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黄质夫与乡村师范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质夫先生(1896—1963),江苏仪征人。早年以第一名考入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后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他从1924年起,投身乡村师范教育20年,先后创办了我国早期乡村师范学校界首乡师、著名的栖霞乡师、位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僻山区的国立贵州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2.
黄质夫     
乡村教育家黄质夫,名同义,字质夫。1896年3月6日出生于江苏仪征十二圩,自幼家境贫寒。1913年以第一名考入在扬州的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毕业后留任该校附属小学高年级教员两年。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农科。1924年毕业后任在高邮的第五师范界首分校(省立界首乡村师范学校)主任。他从事开创性工作的界首乡师是全国首批乡村师范之一,“校誉冠全苏”,黄炎培、江向渔、袁观澜等前来考察。  相似文献   

3.
黄质夫与陶行知二人生活的时代相同,办学目的一致,在乡村师范教育实践中又有诸多交流与合作,其乡村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有诸多共通之处。然而,由于二人的学识背景、教育经历,所主持乡村师范学校的性质、经费来源、生源特点等方面的不同,二人在乡村师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层面也存在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4.
正由南京市栖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栖霞区档案局(馆)合编的介绍黄质夫(1896—1963)从事乡村师范教育的《师之范——黄质夫在南京栖霞》一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面世。几十年来,我国出版的关于研究乡村教育的书并不多,关于研究乡村师范教育的图书更少了,为一位乡村师范学校校长立传的正式出版物更难见到。在黄质夫离世50周年前夕,南京市栖霞区的方志档案部门和教育部门能花费如此财力人力,为黄质夫先生立传,并在北京的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可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进行兴国师范学校校史调查与研究中,我们发现并征集到一件反映苏区师范教育的珍贵史料——江西省立第二短期列宁师范学校学生毕业鉴定表(兴字第2号)。鉴定表原件为当年列宁师范学生李祚煌所珍藏,现已捐献给江西省兴国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6.
左敬成  窦雅丽 《档案》2023,(2):30-35
1925年,冯玉祥被北洋政府任命为西北边防督办,其势力扩展至西北。自此始,西北社会逐渐从封闭走向了开放,所谓的陇上“世外桃源”之称被打破。冯玉祥国民军入主西北,在扫平地方军阀、剿灭土匪,发展地方经济,革除陋俗,兴办教育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陇南期间,冯玉祥国民军也无不从上述事实出发兴利除弊,为陇南社会向近代化迈进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王献唐(1896—1960)初名家驹,后改名琯,号凤笙,室名双行精舍,山东日照人。1917年毕业于青岛德华特别高等学校(又称黑兰大学),1929年出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兼山东通志局筹备主任,齐鲁大学讲师。1937年抗战爆发后去四川,任山东大学教授、中央国史馆副总纂修、国史馆筹备委员会顾问。1948  相似文献   

8.
罗胸怀 《出版参考》2010,(12):38-39
1913年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中这样写到:“教育乃立国之本”,“毕业之后为教育服务”。这引起了毛泽东的极大兴趣和共鸣。于是他再度复读考学,一年后,第四师范学校和第一师范学校合并,毛泽东随之进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就读,直到1918年暑期毕业。这是毛泽东学生生涯中时间最长、最稳定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大观周刊》2010,(47):50-50
经销商:恺悌斯巴鲁 斯巴鲁在力狮Legacy销售20周年之际面向全球市场推出了全新一代力狮Legacy(车型,新力狮以“革新的全能行驶性”为设计理念,通过多种新技术的采用,实现了乘座舒适感、操控性、安全性以及环保性能几个方面的提升和飞跃。  相似文献   

10.
青年学子话商恺李旭丰商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山东在平人,生于1922年。抗日战争初期一1938年参加了鲁西北进步新闻组织“冀鲁青年记者团”,并为当时的抗日战报和战地文化杂志采写文稿。解放战争时期进人人民日报社,“文革”期间被赶到江西鄙阳湖畔五七千校放...  相似文献   

11.
王芳 《北京档案》2015,(12):51-53
作为近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招收男生,女子高等师范教育仍是空白.1912年颁布的《师范教育令》,虽明确规定创办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但只是流于文本形式,一直未被教育部门贯彻实施.1919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为北京女高师)的成立,打破了女子高等师范教育有名无实的尴尬处境,谱写了女子师范教育的新篇章.它办学悠久,底蕴深厚,前承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后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对五四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近日,由省档案局与桐乡市档案局历时两年时间,共同精心编辑的画册《子恺漫画精选》出版发行。画册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了省档案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局长鞠建林任编委会主任并为画册作序,韩李敏、王茂法、丁越飞、沈伟光等局领导任编委会副主任,并多次提出宝贵建议。画册的编辑出版也得到了社会  相似文献   

