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校园网络通讯社是新形势下高校网络宣传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传播先进校园文化、引领大学生网络价值导向、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等功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集聚网上舆论引导合力,加强对大学生价值引领,高校校网通应着力加强正面引导能力、主动占领能力、技术支撑能力三种核心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提升其政治引领力对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意识。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发挥政治引领力的效力上仍存在一些现实挑战,本文通过对提升辅导员政治引领力的现实意义和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提出要从补齐专业能力短板、构建政治引领的协同育人体系、增强网络政治引领话语权及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精细化管理这四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政治引领力。  相似文献   

3.
围绕高校网络舆情为什么要引导,往何处引导以及如何引导等三个方面,通过校内网络舆情监控(干预和研判)、校内网站建设(服务与对话)、校内网络舆情引领(传播与导向)等途径,构建起一套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4.
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增强网络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战斗力,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开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网络阵地,要有一支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强化技术保障措施,既要积极引导,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高校网上理论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专门提出 ,“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 ,深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信息 (以下简称理论类信息 )在校园网络上的传播规律和大学生的接受特点 ,积极探索利用校园网络对大学生开展理论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理论类信息在校园网络上的传播途径在校园网络上 ,理论类信息内容主要存在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校园BBS上的主题讨论区内。从发展的情况来看 ,高校思想理论类网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沟通表达方式、生活休闲方式等都越来越带有明显的网络痕迹。要做好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认真思考网络传播的基本特征,在大学生关注的议程主题引导上、在网络舆情危机的化解上、在健康和谐网络氛围的营造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只有准确把握好网络传播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空间里切实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严威  许通 《河南教育》2023,(2):11-13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效果弱化、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参差不齐、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现实情况下,提升高校辅导员政治引领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两个结合”是高校辅导员提升政治引领力的必由之路,为高校辅导员提升政治引领力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实践指引。在“两个结合”视域下,聚焦核心能力建设,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是高校辅导员提升政治引领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家风教育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和重要渠道。将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创新力。高校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传播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合力,将家风文化融入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后真相时代带来了网络话语体系格局的重大变化,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目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文化思潮交融交锋、虚拟空间信息互联互通等新挑战,话语传播面临着信息碎片化、圈层标签化、表达主体多元化、内容同质化多重消解,导致网络意识形态主流话语陷入边缘、空泛、失声、失语的困境。重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明确其在后真相现实境域中的理论价值、现实价值及情感价值,厘清信息传播规律,从话语主体、载体、内容、对象、效果出发,建构系统化话语传输体系,不断增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诠释力、引导力、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确保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正确传播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我国高校《概论》课的重要职责,也是影响和引导高校大学生舆论的重要方式。网络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转变传播观念的良好机遇。本文试图以议程设置理论为依托,探讨网络环境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传播的影响,以及影响议程设置发挥积极作用的因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社会舆情的生成和传播格局,改变着高校的政治生态。网络舆论冲击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传统的组织动员教育方式效果减弱,整体显示度和整合能力受到挑战。为此,高校党建要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时代需求,进行自我调适,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适应性;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对师生的吸引力,提升高校党建在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引导力;增强高校网络舆情的研判、监管和引导能力,提高网络舆情工作科学化水平;结合人文管理和民主协商机制,增进党建工作的互动型、协调性和群众基础,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莆田学院学报》2016,(1):23-27
指出佛教网站对佛教文化传播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对高校大学生也产生影响。在介绍佛教网站定义、特征及分类的基础上,指出佛教资讯和动态、在线交流与互动、佛教慈善与互助、佛教文化与祈福是佛教网站在高校传播的主要内容。阐述网站中的佛教文化、生活资讯和感悟、社会评论和时事、线上活动和通告等内容是能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提出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域下,引导高校大学生正确对待佛教网站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网络是信息时代面向大学生构建多功能的网络信息共享与思想交流的平台,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从形态而言,高校网络文化构建大体可分为专题网站与主题网页类、网络视频与图片类、迅捷即时通讯类、网络社区与微博类。积极探索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与路径,不断提升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塑造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状况,有针对性地利用网络传媒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通过对连云港市3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得出的总体概貌是:大学生对传统理论灌输模式认可程度不高,高校也没能发挥好校园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作用。对此,高校可以进一步从加强校园网站阵地建设、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构建多样化的网络舆论引领机制、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发挥好网络传媒的独特优势,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不仅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创生了多元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集聚演化、多元传播的新场域,网络空间也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高地。加强网络话语权建设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作为、积极有为的应然之举。实践中,一方面要重视网络话语权的战略价值,建构全媒体传播矩阵,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的政治引领力;另一方面要遵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规律,尊重大学生的话语主体权利,准确把握大学生话语表达特征和接受偏好,引导其理性规范表达,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主导和价值凝聚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微信作为新生事物,已成为大学生生活随身携带的"移动场景"。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引领大学生思想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当前存在着加速大学生知识学习碎片化与人际关系陌生化,引领大学生思想属性不彰与大学生价值观的迷失,信息传播的形式热闹与大学生主动性缺场的困惑。为此,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引领大学生思想,需要优化平台生成内容,完善平台保障条件,合理引导大学生参与平台,从而推进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引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吴小林先生所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构》于2012年11月由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的重大成果,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认真品读此书,发现该书对大学生社会思潮具有引领作用,其主要表现在:理论引导具有说服力、思想引领具有推动力、引导方法具有科学艺术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着重研究了新时代高校组织生活内容、形式、载体上的创新,以创新组织生活为基础,研究其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力.文章建议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构建党史故事题材库,围绕党史案例开展相应的组织生活,提高组织生活吸引力,促进大学生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与覆盖性;在组织生活的设计及开展过程中,开展师生支部共建,并在共建过程汇总安排优秀...  相似文献   

19.
随着完全学分制在高校的普及,各高校如何在此背景下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新难题,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为此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然而,网络思政教育在实际运用中,存在教育主体未掌握网络传播规律而使权威性受到挑战、教育形式单一而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网络容易引发大学生观点上和行为上的"失控"等问题。为此,高校应从掌握网络平台的传播规律、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式和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等方面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微型博客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大学生舆情形成、发展和传播的新态势,促使我们密切关注和研究,并积极探索应对之策。本文探索在微博平台,高校团干部进行思想引领和舆情引导的新机遇,为高校团干部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提供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