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中考以后,妈妈带小关到爷爷家去玩。看到小关无精打彩的样子,爷爷问:“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妈妈说:“有两道题,本来是会做的,结果做错了,正生气呢。”爷爷又问:“总的成绩怎样?”妈妈说:“还好,能拿600多分。”爷爷说:“考分这么高,高兴都来不及,怎么还不开心呢?”小关说:“那这两道题本不该错嘛!”“不该错的题为什么错了呢?”“还不是粗心,我恨死粗心这毛病了。”爷爷说:“发现了毛病也是收获,以后就可以注意了。”小关说:“我早就知道自己有粗心的毛病,就是改不了。”爷爷说:“我看你基本上是不粗心的。”…  相似文献   

2.
李素素你不认识吗?就是那个在家里看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的小女孩。她怕妈妈在这个时候调台,就把遥控器紧紧压在屁股底下。“同一首歌”节目结束了,遥控器也找不着了。她和妈妈七手八脚找半天,才从沙发底下找出来。妈妈说:“你呀,将来不当一个歌星,对不起中央电视台和自己的眼睛了。”李素素说:“谁说我要当歌星啦?”妈妈说:“你不是挺喜欢听歌的吗?”李素素说:“谁喜欢听歌啦?”妈妈生气地说:“那你为什么不让我调台?”李素素说:“你看她们的衣服多漂亮。”嘿,妈妈的鼻子差点没气歪了。李素素看“同一首歌”,是在…  相似文献   

3.
一下课.小静就拿着刚下发的作文本来到讲台前。她指着习作中被我用红笔圈起来的“尴尬”二字,不解地问我:“朱老师,我错在哪里?”我微笑着作答:“你把这两个字的部首写错了,应是‘九’字部,而不是你所写的‘尢’。”我边说边用手指头比划了一下她写的这个我不认识的部首.内心暗自得意:小马虎.你老师我“火眼金睛”,你作业中的丝毫错误也休想在我眼皮底下逃之天天.小静不服气地说:“是这样写啊!不是‘九’!”我不以为然:“不相信.你可以去查查字典。”小静拿着作业本,转身回座位查起字典来。我也坐在一旁,不动声色地等着她.等着她片刻后在事实面前心服口服。  相似文献   

4.
阴影     
我三岁的时候,妈又生下了弟弟。奶奶一脸高兴地对我说:“快去看看,你妈给咱家生了个男孩儿。”看着粉嘟嘟的小弟弟,我不由好奇地问妈妈:“妈,我也是你生的吧?”妈妈看了爸爸一眼,说:“你呀,你是你爷爷捡回来的。那天你爷爷上街买菜,看见路边有个小孩儿,长得挺好看,就把你放在菜篮里提了回来,你就成了我们家人了。”  相似文献   

5.
橡皮泥活动“我帮妈妈做事情”中,斌斌做了个小孩代表自己,又做了一把扫帚,表示自己在帮妈妈扫地。我看到他做的小孩没有头发,就跟他说:“这个孩子可不太像你。”斌斌认真地说:“这就是我,哪里不像呀?”我启发他:“你看,你有头发,这个孩子怎么没有头发?”斌斌说:“可是,我不会做短头发,我只会做妈妈的长头发。”我说:“没关系,我来教你,好不好?”  相似文献   

6.
步之 《老年教育》2010,(4):42-42
我正和不满四岁的孙儿一起看画书,孙儿忽然说:“爷爷,我也要吃唐僧肉!” 我笑着问他:“你怎么想起要吃唐僧肉啊?”  相似文献   

7.
妈妈说现在是早春二月,林林说现在是阳春三月。于是她俩争辩不休。爷爷总是很有权威的,他说:“两人的答案都对!按农历是二月,按公历是三月。这有什么可争辩的?二月、三月都是春。”不知爷爷的话给了妈妈什么灵感,她想请林林一起“找”春。林林说那是小时候的活动:“我都这么大了,还不认识小草和红花?”可妈妈让林林和她一起找记在脑子里的含“春”的诗句,林林立刻兴奋起来了:“如果我赢了,你奖什么?”“下午陪你爬山!”“一言为定!”“一言为定!”妈妈一说开始,林林高叫:“‘春眠不觉晓’。”爷爷从屋里走出来嘲笑林林:…  相似文献   

