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理解诗中重点词句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教学难点:理解“农夫犹饿死”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为什么会这样。教学过程:一、导语,激发学习动机。同学们,你们喜欢学习古诗吗?谁...  相似文献   

2.
吴爱萍 《贵州教育》2005,(19):29-30
一、创设情境,自然引入师:同学们,你们都会背古诗吗?谁愿意来背一背?可以摇头晃脑背,也可以闭上眼睛背……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背就怎样背。生摇头晃脑背了一首《春晓》。师: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小诗人!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古诗?生:《静夜思》《所见》《村居》《小池》。师:咱们都来当当小诗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齐背其中一首《静夜思》,好吗?生(齐)用各种方式背古诗。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精炼,琅琅上口,而且能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你们知道吗?古时候,有一位大诗人,年轻时就离开了家乡,到京城去做官,八十多岁才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一草一…  相似文献   

3.
一、谜语导入,引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老师请大家猜个谜语,比比看谁猜得又快又准,好吗?神耳朵,注意听。“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2.同学们真聪明,你们这么喜欢月亮,就把平时看到的月亮的样子说给大家听,好吗?3.同学们说得真好。(点击课件,配乐)晴朗的夜晚,蓝蓝的天空,明亮的月亮,闪闪的星星,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著名的作家叶圣陶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首诗—小小的船(板书)。大家跟我一起读课题好吗?(为船字注音)二、初读课文,感知领悟1.这首诗写得很美,同学们想读吗?(想)那你们在读课文…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二、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词,朗读、背诵古诗。三、课前准备1.准备本课生字卡。2.圆月的夜空挂图或幻灯。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1.请同学出谜语给大家猜,之后由教师出一道谜语给大家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猜一个自然景物。(谜底:月亮)2.出示挂图。请同学们大胆想象,圆月像什么?(像圆盘、像镜子……)3.出示课题。今天,我…  相似文献   

5.
一、故事设疑,提示课题1.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小偷潜入了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刀片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展览馆内顿时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小偷抓住了。同学们,故事讲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3.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1)新型玻璃都有哪些名称?(2)具有什么特点?(3)有哪些用途?……4.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可用什么办法解决?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有利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更能…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社六年制小语教材第一册看图读拼音识字第4课《日月水火》。教学过程:一、出示卡片,指名认读1..指名读、全班读音节卡片。2.开火车读笔画卡片。二、歌、谜导课,激发兴趣1.唱《上学歌》,说出这首歌的第一个词是什么。(太阳)太阳也叫什么。(日)2.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是什么?(月亮)3.唱《泉水叮咚响》。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水)4.猜谜:一物红通通,怕水不怕风。谜底是什么?(火)师:你们真棒,今天要学的四个字全被你们猜中了。三、指导看图,朗读…  相似文献   

7.
教材版本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引读古诗 1.李白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篇。你们学过他写的哪些诗?  相似文献   

8.
一、设疑激趣 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都在动物园或电视中看到过狮子,(板书:狮子)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2今天我们学习的21课,是讲两只小狮子的故事。(在“狮子”前面加上“两只小”三个字) 3.齐读课题。 过渡:在一座大森林里,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你们想知道这是两只是什么样的小狮子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教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用铅笔勾画生字。 3.同桌齐读,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 4.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甲读1-2自然段,乙读3-6自然段,丙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相似文献   

9.
教学要求:1读懂每一句诗,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妙、神奇的景象。2.联系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理解“所见”、“孤”。“簇”等词语。4背诵、默写课文。教学重点:读懂诗句,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妙。神奇的景象。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复合片、小黑板、卡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我们曾学过一首古诗《所见》(板书”所见”),哪些同学还记得这首古诗?谁来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背,教师同时打出没影文字片《所见…  相似文献   

10.
一、电脑演示导迁激疑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2.大家看这幅图上有几个什么图形?(电脑显示下图,长方形)请同学观察以下几个长方形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条纹相同的长方形的面积完全相等)4.你们知道这种实物叫什么吗?长方体和我们以前学的图形不同,它是一种立体图形。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长方体这种形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你们想知道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二、指导自学导读引思1.指导学生自学课本第141页-142页的内容。想一想,通…  相似文献   

