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正宝 《学语文》2014,(1):23-24
成功的对话描写,对展示人物的身份、神态、情感及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太史公司马迁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极其善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让“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蔺相如的出场首秀是他与赵王之间的三问三答。这场对话出现在赵国与秦国之间因为一块和氏璧可能引起严重的外交纠纷,甚至爆发战争的危险的背景下。通过对话,我们看到了相如非凡的智慧、超一流的胆识、感人的爱国精神,笔墨集中、凝练,描写生动、传神。  相似文献   

2.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是陆机在《文赋》里总结的写作经验。传记文学里写人物的对话也是如此。“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是司马迁提炼的最能表现蔺相如思想境界的内在美的精粹的语言,是蔺相如的精种品质的升华,是他一切行为的思想基础,是全篇中最关重要的一句对话。  相似文献   

3.
《负荆请罪》是苏教版六上的一篇历史小话剧,是一个剧本. 一、用明亮的眼睛发现剧本的特点 师:剧本和我们平常读的一些文章有什么不同? 生:剧本开头要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生:剧本分为独幕或多幕,这一课是两幕. 生:剧本全是人物对话. 师:只有人物对话?这样说准确吗? 生:除了人物对话,还有人物的动作、表情. 师:人物的动作、表情是不能自己说出来的,蔺相如不能在说话的时候加上一句"我笑笑说"或者"我意味深长地说".那么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用什么办法把它表现出来? 生:小括号里交代了人物的动作、表情.方括号是说这一幕发生在什么地方,人物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4.
文本是丰富多样的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要因人而异 ,因材而异 ,不能恪守成规。下面几种对话形式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一、朗读不少文本的人物语言精辟深刻 ,生动传神 ,对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描摹刻画可谓是入木三分。比如《荷花淀》的“夫妻话别”一节 ,将水生嫂的温柔体贴、深明大义的形象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守财奴》中老葛朗台抢夺金匣子和逼弃继承权两节 ,像刺破了麒麟皮的马脚一样将老葛朗台的贪婪暴露无遗 ,让读者享受到美的极致。再如《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与赵太后的对话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与秦王的对话、与…  相似文献   

5.
贾樟柯电影高超的对话艺术与人物对话关系的巧妙设定,是其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他有时利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权力关系,表达人物之间的疏离与冷漠;有时通过人物的肢体语言表达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有时通过静默与失语,使人物之间的对话出现障碍,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人们都把注意力放在蔺相如与廉颇身上,对这两个人物作这样那样的分析评价。这当然是不错的。但是有一个人物也应予以重视,他,就是宦者令缪贤。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缪贤虽然是一个次要人物,着墨不多,却不可或缺。第一,是缪贤的荐才,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组成。三个故事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三个故事都有头有尾结构完整。就“完璧归赵”说,故事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以分别概括为“秦王以城易璧,赵王一筹莫展”,“缪贤举荐人才,相如奉璧…  相似文献   

7.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之一,成功地刻画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历史人物。本文就蔺相如形象的刻画进行粗浅的分析。一、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蔺相如的一生行事极多,不可能一一罗列,只能选择最典型的事例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司马迁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故事。仅仅通过这三个典型故事,就已经把蔺相如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他的“智”和“勇”跃然纸上。在“完璧归赵”这一情节中,蔺相如首先有审时度势之智,“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  相似文献   

8.
再教《将相和》,我尝试着抓住文中大将廉颇的一句话"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着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引导学生研读"嘴"字,建构"教学骨架",由此辐射全文,进行卓有成效的品读对话,多角度、立体化地解读历史人物,使课堂教学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9.
师:《将相和》一文中,通过“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三个小故事,在我们面前塑造了蔺相如、廉颇等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骨肉丰满、性格鲜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说说你最喜欢哪位人物,并请你谈谈喜欢他的理由。(在我的思想准备中,为学生提供了两个答案———蔺相如、廉颇。可是学生的答案却让我始料未及……)生A:我喜欢蔺相如,他在文中的三个故事中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能顾全大局的精神让我钦佩。生B:我喜欢廉颇。他在沙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立下显赫战功;虽然他一开始居功自傲,处处为…  相似文献   

10.
<正>《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除了主要人物蔺相如廉颇之外,其实缪贤、赵王、秦王这三个人的形象也非常有特色,值得我们去分析探究。先说缪贤。他的身份是赵宦者令,主要事件是荐贤,推荐蔺相如"报秦",光推荐这一项就堪称伯乐,关键是他为了推荐蔺相如,曝出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他竟曾有过叛逃离国的念头。你想想,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把一个天大的隐秘袒露出来,想必也是醉了。没有相当的勇气,没有为国担当的责任,谁愿自曝己丑?  相似文献   