8.
幽默     
教授被问住了■朱孝青布朗先生是位学识渊博的教授,可是有一天竟让孙女问住了。“爷爷。”她说,“我看见一样非常怪的东西,没有腿,从厨房地板上溜过,你想想,那是什么?”爷爷想呀,想呀,可是最后还是想不出来,是什么呢?”“是水。”小姑娘得意地答道。父亲见儿子拖着两条长鼻涕,就说:“去擦掉鼻涕,我给你两毛钱。”儿子听了,连忙跑出去,不一会儿回来,向父亲要钱,父亲说:“我没钱,只是哄哄你的。”父亲话音刚落,儿子就笑嘻嘻地说:“爸爸,我也是哄哄你的,我把鼻涕吸进去了,你看。”说罢便“哼”了一声,两条鼻涕又流下…  相似文献   

9.
爷爷的热照     
这天中午,我在爷爷家吃饭。吃完饭,我从爷爷的写字台里翻出了一个绿色的小本子。我跑到客厅说:“爷爷,爷爷,我找到了你的热照!”大家一听,都很好奇,都跑过来看。爸爸说:“咱来看看,爷爷还有热照?”我觉得爷爷好像脸红了。我笑着大声说:“是自行车热照!”妈妈拿过绿色的小本子一看,笑了:“不是热照,是执照!孩子,‘热’比‘执’多了四点水啊。”哈哈,大家都笑了,我也笑了。这次,是我脸红了,以后读字一定要认清楚了再读啊。  相似文献   

10.
拔萝卜     
小时候,爷爷的菜园是我玩乐的天地。在这个小天地里,我每天尽情地嬉闹玩乐,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一个盛夏的早晨,我和爷爷早早来到菜园里。晴空万里,阳光格外灿烂!爷爷开始在地里拔萝卜,看他那费劲的样子,我忍俊不禁。“一个小小的萝卜,有那么难拔吗?”我边说边大摇大摆地向爷爷走去。爷爷看着我,笑着说:“你这就不懂了,萝卜虽小,但力量无穷,它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汲取更多的养分。人也要扎扎实实,才能成功,懂吗?”我不求甚解地点点头,跟着爷爷一起拔萝卜。  相似文献   

11.
粥烧糊了     
顾陈斌 《科学课》2009,(8):63-63
一天,奶奶正在厨房里烧晚饭,有人有急事要找爷爷,可爷爷不在家,奶奶就出去叫爷爷了。走之前奶奶对我说:“煤气上热着粥呢,你去看一会,我马上回来。你看的时候要经常用勺子在粥里搅一搅。”我点点头。  相似文献   

12.
《作文大王》2014,(9):10-11
知了停鸣 乔奕帆: 我来到大树下,发现成天“叽叽喳喳”的知了今天不叫了,就问:“知了,知了,你为什么不鸣叫呀?”知了说:“要下雨了。我的发声器受潮了,发不出声音啦!” 乌龟出汗 田奕宁: 我看见家里养的乌龟背上出汗了,就奇怪地问:“乌龟爷爷,乌龟爷爷,今天又不热,您为什么出汗了呀?”乌龟爷爷说:“要下雨了。天气闷得彼,我的背上沾满了小水珠,就像出汗一样。”  相似文献   

13.
粥烧糊了     
一天,奶奶正在厨房里烧晚饭,有人有急事要找爷爷,可爷爷不在家,奶奶就出去叫爷爷了。走之前奶奶对我说:“煤气上热着粥呢,你去看一会,我马上回来。你看的时候要经常用勺子在粥里搅一搅。”我点点头。  相似文献   