11.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背诵写鸟的古诗。二、谈话导入。1.同学们背的古诗真不少,你们知道诗歌有什么特点吗?(语言精练、生动形象、节奏感强、意境深远而优美……)有一种散文,它不是诗却像诗一…  相似文献   

12.
教学要求1 学习生字“伦” ,理解诗句的意思。2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 有感情地背诵、默写这首诗。教学重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 ,揭示课题。(略)二、初读《赠汪伦》。1 听录音范读。2 学生自读古诗两遍 ,要求读准字音。3 指名说说初读后的感受。三、学习《赠汪伦》。1 出示自学要求(小黑板出示) :(1)默读古诗 ,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借助课文注解理解。(2)思考 :李白是怎样表达他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感情的?2 学生自学 ,批、划、悟。3 分组互学 ,交流所得。4 全班交流 ,反…  相似文献   

13.
一、简介诗人,引入课题 1.介绍诗人,揭示课题。 2.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欣赏诗歌,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配乐朗读诗文) 1.学生边听配乐朗读的古诗,边看全诗的诗句,初步感受这首诗的韵律美。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 3.指名几个学生朗读,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与设计依据1.掌握8个生字(词)的音和义;2.读懂第三自然段,理解伽利略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感悟伽利略“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和高度智慧;3.读好第三段,背诵第三段。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预习准备1.自学生字词;2.读通、读熟课文;3.课前收集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生平介绍的资料及有关比萨斜塔的材料。教学过程一、揭题、读题、引题1.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反复读题,训练语感,激趣激思。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检查落实预习,通读课文1.检查生字读音;2.通读课文,画出生词,理解词…  相似文献   

15.
[课前准备]1.让学生课前查阅重阳节及诗人王维的有关资料。2.让学生搜集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读读背背。[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了解背景1.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重阳节)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你们对它了解多少呢?(进入网页浏览)2.了解重阳节。(1)教师简单介绍重阳节。(2)学生浏览网上资料,增长见识。(3)学生说说自己了解了哪些重阳节知识。3.介绍诗人王维。师:说到重阳节,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都留下了佳句,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学诗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一、开讲激趣,整体感知。1.开讲: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是哪里人吗?(四川)四川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不仅有世界上最大的石佛乐山大佛,还有秀丽险峻的峨眉山;那里不仅有唐朝伟大诗人杜甫的草堂,还有名传千古的都江堰;那里不仅有道教圣地青城山,还有现代高科技象征的卫星城西昌。同学们,你们愿意到我家乡去做客吗?那好,今天,老师就当一回导游,带领大家到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的九寨沟去领略一下五彩池的神奇与美丽。2.以你最喜欢的方式将全文读一遍,说说五彩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与神奇)课文哪一部分具体写五…  相似文献   

17.
马玉兰 《现代语文》2011,(2):116-117
师:在中国,一个人只要能背几首古诗,其中便笃定有一两首是李白的,相信我们在上学之前,父母就已经开始教我们背他的《静夜思》了。(师生齐背《静夜思》)在中国,一个人只要知道几个关于古代诗人的掌故,其中便笃定有一两个是有关李白的,你知道哪些李白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犤教学过程犦一、谈话引入1.设置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学书的单价吗?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的单价?生:我们还知道作业本、练习本、铅笔盒等的单价。2.记录信息数学书8.1元,作业本3.25元,练习本0.5元,铅笔盒6元。3.提出问题师:根据这4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1:买一本数学书和一本练习本共需几元?算式是:8.1+0.5生2:买10本数学书要多少元?算式是:8.1×10生3:一本数学书比一本作业本贵几元?算式是:8.1-3.25生4:铅笔盒的单价是练习本单价的几倍?算式是:6÷…  相似文献   

19.
教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白鹅戏水的活泼清新意境,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趣。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习偏旁部首“纟”。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  相似文献   

20.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明月”为主题,选编了两首古诗、一篇散文和一篇记叙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文体描述月亮,介绍月亮。《古诗两首》借月抒情,寄托了诗人对明月的赞美;散文《月迹》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回忆,充满了童真童趣;《飞向月球》真实地再现了1969年首次登月的过程。所有的文字都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向往美好的事物。“语文天地”通过做摘录笔记、填写成语、自读古代诗人明月寄情的诗句、品味近代文学大家的写月名篇等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看月亮,说月亮,写月亮”的系列教学活动,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