学方程式多,要想学好和复习好这一章内容,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体会,必须熟练掌握和正确辨析以下几个“一定”与“不  相似文献   

6.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经典内容.回顾近二十年的高中数学课程教材改革,1997年以前,“解析几何,,单独成册《平面解析几何》,与《代数》(下册)同时开设,在高二两个学期完成,约50课时(包括选学内容“参数方程、极坐标”,约14课时).1997年以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解析几何”教材包括两章内容:“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以及“研究性学习课题与实习作业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共43课时.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包括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图形认识初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四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四个领域: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其中每一章都是相关领域的基础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本册书供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学期使用,全书共需约6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章有理数约21课时  相似文献   

8.
“染色体变异”是新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是生物技术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典例之一。同时这部分内容涉及细胞分裂、细胞工程、遗传的基本规律、植物体细胞杂交、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生物的进化等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9.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是根据教育部1981年4月颁发的教学计划编写的。从课时来说,六年制重点中学的高中化学课时,除侧重文科的大为减少外,单课性选修的高中三个年级每周都各为3课时,侧重理科的高中二、三年级每周各为4课时,比起全日制十年制中学高中化学课程高一每周3课时,高二每周4课时来,总课时略多一些。而这册的内容只有五章和学生实验10个,理论性较强的分子结构)即化学键)和平衡常数等内容也移至高二而使理论内容略为减轻,同时实验相对有所加强,会减轻一些教学上的困难。本册课本五章的内容依次是“摩尔”、“卤素”、“硫、硫酸”、“碱金属”和“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其中卤素和碱金属原为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化学课本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高中生物新教材“遗传和变异”一章(第六章)中部分内容列出的教学目的是:1.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意义(B:识记)。2.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A:知道)。3.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B:识记)。4.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识记)。5.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识记)。  相似文献   

11.
沈月红 《科学教育》2007,13(4):29-30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是新教材高二第一册第十章《遗传与变异》中的一节课,是继基因的两个规律后的一节内容,其中“性别决定”是学习“伴性遗传”的基础,前者是为后者打基础的。而伴性遗传知识点又是基因分离规律的一种特例,是基因两个规律知识的延伸,同时又是后面两节“遗传  相似文献   

12.
中师物理学第三册,今秋开始供四年制中师第四学年教学试用。全书共九章,课时分配大致如下:第一章电磁感应,5节,学生实验1个,7课时;第二章交流电和交流电路,14节、学生实验4个,18课时;第三章机械波和声,12节,学生实验1个,14课时;第四章电磁波和无线电通讯,9节,学生实验3个,14课时;第五章光波和光学仪器,16节,学生实验4个,22课时;第  相似文献   

13.
中师物理学第三册,今秋开始供四年制中师第四学年教学试用。全书共九章,课时分配大致如下:第一章电磁感应,5节,学生实验1个,7课时;第二章交流电和交流电路,14节,学生实验4个,18课时;第三章机械波和声,12节,学生实验  相似文献   

14.
1 教材内容的分析 “蛋白质和核酸”是人教版高二《生物》第一章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的内容。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两类化合物,是生物体具有的共同的物质基础,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有什么样的蛋白质就能表达什么样的生物性状,核酸是一切生命的遗传物质。蛋白质的内容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可为学习后面的内容“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打好基础;又是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但是,蛋白质和核酸都是有机物,  相似文献   

15.
1教材分析1.1本节内容的地位 该节是现行人教社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细胞增殖”是讲述细胞的一种生命现象,只有了解了这一生命现象,我们才能让学生逐步认识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例如生物体的生殖和发育,生物体具有的遗传和变异,所以本节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了解生物生命现象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解遗传习题时,概率知识的应用相当普遍。但遗憾的是,在现行高中教学中,不讲概率,因而直接影响到解题。实践证明,在遗传复习课上,补充一定的概率基础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笔者在第五章“遗传的物质基础”后,安排了二个课时,向学生讲授概率基础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第一课时讲授概率定义和概率的两个基本定理,第二课时讲授概率原理的应用。现将这些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我把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节内容“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两个课时完成,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第2课时“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形成”是上海市高二《生物》第四章的重点与难点内容,也是学习“遗传和变异”的基础。本单元分两堂课,第一堂课是减数分裂的过程,第二堂课是精子和卵子的形成过程。本教学设计是第一堂课,即减数分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全书的中心内容和章节重点高中生物教材全书包括四章,中心内容是第二章“生命的基本特征”。各章的重点如下:第一章: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和腺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的构造和作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及对于生物遗传的重要意义。第二:第一节中的 ATP 的功能;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呼吸作用的本质。第二节中的有性生殖的配子形成过程。第三节中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昆虫激素,特别是性外  相似文献   

20.
在《机械基础》课程中 ,“液压元件”是比较关键的一章 ,在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中要讲30多个液压元件的结构和图形符号 ,课时为6至8个学时。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讲述这一章内容并使学生掌握 ,困难相当大 :(1)学生识图能力差。(2)从刚性元件到液压元件 ,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发生变化。(3)内容多 ,课时不够。而这一章内容在教学中的目的是 :要求学生掌握图形符号的含义 ,为下一章“液压基本回路”做知识准备。针对这些情况 ,我试图改变教学方法 ,以期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 ,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并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