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民间信仰,即广泛传播于大众之中(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上层统治阶级亦相当流行),无一定规范的教义、仪式、布道场所,无严格组织形式和森严约束力的民间宗教。这种民间宗教,必须具有某些约定俗成的礼俗和团体成员内部一致认同的某些规则。由于采取了一些民众所喜...  相似文献   

2.
《寻根》2020,(4)
正苗族作为无文字民族,长期通过古歌、仪式、苗绣、器物等方式传承族群的历史记忆。古歌的讲唱作为口传叙事、仪式的展演作为仪式叙事、刺绣的图案作为图像叙事、圣物的传承作为物的叙事,共同叙说着苗族的族群历史,而苗族的文字叙事在这一过程中长期"缺席"。在苗族文字缺席的过程中,苗族的文字神话却一直保持着"在场"状态。神话观念决定论的观点认为,神话是  相似文献   

3.
《寻根》2017,(3)
<正>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有一种石神信仰,即民众对体形巨大的山体岩石的崇拜。如羌族有白石崇拜,仡佬族有巨石崇拜,壮族有逢年过节向石神烧香致祭的习俗,白族民间则流传有"白岩天子"的神话。石神信仰源于山体崇拜,正如乌丙安先生所指出:"首先是人们敬奉那些奇异的巨大  相似文献   

4.
"得道成仙"是道教的基本信仰,道教在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过程中,积极融入到各民族民众生活、习俗中,其成仙信仰对当地民间生死观念产生了影响。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在保留原始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将道教成仙信仰整合进本民族生死观念,这是对道教文化的鉴别、选择和认同,而这种认同程度与其自身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及与外来道教文化交流的深度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温州民间神祇信仰众多,史上处于国家主流意识控制的边缘地带、浓厚的图腾和信仰传统、移民性的历史传统、功利性的文化传统是造成温州民间神祇信仰众多的主要原因。蕴含在神祇信仰下的民众意识有:对自然的依赖意识、慎终追远的宗法意识、报恩意识、孝悌道德伦理意识、因果意识、优良官宦需求意识、美好人格追求意识等。民间神祇信仰在市民社会生活中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又有某些消极作用。民间神祇信仰呈现出良俗将仍处于强势地位、民间神祇信仰中的文化意蕴会得到进一步彰显、部分民间神祇信仰活动迷信色彩会更加浓厚、功利性特征必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新的信仰内容和形式会不断出现的态势。要借鉴先进经验加强对民间信仰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王珊珊 《寻根》2022,(2):58-62
清代河南民间演剧的主要类型 民间演剧是一种戏剧形式,贴近民众的现实生活,因其娱乐、慰藉的特定功能而深受民众的喜爱.演剧最开始与祭祀神灵有关,是祭祀仪式的一种.因古人尊崇诸神,祭神酬神是必不可缺的活动,而演剧的形式多隆重热烈,正可以调动民众情绪.到清代时,戏剧的发展民间化、世俗化、地域化趋势不断加强,民间演剧在此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7.
刘俊起 《寻根》2005,(1):28-34
本文试图通过对盘古山盘古神格建构过程的追溯,对不同历史时期民众、地方文人与政府三种社会力量对民间信仰的不同态度及其互动进行分析,进而审视大传统、国家权力与民间信仰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8.
儒学是以儒家学者为代表的一整套思想理论体系,民间信仰是民众对神神鬼鬼的信仰和崇拜,两者是大小传统之别的重要代表。儒学既存在不同时代分期的历史发展走向,也存在政治化、学术化、神学化、民间化的多重特质发展走向;民间信仰又存在弥散性,两者因此融会共生,在汉代社会构建而成"神学政治"文化生态模式。这种特有的文化模式,以天人信仰为中心,在思想、道德、法治、民风民俗、文学等多个文化层面都能通过儒学与民间信仰的融会交织体现出来,最终形成立体的多维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9.
罗扬扬 《寻根》2023,(5):81-84
<正>一湘西泸溪县苗族盛行“跳香”活动。据文献记载,“跳香”活动在明代便已存在,至今仍保留在苗族人的民俗信仰中。每年九月下旬至十月中旬,苗民们便会在老司的带领下前往跳香殿跳香祭祀盘瓠,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跳香”活动主要分为铺堂、仪式、遣送三个环节。铺堂主要是将跳香堂打扫干净,摆放好桌椅、点上香火。仪式包括开坛、申法、种五谷、娱神、送神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正丧葬仪式是重要的民间礼俗活动,仪式主体多,程式反复,参事者众多,鼓乐并进,在各地传统文化中已形成一种家族信仰体系。在整场丧葬活动的进程中,丧葬的礼制体系贯穿其中,礼乐、祭祀物品的运用及街坊邻居的参与均与其核心体系相伴相生,并服务于此。鲁西南民间木版罩方画便由此应运而生。罩方画是基于当地丧葬纸扎制作产生的一种木版画形式。鲁西南地区历  相似文献   

