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刊讯为了认真回顾中国体育集邮协会成立20年来的工作历程,表彰先进,总结经验,全面规划2008年北京世界奥林匹克集邮收藏博览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纪念中国体育集邮协会成立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于2006年9月7日至9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会议根据中国体育集邮协会三届三次理事会的决定,对上海等5个全国体育集邮先进集体和方鹤根等23名全国体育集邮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全国体育集邮先进集体代表方鹤根、先进个人代表周新民在会上介绍了经验。中国体育集邮协会主席袁大任在会上作了总结报告。他说:在1986年,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建议下…  相似文献   

2.
何老走了。我们最崇敬的何振梁先生永远地离开了,他离开了奉献一生的奥林匹克运动,他离开了为之奋斗终生的中国体育事业,他离开了所有热爱他的人,他也终于离开了无尽的忧患、委屈和不解。他化成了七色彩虹,他融入了五彩天空,他化蝶成奥运的五环,他飘进了那鲜红的五星红旗。何老走了。他给我们留下了理想、托付了责任、诠释了教育、矫正  相似文献   

3.
资讯     
《集邮博览》2008,(10):8-8
《中国集邮大辞典》将修订出版本刊讯2008年9月5日,《中国集邮大辞典》(第三版)编撰工作会议在北京河南大厦举行。会议由全国集邮联副秘书长张国华主持。全国集邮联秘书长刘佳维对修订《中国集邮大辞典》的工作提出要求。他说,《中国集邮大辞典》第三版的修订既是为我国建国60周年献礼,也是为迎接2009年世界邮展而做的一项工作,在这  相似文献   

4.
强人李少华     
林衡夫 《集邮博览》2009,(11):41-41
牡丹吐艳、芳香四溢的2009年4月12日,中国残疾人集邮联谊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古都洛阳举行。我非常熟悉的李少华先生不负残疾邮友的期望,挑起中国残疾人集邮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重担。李少华两次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的奇迹,一个很大的动力就是他对"集邮"的牵挂。他装着假肢,在坎坷的人生道  相似文献   

5.
他的个人集邮史不长,1988年离休后才正式开始集邮。但是,在《集邮》、《集邮博览》、《上海集邮》、《天津集邮》、《中国集邮报》、《邮政周报》、《极限邮讯》、《极限集邮者》、《极限集邮》、《哈尔滨集邮》等约20家报纸刊物上发表邮文达300多篇。  相似文献   

6.
谈到红印花邮票的研究文章,自然要提及集邮家赵人龙。赵人龙收集和研究的重点为中国早期古典邮票,同时对中国欠资邮票、新中国普票等也有极深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在他迄今近80年的集邮生涯中撰写的集邮普及与研究的论文数以百计。其中关于大龙、小龙、万寿及红印花加盖邮票这四大古典华邮的研习文章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些文章广泛刊载于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等境内外出版的数十种集邮刊物上,如《集邮》、《中国集邮》、《集邮研究》、《上海集邮》、《集邮博览》、《天津集邮》、《中国集邮报》、《鼓楼邮刊》、《邮友信箱》、《中国邮史》、《邮票世  相似文献   

7.
《冬青集邮文选》(续)2005年8月由香港中国邮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冬青集邮文选》是刘道宜先生的个人文集。刘道宜先生现为全国集邮联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邮协常务理事。刘道宜先生酷爱集邮,今年刘道宜先生集邮已满60年。刘道宜先生还善于写集邮文章,他的文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6月9日上午,上海钟笑炉集邮基金会在上海集邮大楼召开纪念钟笑炉诞生一百周年座谈会。 钟笑炉先生生于1893年6月9日,广东花县人。是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中国集邮界代表人物之一。他1939年开始集邮,致力于中华邮政邮票和解放区邮票的收集和研究,成绩卓著。1946年创办《近代邮  相似文献   

9.
肖昕 《集邮博览》2016,(4):47-51
郭润康在我国集邮界中,非常有声望。郭润康的名字,在中国官办或民办集邮媒体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他,创立了"大众化集邮"理念;他,编辑邮刊十几种,长达70余年;他,撰写邮文80余载;他,与他人书信往来达数十万人次。他是集邮领域当今健在的少有的中国早期集邮家,他被称为中国邮坛的"国宝",就像一棵长在高山顶上的苍劲之松,傲然屹立,受到集邮者的尊敬。2016年3月24日,在郭润康100岁注生日来临之际,集邮界的邮友们自发地筹办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庆贺活动。药房,一块沃土郭润康1917年出生,6岁读私塾,童年唯一的文化爱好就是把香烟盒上的  相似文献   

10.
书刊介绍     
古栋 《上海集邮》2002,(9):42-42
《集邮六十年》是已故集邮家姜治方的自传体回忆录。姜老于1980年逝世,享年73岁。这部书稿从1979年起在《湘江文艺》和香港《文汇报·百花》周刊连载。因为姜老的集邮生活富有传奇色彩,他在一生中,走过的国家,遇到的名人,收集中国邮票的范围和珍贵,在老一辈集邮家中,都是很少有人可与之  相似文献   

