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凿岩工具与人类文明 开天辟地,兴亡何限鱼龙。从猿到人,劳动造成世界。恩格斯说:猿由于学会使用工具劳动,而逐渐脱离爬行动物,进化成为头脑发达的直立行走的人。马克思说:“科学是最高意义的革命”。生产力是社会进步最活跃的因素。一切生产关系的变迁,都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一人 工具”。人类社会的分期以工具的状况为标志。  相似文献   

2.
木子 《科学中国》2007,(6):46-47
活着时.这只动物很可能与黑猩猩更为相似。它与三五成群的伙伴沿着湖边的草地和森林前行,一边寻找食物,一边还得密切留意着巨蟒、鳄鱼和剑齿虎。这种动物可能与猿猴一起生活在森林中,并且和它们一样,大部分时候都待在树上。它可能已经开始直立行走,而猿很难一次走完很长一段路。不过,乍一看,它在我们眼里可能就是另一种猿。  相似文献   

3.
人类起源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代以前,古人类学关于人的定义是“制造工具的动物”。那时已发现的最早工具是北京猿人石器,距今大约50万年,一般估计人类历史有100万年。1959年在非洲发现175万年前的石器,延长了人类历史的记录。此后人们认识到制造工具并不是人类独有的特征,不应作为区分人与猿的界线,改而采用直立行走作为人类最初具有的特征。人的定义这样一改,便把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也划入了人类的范畴,70年代发现了300多万年前的南方古猿阿法种(A.afarensis),也包括著  相似文献   

4.
人类是直立行走的动物。直立行走将人的眼睛和脑部直接置于整个身体的顶部,大大地拓宽了人类的视野:在弱化行动的同时强化了脑部和感官的运动,使人轻易地区别于其他动物,成为以感官和智能活动为主的超智力动物。  相似文献   

5.
虽然机器人的研究、制作和使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双足直立行走的机器人世界上很少。主要因为稳定性控制及双足行走控制非常复杂,但为了研究出与人更加接近的机器人,这是必须克服的难关。本设计主要是解决直立行走机器人腿部平衡的问题。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的设计,侧重于对硬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杨欣 《百科知识》2012,(11):11-13
正人类进化的重要转折点是直立行走,加上智力的进化,这就把人与动物从根本上区分开来。人类进化固然让人类主宰了世界并创造了极大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但是,进化的结果也让人类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例如,直立行走让人原来类似动物的腰和后肢之间的90°角拉成180°角,  相似文献   

7.
Kate  Wong  郭凯声 《科学中国》2005,(10):7-8
大约360万年以前,在现今坦桑尼亚的莱托里(Laetoli),一串脚印留在了一层新沉积的火山灰上。这些脚印现在成了最引人遐想的人类祖先遗迹之一。1978年,MaryLeakey率领的一支考古队发掘出了莱托里脚印,根据这些脚印,考古学家得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的结论:人类早在制作石器并进化出大容量的脑之前就已经开始直立行走了。这些脚印也引发了不少争议:科学家们对脚印所涉及的每一个问题——从它们是多少人踩出来的到保护它们的最佳措施——都争论不休。不过大家普遍认同下面的看法,即这些脚印多半是阿法南猿(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留下来的(阿法南猿最著名的代表是Lucy化石)。而现在由于新的研究成果的问世,连这一点共识是否站得住脚都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类为何要直立行走?它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并不简单的问题,而且你原先知道的所谓答案,或许就是错的!为了避免熏烤,还是为了节能降耗?人类为何要直立行走?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为了防范附近猛兽的侵袭,所以必须直立行走,这样才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在草原上学会走路?在说明人类进化史的时候,有一幅图经常被人引用。图中画着处于不同进化阶段的人:先是用指关节拄在地上行走的猿;再是佝偻着身子,双手离地行  相似文献   

