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兄妹     
时间 当代.某日下午 地点 彝族村寨路口 人物 甲,女,18岁,山区彝族、肢残人(穿彝族服装) 乙,男,18岁,城市人、肢残人(城市青年打扮) [幕启:青山,小溪,一块搭在小溪上供人过往的桥板被山洪冲塌。  相似文献   

2.
山村     
艾泉 《滇中文化》2005,(4):11-12
时间 当代,某日下午。 地点 某山村一人家院子. 人物 甲,女,18岁,乡村盲人。 乙,男,23岁,城里肢残人。 (天幕:青山、梯田、河流、村落:舞台正中有两个石登,左侧一篱笆,院子门虚拟。 (甲坐于石凳上练习洞箫.吹的是民间乐曲《箫》。突然一阵小鸡鸣叫。  相似文献   

3.
蛊惑     
时间 当代 地点 居室客厅 人物 甲(丈夫、局长) 乙(妻子) 丙(小偷) [幕后:家庭客厅。夫妻看着电视,妻子手握遥控器,频频换台。 甲 你到底要看哪个台。  相似文献   

4.
中国泉乡     
艾泉 《滇中文化》2005,(4):44-45
人物:男女舞蹈演员若干人 朗诵:甲(男)1人、乙(女)1人。 [幕启:天幕为华宁地貌,可用县城,也可具有特征的山水,如泉水、橘树园等。 [抒曼的音乐,伴有水声、鸟语。  相似文献   

5.
陈雍 《寻根》2007,(6):67-69
许多社会在其成员达到成熟年龄时要举行相关的仪式,这就是成年礼或叫成人礼。在广东潮汕地区,老人们认为,未成年的孩子是生活在花园中的,所以等到成年之日(虚岁15岁,海陆丰地区是虚岁16岁),就要将孩子“牵出花园”,以示成年,这就是潮汕地区的成年礼“出花园”。  相似文献   

6.
相约北城     
向群 《滇中文化》2005,(4):41-43
时间 当代某日下午 地点 玉溪北城高鼓楼附近 人物 大姐,30岁左右,北城业余艺队队长。(讲北城话) 大哥,30岁左右,昆明人。(讲昆明话) 小北.20多岁.北城业余艺队姑娘(讲北城方言)  相似文献   

7.
请帮个忙     
薛琴 《滇中文化》2005,(4):18-20
时间 当代 地点 张大爹家 人物 张大爹——男.50岁农民 张大妈——女,50岁左右(张大爹之妻) 吴干部——男.30多岁.某信用社主任 [舞台上一幅小康人家摆设.一面屏风上贴着一幅对联,屏风前,桌子一张,椅子两把。(张大妈一边摸头发,一边上。见老头儿迟迟没跟出来,对里面喊道。  相似文献   

8.
[甲唱着现代京剧:“想当初老子的队伍……”: 乙默比着民舞身段……。分别从两边上场。 甲 (看见乙后停唱)您好!(乙未理)您吃了吗?(乙也未理)您上哪儿去?(乙仍不理)嗨!会说话吗你? 乙 你才不会说话呢! 甲 那你刚才…… 乙 我在聚精会神地进行艺术构思呢。 甲 构思?还艺术?这么说,您是艺术家!? 乙 yes,名的舞蹈艺术家。  相似文献   

9.
送瓜     
表演:彝族 翁妪 妪 (提稻草包鸡蛋欢欢喜喜地上场)各位老表,你们怕听说了尼哗.前些日子我们山上起了一场山火,风助火兴,火乘风威,一下下的功夫就烧掉了一百多亩山林。多亏了消防武警的官兵们及时赶到.指挥着干部群众扑灭了山火,保住了彝家山寨生命财产的安全。今日嘛我和老倌进城.喏.这些鸡蛋嘛送给我们在城里工作的女儿,(指上场口)那个大金瓜嘛送给消防武警官兵。老倌,走快点嘛!(翁在幕后唱阿塞……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是一个以藏族为主,包括回、珞巴、门巴等民族艺术家组成的艺术表演团体。该团以表演西藏传统音乐、舞蹈、藏戏为主。节目可分民间风格、传统宫廷和寺院风格三大类型。优秀节目有:西藏交响性器乐组曲(雪域大法会),宫廷乐舞(卡尔);传统藏戏片断(牦中舞),传统藏戏蓝、白面具开场戏《甲鲁温巴)、《扎西雪巴》;藏族民间舞蹈(热巴)、(甲协)、(二胡弦子)、(牧民舞);民间歌舞(六弦弹唱》、(朗玛)、(堆谐)和寺院“恰姆”《雷纳)等。中国西藏歌舞团有著名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本团艺术顾问),著名藏…  相似文献   

