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青"这个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烙印的群体,在媒介影像中的形象建构和叙事策略,体现了特定时代的历史记忆和社会价值。从历史记忆中的"知青"到媒介影像中的"知青",经历了从现实叙述到创造模仿,再到符合当下社会媒介文化接受意愿的源自叙事力度的取向,展示着时代与观念的变迁。本文旨在分析"知青"题材的影视剧从反映时代风貌、呼唤集体记忆、构建价值观念三个层次来建构"知青"形象,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知青"影像中,那一代人所留下的毅力、激扬、友善、向上的精神风貌,也给我们提供了开阔的形象构建空间。  相似文献   

2.
陈童 《东南传播》2016,(9):80-82
媒体对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所再现出的留守儿童形象大体是三方面的趋势,一是正面的好儿童形象;二是"问题"式的负面儿童形象;三是中立客观的"沐恩幸福"的被关爱形象。从主流媒体到地方媒体对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倾向上分析,媒体对于"留守儿童"形象的建构趋于群体化、类型化,倾向于负面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家庭伦理剧中的性别关系建构举足轻重,既塑造着家庭中的两性形象,又反映着当下现实的性别境况。随着时代观念的不断发展,家庭伦理剧中的男性形象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当下热播的家庭伦理剧中出现的"小男人"备受关注。本文在厘清新世纪家庭伦理剧中男性形象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探析"小男人"的典型特征,并分析"小男人"形象盛行的深层意蕴及其对性别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众传播开始与女性主义相结合,以性别视角审视媒体文本中的性别思维与形象,也逐渐成为传播学研究的课题之一。在中国,女性形象经历了从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贤妻良母"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半边天",再到90年代后,崇尚消费主义的大众文化兴起,女性被物化和商品化的特殊轨迹。1同时,新媒体逐渐超越传统媒体,成为女性生活与交流的新场域。天涯社区是中国最大最具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GDP已位居世界第二,但从国际受众测量角度观测到的我国国家形象建构并不顺利。"中国威胁论"和"中国乏善论"形成中国的传播赤字。让世界理解中国,建立中国应有形象,为我国民间与官方共同关注的战略性目标。从官媒与民媒整合传播、NGO、国家元首话语方式等方面,研究我国国家形象的媒介互补建构命题,可以寻求到传播失语和传渗力缺位的原因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哲学最早就规定了两性的分工,中国家庭婚姻中的男女分工也界定为"男主外,女主内"。军旅题材电视剧中,男性与英雄是永恒的主题,女性始终处于其边缘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女性军人在电视剧中得到了更多的表现。女性军人形象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从最初的作为男性附庸的女性形象到"男性化"的女性形象以至于后来出现的带有"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性形象,这种变化不仅越来越接近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也使得女性形象重新被建构起来。本文梳理了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军人形象的变迁,同时也探讨了发生这些变化的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黄敏  周迪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1):103-125+128
国家形象的建构有着极为复杂的机制,“作为示例的区域形象建构”,即通过关联性紧密的区域形象以“例证”的方式来构建国家形象并“他者化”中国形象,是西方媒体的重要策略。尽管例证理论提出已有二十多年,被称为是“大众传播学中一个成熟的理论领域”,但“示例和例证的概念化和操作化”因缺乏“清晰度”而成为一个困扰学界的问题。为揭示媒体如何运用示例型塑受众所感知之现实的机制,论文以例证理论为基础,以外媒有关浙江的报道为个案,遵循功能主义的取向,采取批评性话语的文本分析路径,从内容、策略和实现方式三个维度聚焦例证的主题、方式和表达特点,探讨了报道中的单一事件是如何被关联到更大事件类别的,浙江有关的事件是如何被关联到中国相关议题的等问题。首次揭示了示例与例证在新闻中究竟是如何被概念化和操作化的,并分析了意识形态对这一建构过程的深刻影响及其复杂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5,(9):18-25
本文基于安东尼·唐的"议题关注周期"模式考察美国主流报纸在2000-2013年间报道中国环境与中国回应气候变化的轨迹,从报道量变化及其激发事件反映美国媒体建构的中国环境形象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回应气候变化议题在此期间经历了完整的媒体关注周期,现处在"后问题阶段",而对整体中国环境的媒体关注还处在上升期。在此过程中北京被建构为中国的污染中心,中国被建构为气候变化议题的症结,偏颇的媒体建构有其内生与外生因素。  相似文献   