10.
王凡 《百科知识》2012,(23):31-32
直立行走,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为了"站起来",我们的祖先可以说是"不惜代价",以至今天我们还不得不为此埋单——饱尝足痛膝伤之苦,忍受背痛的折磨,还要应付孕妇分娩时的险象环生。直立行走引发了许许多多解剖学上的改变。这一切身体建筑学上的变化,在化石记录中都清晰可见。人体的各个部位,比如颈椎、腰椎、心脏等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轻则给我  相似文献   

11.
动态     
SCIENCE杂志内容精选直立行走也许是在树上开始的通过观查野生黄猩猩,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两条腿行走也许在相对远古的时期、在树栖猿中就出现了,而不是像当前一个理论提出的那样,是在更近的人类祖先下到稀树草原中才出现的。人们一直认为直立行走或两足运动是人类以及其最近祖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人类是自然界中唯一能够直立的动物。在广大的自然王国中,没有一种动物能够像人类那样直起腰板,挺起胸膛,昂首阔步地行走。就是人类近亲黑猩猩、大猩猩、类人猿也只是偶尔地直立行走,而且还是佝偻着背,弯着腰,并且只是危险来临或争斗时才这样半直立行走。其他高级的哺乳动物,无论是食肉类还是食草类,都是四肢着地,头颅在前,低着脑袋,双眼向下。人类的直立是非常早的。1978年,人类学家玛丽在坦桑尼亚北部地区发现了几个珍贵的足迹。它们产生于400万年以前。当时,由于非洲大峡谷的桑迪曼山火山突然喷发,又下了一阵小雨,几个人类祖先在经过时留…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与创新》2008,(9):17-17
荷兰的科学家日前称,他们成功地研制出一款新型机器人。与众不同的是,这款机器人可以像人类一样直立行走,无论是行走的姿态还是每一步伐间的距离,几乎都与人类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后期,达尔文学派关于“人、猿同祖”的科学理论终于被确立。1889年,德国的进化论者海克尔指出:人是从猿进化来的。在猿与人之间有个过渡环节,这是科学上尚未找到实证而缺失的环节。他将这个“缺环”的代表叫做“猿人”。寻找这一“缺环”成为古人类学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宁恕 《科学中国》2007,(9):11-11
最近,研究人员观察发现:猩猩尽管是沿着树枝攀爬,却是以类似于人类的动作方式在行走。根据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灵长类动物学家Robin Crompton的说法,最早的直立行走进化阶段是猿类在树上生活的时期,而不是原始人类在陆地上行走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从爪到手     
秋水 《百科知识》2009,(9):19-20
进化为直立行走的人足分为上肢和下肢的,而动物则分为前肢和后肢。尽管非人类灵长类的前肢也与人类的下肢相似,但如果假设其一切条件与人类相似的话,如有语言、会用手机,还是在手部有一个地方与人形成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周鹤  冯国川 《金秋科苑》2009,(21):62-63
直立行走让大脑缺血缺氧,胸式呼吸不能吸入更多新鲜空气,吃得太细使消化功能会衰退。  相似文献   

18.
<正>当发现自己出现排便困难、疼痛,便后出血,肿块脱出的情况,不少人可能就知道自己是有痔疮了。但很多人都会好奇,痔疮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发病因素其实痔疮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都存在诱发痔疮的可能。人作为直立行走的脊椎类动物,站立及行走的状态使肛门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地心引力也会影响静脉回流。长期便秘、妊娠、久坐久立等也会使腹内压增高,阻碍直肠静脉回流。长期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  相似文献   

19.
手和脑是一对亲兄弟,科学家研究,人的脑髓能发展到现在的样子,同原始人的直立行走,手足分工密切相关。由于手的解放,用于取物、使用和制造工具,才促进了人脑的发达,使人类进化为地球生物圈中最高等的生物。  相似文献   

20.
荷兰科学家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高自动化高仿真机器人。这个新型机器人名叫“火焰”,它的独特之处就是可以模仿人类的直立行走,并且从各个方面来看没有任何差异。最令科学家兴奋的是,这种机器人在研究人类行走领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作用,同时它还可以帮助人类诊断行走障碍,是残障人士康复的辅助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