11.
贴心人     
连社 《滇中文化》2006,(4):52-53
报幕词:信用社服务于“三农”.是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的靠山。我们基层信用社的工作人员长期与农民相处。为农民服务,与当地群众建立了鱼水深情,我们当中的不少人成为农民群众的好朋友,有的还成群众的贴心人。下面请看小品《贴心人》。 时间 当代 地点 通海县五脑山村 人物 甲:男,三十多岁,杨梅沟某自然村农民。 乙:女,学生,十岁左右,甲的女儿 丙:女,报社记,二十多岁 丁:男,七十多岁,五脑山村农民,低保老人  相似文献   

12.
夕阳乐哈哈     
人物:60多岁老奶16人 时间:当代、春天 地点:某新农村 [老汉们在轻快动听的音乐声中,夸张的舞动,神采非凡的上场。] [前奏曲音乐](众唱)改革开放政呀政策好,(政呀政策好)晚年的幸福笑声高,(笑呀笑呀笑声高)老哥们越活越精神,(越活越精神)日子过得乐滔滔,(乐呀乐呀乐滔滔)就象芝麻开花节节高。(节节高)  相似文献   

13.
亚平宁之旅     
地中海北岸,亚平宁山脉长长地深进大海,构成意大利半岛的主体,秀美的山川令人陶醉,“汝乃世界之花园”是浪漫主义诗人拜伦(1788-1824)对其的赞美。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365—427)的最后七年,是在刘宋时期度过的。齐沈约(441-513)《宋书.陶潜传》记载:“所着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这是说,陶渊明人宋后所着文章书甲于是表示不奉刘宋正朔(即不承认刘宋政权具有合法性)。自宋思悦《甲子辨》以来,  相似文献   

15.
送礼     
柏叶 《滇中文化》2007,(4):22-25
拉吉:(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塑料编织口袋,从站牌后面匆匆上,然后立足四面眺望)哎们们,才十年没来过呢哗,县城咋会就变化这么大了,哪里是哪里都认不出来啰。(目光平视,面对观众)要我说改,真的是政策一变好,发展就跑步了哗,记得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县城,才是个屁股大的小城,点上一支烟就能转一圈回来了。  相似文献   

16.
志愿者     
任泉 《滇中文化》2007,(4):28-29
黑桃 唉!这个婆娘,硬要报名去当什么艾滋病防治宣传志愿者,还叫我也跟她去排节目,哼!我们这些地方哪点来的艾滋病?去了两天我就不耐烦去。唉!浑身酸软。(躺下) (内有人喊:白梨,白梨格在家?  相似文献   

17.
抢新娘     
人物:茶姑、猎人、媒婆、侯公子、黑熊、轿夫、甲、乙。 [天幕:春光明媚,鲜花盛开,一片茶山,绿绿葱葱。 台中左:一棵大青树。 (在喜乐声中,公子摧媒婆轿夫舞上场) 公子 快走,快走!事情办好,公爷重重有偿!众有偿钱啦,快走!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80年代是戏剧理论最繁荣的时期,各种观念和思潮纷沓而至,其中,就戏剧的革新与发展、生命与前途的说法更是充斥着几乎所有的戏剧传媒,最耸人听闻的是有不少人曾断言:“戏剧特别是戏曲到本世纪末将在中国消失(有的说灭亡)”,持此观点的有年轻评论,与资深评论家。  相似文献   

19.
今年,美国连续发生了数起校园暴力事件,震惊之余,人们纷纷诟詈电视与电影中的暴力片。作为暴力片生产大户的好莱坞,自然是首当其冲。在美国,为了避免未成年人受暴力片的影响,影片实行分级制度:G级(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观看)、PG级(建议由监护人陪同观看)、R级(17岁以下者必须由监护人陪同观看)、X级(17岁以下者禁止观看)。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在2000年12月提交给参议院的一份报告显示,80%的R级影片都是专门以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为市场目标的。一些社会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结论:暴力片与观众在现实中的暴力行为关系不…  相似文献   

20.
杨曼 《世界文化》2009,(4):48-49
歌舞伎的历史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戏剧艺术,“歌舞伎”虽然是借音汉字,但巧妙地概括了它的三大艺术要素:音乐、舞蹈、演技。歌舞伎来源于为死于非命的亡灵祈祷时即兴表演的“风流舞”,风流舞后来风行全日本,发展成的一种不戴面具、动作整齐划一的舞台艺能,此为歌舞伎的最初形式。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阿国歌舞伎(女歌舞伎)、美少年歌舞伎(若众歌舞伎)、野郎歌舞伎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