11.
一位名不见经传,过去很少为人所知的普通集邮者王世龙,在2006年6月文献集邮联谊会改组时当选为北京文献集邮研究会会长,在2006北京市第3届现代集邮展览和前不久在高邮举办的“全国首届集邮文献及文献集邮展览”上他的3部文献集邮展品均获得高奖,他是什么人呢?  相似文献   

12.
信息     
《集邮博览》2013,(5):93
中国邮政召开集邮业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4月12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召开全国集邮业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对2013年的全国集邮工作做出整体部署,提出了具体安排和要求。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丕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回顾了2012年的集邮工作,对过去一年所做出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要确保2013年集邮专业管理、服务及经营工作  相似文献   

13.
缘何集邮     
王攀 《集邮博览》2009,(1):18-18
选择一位青年,选择一位有品级无段位,但想要有段位的集邮初学者,选择他每个月的集邮生活,选择他的集邮过程,选择他的集邮梦想……是机缘让我们选择了中国矿业大学的王攀同学。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以后,王攀还集邮吗?我们衷心希望他不仅还在集邮,而且还能因他的影响,带动更多的人来集邮。也许,他一个人的集邮史能记录我们事业的变迁。二十岁对于我们很多人已成为过去,但是,通过一个孩子的集邮历程,我们是否又找回了那难忘的青春岁月?邮友也好,邮长也好,请大家用宽厚的胸怀来包容一个后进的成长;请大家用广博的邮识来点拨一个青涩的梦想。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关心这位"集邮宝贝",来信来稿,为他指点迷津。也希望王攀同学用他的美好未来还大家这一份真诚。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2011年全国集邮业务工作会议3月17日在天津召开。会上,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发行部和中国集邮总公司对在2010年集邮业务上取得突出成果的升级集邮公司进行了表彰。上海市集邮总公司获得“2010年中国集邮业务发展奖”和“2010年中国集邮业务特殊贡献奖”两大奖项,成为省级集邮公司中唯一获得双奖的单位,也是唯—获得“特殊贡献奖”的单位。  相似文献   

15.
我常在想,要发展我国集邮事业,从集邮大国向集邮强国迈进,全国集邮联、各级集邮协会就应当多一些像刘广实、唐无忌林轩、张巍巍、王宏伟、樊伯钦、宋晓文、吕维邦那样的有一定经验的集邮家、邮学家来作专职的集邮工作者。以吕维邦为例,他是安徽省蚌埠市集邮协会顾问、省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58年毕业于青海省邮电学校。参加工作后,他又通过自学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函授学院、南京邮电学院。1988年11月,他被安徽省邮电管理局评定为经济师。2000年6月荣获安徽省总工会“读书自学成才者”的称号。到笔者撰文时止,他已在全国各邮刊邮报和邮电系统内部刊物上发表了介绍邮识、集邮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1200余篇;从1997年至2001年,他先后出版了集邮文化丛书《邮海漫步》、《邮市漫谈》和《邮票赏评》三本专著,每本专著都曾获得两项大奖,名扬华夏邮坛。  相似文献   

16.
我的父亲刘铭彝离开我十年了。他生前一直把集邮作为健康的业余爱好,在学习、工作之余进行。追寻他六十多年的集邮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而集邮活动主要集中在青少年时期和老年时期。  相似文献   

17.
年近90高龄的郭润康先生是全国集邮联合会首批名誉会士,是当代著名的集邮家、邮学家。他于1917年出生于江苏省丹阳,从15岁起开始集邮,60多年来为我国集邮事业作出了卓著贡献,因而广大集邮界人士敬称他郭老。郭老早在青年时代就爱好对邮票的收藏和积极学习集邮知识。1942年8月他和邮友们一道成立了“金竹邮票会”,创办和出版了邮刊。随后他又加入“甲戌邮票会”。先后发表了各类集邮文章千余篇。为弘扬  相似文献   

18.
李毅民 《中国集邮》2000,(10):17-17
袁寒云(1890—1931),名克,河南项城人,袁世凯次子。工书善画,爱好收藏,由于在集邮方面有过一番豪举,集邮界不得不重视并研究他。有关袁寒云集邮的章为数不少,1999年版的(中国集邮大辞典)(修订版)中,对其有如下记述:  相似文献   

19.
1976年10月,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被粉碎了,扼杀中国传统文化、摧残集邮活动的“文革”结束了,中国集邮微现复兴的曙光。10月中旬,邮兄李毅华约我谈谈誊印一份资料的事。李和我是50年代相识的邮友,他的收藏多且丰。难忘的是,在“文革”戕害集邮最猖狂的岁月,他还送我几套列支敦士登的体育邮票,为单调的生活平添了几分情  相似文献   

20.
日前,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发出集联[2003]4号和5号文件,就征集集邮学术论文工作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集邮协会和各行业集邮协会。中国2003年第16届亚洲国际邮票展览将于2003年9月在四川绵阳举办。为加强亚洲、大洋洲各国和地区的集邮学术交流,增强集邮组织和集邮者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促进集邮研究水平的提高,全国集邮联将在邮展期间举办中国2003年国际集邮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