11.
<正>一、见贤思齐,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垫底"在教学《将相和》时,当学生们学完《将相和》的内容时,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从课文中我知道,他并不是怕廉颇,而是担心自己如果和廉颇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这样秦国会趁机攻打他们赵国,从而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爱国的人"、"我喜欢蔺相如,我觉得他是一个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的人"、"我喜欢蔺相如的聪明机智、大胆勇  相似文献   

12.
如何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这样三个策略:一、搭建对话平台——高效教学的着力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话题",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教学情境,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阅读"对话"的平台。案例:《孔乙己》学片段:师:刚才同学们从人物语言的字里行间发掘出了潜含在语言下  相似文献   

13.
"心灵对话"语文课堂是指在常态的教学中,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已有认知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中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本文从学生、教师和文本三个方面提出了建构"心灵对话"的语文课堂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正在省研修学习模块二专题中,方老师讲道,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要"让三颗心一起跳动"。我对此感触良多,方老师讲的"三颗心",即文本作者的心灵,教师的心灵和学生的心灵。"一起跳动"即实现作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多重对话。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些粗浅拙劣的体会,与同仁们一起探讨。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根基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材的作品,更具有思想价值,更注重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文化  相似文献   

15.
以司马迁的生死观和士节观来衡量蔺相如,他无疑是个非常合格的英雄人物。蔺相如在明知当死时勇于就死,准备以死殉国,不辱使命,为国而死,重于泰山,已是英雄;感动敌手,不死而返,尤其英雄。而在"完璧归赵"中蔺相如智勇兼施,回国拜相后又以仁义相待廉颇,名重一时,当然更是司马迁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相似文献   

16.
纵观蔺相如的智勇,总觉得他是不得已而为之。蔺相如所希望的与所作的努力,只是不受骗、不受欺、不被侵、维持现状而已。这是一种处弱立安的选择,在情非得已的情况下才不得不发愤张扬,表现出令人感佩的智勇行为。蔺相如是一个处弱立安的人物,为人不事张扬。他不像战国时期其他的策士智者,求功名,重利禄,纵横捭阖,搅动时局,而只是求安定,息事端,保一方平安。这是蔺相如的人生选择,《列传》中对他事迹的叙述也正是这样定位的。开头写蔺相如只是一个宦者令缪贤门下的食客,他不是去投靠赵国当时的公子平原君或其他有权势的贵族豪门,而是寄食于太…  相似文献   

17.
山姆·谢泼德是当代美国戏剧的先锋派剧作家。他的普利策奖获作品《被埋葬的孩子》是一部以"被隐藏的丑闻"为主题的悲剧作品。剧中通过描写人物与居住环境的绝缘、人物心理的异化以及人物对话的荒诞与陌生化,揭示出这个家庭矛盾被激化的根源,同时也体现了各人物之间的畸形关系与不可调和的家庭矛盾。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福柯的思想深受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刻和复杂的。福柯使我们对人类的知识有了完全不同的认识,他展示给我们一个全新的知识论,一种对传统认知模式颠覆性的知识话语。但我们不要认为福柯是一个横空出世的思想家,他不过是继马克思以来那些不断怀疑西方唯心形而上学体系的颠覆中的一个,他是近代以来西方批判思想的继承和一个与传统知识对话的探险。我们在这里围绕身体、权力和主体性三个主题来分析福柯是如何与这三位思想家以及西方思想传统对话的。  相似文献   

19.
第三部门与文化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对话不仅是推动多边合作顺利进行,而且也是各个国家推出自己的价值观、打造"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文化对话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市民社会之间的相互理解,市民社会是文化对话的主体,因此,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第三部门,在调动和组织社会力量推动文化对话和交流方面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从与政府部门和私人组织相对比的角度,探讨为什么第三部门在文化对话领域能够发挥独特的优势作用,以及如何保障其独特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20.
铁凝长篇小说<大浴女>反思主题的揭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复调性对话体的成功运用.这一文体在小说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人物自身内心的对话,人物之间的对话,人物自语式的长篇对话.对话体不仅是作品思想得以传达的有效方式,更有作家的自审意识为依托.文体、作家意识、作品思想三者实现完美契合,使对话体不再仅仅是一个艺术形式,而成为一个文化事件.这也是铁凝在文体文化上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