13.
王佶 《浙江档案》2012,(2):36-37
新春伊始,由浙江省档案局与桐乡市档案局共同编辑,中华书局出版的大型画册《子恺漫画精选》正式与读者见面,首次以档案的方式真实再现了丰子恺先生漫画作品的精髓和韵味.至于为何要出版一卷丰子恺先生精品漫画集,还得从三年前我们与丰子恺先生幼女丰一吟的约定谈起.当时,市档案局在征集丰子恺先生档案资料的过程中,无意间了解到丰氏家族还存有一套子恺先生的彩色漫画精品.据说丰先生对于同一题材的漫画会画数张,而从中选取最好的一张保存.这套漫画属于每次展览中的“非卖品”.几十年来被先生珍藏着.直到一九六六年才交由子女保存.在与丰一吟女士的交谈中,我们得知目前有关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出版物很多,从一九二五年出版的《子恺漫画》开始,到他辞逝后由他人编选的画册,总计约五十余种.可是因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五十余种画册的印刷质量都不甚理想,无法真正表现出先生漫画中的神韵和气质.对此,丰氏后人心中一直留有一份遗憾.听闻这些,我们与她约定在合适的时候双方合作出版高质量的丰子恺先生精品漫画集.  相似文献   

14.
8月,民国乡村教育家黄质夫的第三子黄飞向江苏省档案馆捐赠《师之范——黄质夫在南京栖霞》一书。黄质夫(1896-1963)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农艺系,奉行"教育救国"的宗旨,大力推进乡村教育事业,从事乡村教育20余年,先后主持和创办了江苏界首乡村师范、浙江湘湖乡村师范、南京栖霞乡村师范和榕江县的国立贵州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5.
魏元雄,子庚人,中国著名数学家,1901年出生于直隶安国县奉伯村一个耕读世家。父亲魏毓芳念过私塾,母亲也粗通文字。三叔是清末秀才,后来在保定师范学校当教师。其兄魏元信1912年保定官立中学堂肄业后曾在伍仁村新式乡村初小任教,在父兄的影响下,魏元雄7岁入本村初小读书,毕业后升入县城高级小学。数学老师和珠算老师教得很好使他  相似文献   

16.
<正>七七事变后,为保存中国教育实力,众多高校纷纷内迁。其中,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三校西迁到西安,合组西安临时大学,后因潼关告急,迁到汉中,改名为西北联合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后分离成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医学院五校,除西北师范学院外,皆为陕西众高校的前身。尽管西北联大为保留中国教育火种、奠定西北高等教育格局作  相似文献   

17.
刘云飞  李鸿 《档案》2014,(4):26-29
20世纪20—40年代,陇南政权几经更迭,政局动荡不安,战祸不断,加之灾荒连绵,地瘠民困,导致该地兵燹匪患丛生,人民被迫流离失所。土匪的大肆猖獗,导致了陇南乡村基层政权的嬗变,阻碍了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恶化了社会风气,匪患对陇南乡村社会的变迁造成了严重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正>何日章,河南商城人,1917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毕业后在河南省第一、第三、第五师范学校英文科从事教育工作。1923年,何日章师从近代著名图书馆专家洪有丰学习图书馆管理学。凭借着出众的天资,何日章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便掌握了图书馆管理要领,此后便一直活跃在图书  相似文献   

19.
<正>中师生是新中国教育史上重要的群体,他们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书以长篇小说的形式,描写了20世纪90年代一群江津师范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为改变乡村落后面貌,志愿扎根在山区偏僻小学教书育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周实(1885-1911),字实丹,号无尽,原名桂生;阮式(1889-1911年),字梦桃,号翰轩,原名书麒。两人均为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人,"皆系南社之员、同盟会友,奔走革命事业者多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周、阮二人积极从事光复运动,惨遭杀害,为辛亥革命时期一起震惊全国的流血事件。周、阮二人自幼饱读诗书,1906年夏同时考取南京宁属师范学校。在学期间,二人结成好友。毕业后,阮式应聘于皖南宣城模范小学。1909年受上海《女报》聘请出任编辑,后因经费不济《女报》停刊,1910年回淮,先后在淮南敬恭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