14.
放学时,我看到校门口有一个卖兔子的,便飞快地跑回家,缠着爷爷说:“爷爷,给我买只兔子吧!”爷爷说:“不行,买下活不了。”我说:“奶奶以前养过兔子,请她当顾问肯定能养活。”爷爷说:“可是,谁给它打扫卫生呢?”我说:“卫生由我来负责。”爷爷故意皱着眉头说:“可它们每天要吃要喝呀!”  相似文献   

15.
笑话     
许愿丁丁(大声地):“让我过年的时候能有一大盒巧克力吧。”妈妈:“你喊什么呀,许愿是默默地在心里说的。”丁丁:“我知道,可是在隔壁的爷爷听不见呀。”奶奶和孙子奶奶看见孙子在地上到处爬,弄得衣服脏得要命。她生气地对孙子说道:“看你的衣服把地板上的灰尘都擦干净了,你叫我对你说点什么好呢?”孙子:“奶奶,你应该对我说‘谢谢’。”到底谁笨“哥哥,鱼为什么不说话?”“笨蛋。你能在水里开口吗?”换个位置老师:“小明,你怎么总是人在教室,心在操场啊?”小明:“换个位置就好了,我可以人在操场,心在教室。”画画儿…  相似文献   

16.
40年前,我同尚仲衣先生谈论到近百年来的中外教育家。我说,陶先生要算伟大的教育家中的一个,尚先生听了愕然说:“你们这个话不会过分吗?”我说:“你不相信,我们就来讨论讨论看。”那时候,我便举出了很多事例来跟他讨论。时过数十年,如今,陶先生和尚仲衣先生都已与我们长辞了!“盖棺论定”,今天我更可肯定地说:“陶行知先生是近百年来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17.
孙女的话     
《老年教育》2010,(6):42-42
孙女今年3岁了,抱着她上电梯或去市场,只要遇到年长者,她就主动喊爷爷、奶奶,大家都夸她,她也很得意。回到家里,她神秘地对我说:“外边那么多爷爷,可真爷爷只有你一个。”我故意逗她:“为什么?”她鼓着小嘴说:“只有您肯花钱给我买好东西吃,他们都不给我买!”  相似文献   

18.
那天自然课上,老师给我们留了一个作业,做标本。放学铃一响,我立刻就往家跑。 我特别喜欢做手工,所以对老师留的这个作业非常感兴趣。当我把做标本的事告诉爷爷后,爷爷笑着说:“不就是找几个树叶夹到书里吗?很容易的!我小时候经常做,我来帮你!”看到他满不在乎的样子,我生气地说:“爷爷,您真是落伍了,我们的标本可没有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9.
欢乐便利店     
口袋的妙用“你穿的这件衣服可真特别,怎么这么多口袋呀!一共有多少个口袋呢?”“15个口袋。”“你要这么多口袋干什么,都有用吗?”“当然有用,你看这个口袋放我的身份证,这个口袋放我的钱包,这个口袋放我的学生证……”“可你只用了14个口袋,那最后一个口袋是装什么的?”“这个口袋最重要的了,它是用来装目录的。”(董媛媛供稿)请爷爷老师对一学生说:“明天请你的爷爷到学校来一趟。”“您不找我的爸爸吗?”学生问。“不找,我要找你的爷爷。我想对他说,他的儿子替你完成的家庭作业错儿太多。”(张立友供稿)多一点儿妈妈问儿子:“这次考试,…  相似文献   

20.
定居澳洲不久,儿子也来到了悉尼。他喜欢这里的优美环境,却又害怕与金发碧眼的小洋人交流。原因很简单,既有长相上的差异,又有语言上的障碍。一天放学回家,他拿出一张画给我看。他说:“爸爸,你看,这个人像不像我?”天哪,吓我一大跳,这哪是人,分明是鬼,说得确切点,这是一堆白骨。“小鬼,你为什么画这个?”“老师让画的。”我不信,我相信中国所有做父母的都不会相信。孩子的坚持诱发我要去学校看个明白。 第二天一大早,我赶到了学校,踏进我儿子上课的教室。这算什么呀!墙上四壁挂满了白骨图,数了下共有19幅,班上共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