9.
刘祥平  许芊芊 《新闻知识》2023,(1):48-54+94
本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的三维模型,以《华尔街日报》2000年至2019年有关中国对外援助的112则新闻报道为例,分析西方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发现,《华尔街日报》通过对关键词的选择,同时利用主位推进模式、霸权野心的预设和隐秘表达观点的话语互文,虚构出中国利用对外援助称霸世界的国家形象。报道中,中国国家形象经历从“不值一提”变为“机会主义”再到“野心勃勃”的变化,形象的建构与变迁折射出,报道中的话语修辞受到意识操纵,他塑形象的建构过程彰显西方媒体的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10.
张昆  王臻 《编辑之友》2023,(1):102-109
奥斯卡电影是美国文化的“先行军”,研究其中的中国形象有助于把握美国社会对中国的态度及其背后的文化意图。奥斯卡电影里百年中国形象经历了从“东方古国”到“落后中国”“摇摆中国”再到“多元邻国”的嬗变,总体表现为多重性和复魅化的奇观社会。奥斯卡电影全球票仓布局与“两个美国”共同促成了这一形象的生成,美国电影文化力又按照自身价值体系改写中国文化,所塑造的“球土化”中国形象表征着西方对东方文化的拼贴与重组,也带给中国人身份认同的迷思和反思。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关注媒介再现的女性工作者形象,相较于过去对于女性呈现的"他者化"和"被偏见",本文以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妇女网》上对于女性工作者的88条新闻报道文本为研究对象,辅以幻想主题分析法对其进行演绎,突出女性工作者在职业、性别、国家上的角色形象,并建构出中国妇女网在女性形象特质、叙事特质、议题特质上的语艺视野,表征出中国妇女网客观真实公正地呈现了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在促进男女平等的道路上以及正确引导公众舆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孙家香从自身经历出发对故事投注情感化改造,以讲述的形式对家庭伦理秩序进行建构。孙家香故事中的家庭伦理记忆深植于土家族的伦理道德传统,她以积极传承人的形象守护着地方传统,通过以"家庭"为中心的叙事传统建构社区的生活方式、观念世界,由此构成性别作用下的伦理记忆维系,建设着家庭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影视作品中"国家形象"的生成与塑造变得日趋复杂,如何能够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又能从容地迎接来自西方"凝视"的目光去讲好中国的故事成为了影视创作者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本文将对我国影视创作中"国家形象"的生成与塑造所面临的困境和现状进行分析,并立足于实际,提出形象建构的路径和策略,试图回答为何建构、怎样建构我国的"国家形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宋学玲 《报刊之友》2014,(10):102-104
家庭伦理剧中的性别关系建构举足轻重,既塑造着家庭中的两性形象,又反映着当下现实的性别境况。随着时代观念的不断发展,家庭伦理剧中的男性形象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当下热播的家庭伦理剧中出现的"小男人"备受关注。本文在厘清新世纪家庭伦理剧中男性形象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探析"小男人"的典型特征,并分析"小男人"形象盛行的深层意蕴及其对性别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媒介在娱乐化场域中对女性形象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传媒业在规模和实力上都获得了飞速发展。但仔细甄别传媒业内的性别系统,无论是主体结构、身份地位、文本内容还是形象识别,都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尤其在娱乐化时代的当下,女性的话语权被不同程度地剥夺,女性的身份被刻板成见论所困扰,女性的社会地位被刻意地降低,女性形象的识别系统遭到歼灭性的毁损,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建构从主体虚构走向了符号异化。  相似文献   

16.
传统广告中,受"性别二元结构"影响,男性话语对女性形象的"他者化"建构现象普遍存在。当代文化环境开放,女性自主意识提高,微电影作为新媒体时代广告营销新阵地,其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颠覆传统广告女性刻板印象的"反他者化"特质:女性形貌特征逐渐多元化;女性的社会价值认同得到深化;自主女性意识成为广告符号表达的主流。当代微电影中独立女性形象普遍存在,女性话语权力逐步崛起。  相似文献   

17.
郭宁博 《今传媒》2024,(3):38-42
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在公众面前展现出来的形象更多是媒介对其刻画和建构后的结果。媒介对运动员形象进行全方位建构所产生的效果,除了宣传运动员之外,还能够为媒介宣传赋予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核。在广东工业大学男篮夺冠CUBAL的背景下,各家媒体纷纷利用自身优势建构其媒介形象,并从符号化、情绪化、标杆化三个框架出发,最大程度地发掘其传播价值,产生了良好的建构效果。本文以广东工业大学男篮为研究对象,从媒体分类视角和受众传播理论两个方面分析其媒介形象的建构过程,并进一步探讨在此建构过程中媒介建构方式与以往相比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6,(17):58-64
本文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以美国《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作为分析对象,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探讨了美国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的"一带一路"形象,建构了怎样的"一带一路"形象以及这些形象建构的背后存在怎样的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研究发现,《华盛顿邮报》通过分类、及物性、文本架构、互文性等手段,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塑造成一种殖民扩张、重利轻义的霸权形象。这种形象塑造的背后与美国社会存在的"中国威胁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张杰  孙晓萍 《现代传播》2015,37(2):28-33
性别刻板印象的媒介生产是效果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范畴化和社会认同理论,聚焦于该领域中性别刻板印象从媒介到现实的社会心理生产机制,通过对《非诚勿扰》男性受众的深度访谈,发现媒介建构的"女性"范畴通过具象化、类社会互动和群体边界确定等具体的社会心理机制,和男大学生群体现实的"女性"认知范畴发生互动从而产生了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通过对普利策新闻奖中的中国题材的历史梳理,简析在最为美国主流新闻媒介所欣赏的新闻文本中,中国国家形象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迁.研究发现,普利策新闻奖中的中国题材经历了一个从边缘、负面聚焦到理性批评的轨迹,相应的中国国家形象也经历了一个从被忽视、敌视到正视的转变.文章认为,这种转变,一方面是美国主流新闻价值观对新闻客观性的回归使然,一方面是一个更加开放、发达、自信的中国向世界展开胸怀使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