11.
田探 《华夏文化》2010,(1):45-47
<正>信仰体现了个体对生命最高价值的追求。民间信仰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中国民间信仰在农村根基深厚,影响广泛。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民间信仰环境的宽松,在广大农村民间信仰成为非常活跃的现象,呈现出繁荣的趋势。因而,关注民间信仰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身心和谐,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正>净土宗作为中国佛教信仰人数最为庞大的宗派。宋、明以降几乎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加之历代佛教高僧的弘扬,使净土信仰发展深入至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被统治者、士大夫与普通民众所接受。但净土观念并非中国佛教自创,而是印度佛教影响下的产物。一、净土观念的由来按照佛教教义,净土又称为清净土、清净佛刹、佛国、佛世界、净妙土等。是诸佛因位本愿成立的清净庄严国土,也是诸佛居住的处所。在佛教经典中,净土被描绘成无比美妙的世界而与秽土相  相似文献   

13.
民间信仰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宗教信仰传统,本文利用方志资料,对清代温州府境内的民间信仰分为天下通祀、地方祀典及祀典之外的民间信仰三类进行概括、介绍,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民间信仰与国家祀典的关系,指出清朝政权通过吸收部分民间信仰进入祀典对百姓进行教化,而民间信仰又尽量迎合国家祀典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过程中,唐代密宗编造的毘沙门天王灵感事迹增强了毘沙门天王信仰的权威性,而尉迟乙僧将具有于阗风格的毘沙门画像介绍到中国来也加速了毘沙门天王信仰的传播,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中国民众对于毘沙门的信仰,经历了从护佑之神到战神再到财神的演变阶段,毘沙门民间信仰也越来越多的表现出功利性特点和世俗性倾向。  相似文献   

15.
诸葛亮信仰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之一。具体到清代的诸葛亮信仰,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在中央层面,清代帝王多推崇诸葛亮,康熙视其为"纯臣",雍正视其为"纯儒",乾隆称其为"全人"。诸葛亮崇祀从清初到乾隆皇帝时期,呈现出复兴到稳定的局面,其后则无明显变化。诸葛亮也于雍正二年正式被纳入文庙祭祀系统之中,享受官方祭祀,显然不同于其在明代之前武庙祭祀系统之中的地位和形象。清代民间如南阳、沔县、成都等地的民众往往祈求诸葛亮除灾攘祸、赐福祐民,诸葛亮遂成为具备多种神职的世俗神灵,由此民间的诸葛亮信仰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同时,考察清代诸葛亮信仰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主要表现在确立了统治者"立教化民"的模范榜样、寄托了士大夫"君臣契合"的功业理想、丰富了民众"娱神娱己"的民俗文化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肖伊绯 《寻根》2021,(3):34-40
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道理浅显而朴实,是中国民众希求平安、倡导和谐的基本诉求之一.解冤祈福的行为在民间流传已久,往往依附于各类佛教、道教信仰的祈祷形式之中."解冤结"信仰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独立的偶像崇拜,应肇始于唐末五代时期的佛教经典《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至北宋时基本形成了所谓的"解冤结菩萨"信仰,并一度出...  相似文献   

17.
<正>宝卷是一种渊源于唐代佛教俗讲,产生于元末明初,并在宗教(主要是佛教和民间教派)和民间信仰活动中,按照一定规范和仪式演唱的说唱文本。(参见车锡伦:《中国宝卷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9年版,第1页)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刊刻流行于张掖的《敕封平天仙姑宝卷》(以下简称《仙姑宝卷》)是河西人民自己创作的三个宝卷之一,是在历代神化平天仙姑的基础上,采用当时流行的俗文学“宝卷”的形式编撰完成的类似于“善书”的一种民间宗教宝卷。  相似文献   

18.
牛永利  李明 《寻根》2021,(2):113-119
清代以来,豫西北地区济源、沁阳一带流传着一种具有巫觋色彩的民间信仰"花堂道"。其组织由几个人为核心成员,但整个组织较为松散。他们在禳灾祈福时,依据自己整理的科仪经书,举行一定的仪式。随着群众科学素养的提高以及社会福利的普及,“花堂道”渐渐失去生存的土壤,能独立承担禳灾祈福仪式的传人越来越少,仅仅在某些习俗中存有一些影子。  相似文献   

19.
《弥勒尊经》蠡测——兼与马西沙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勒尊经>是清代民间宗教教派清茶门的重要经典.本文通过考证研究,认为<弥勒尊经>是一部与<三教应劫总观通书>(清茶门另一部重要经典)在政治倾向上根本不同的传道经书,并指出该部经卷对清中叶以来下层民众信仰世界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闽王信仰也就是对以王审知为主的固始籍入闽群体的信仰,是流行于福建、台湾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民间信仰。学界已有的相关成果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研究,一是对王审知等人的入闽、开闽史实的复原性研究;二是将闽王信仰作为民间信仰的一部分而进行的宗教信仰性评析。以闽王信仰为直接研究对象的论文主要有:郑剑顺、冯志华的《闽王王审知的民间崇拜》,杨浩存的《略议闽王信仰的现实意义》,周建昌的《试论王审知的神化》,吴诗池、李秀治的《从“南陈北薛”悬案谈起——兼谈薛岭龙源宫祀王审知之谜》(均载何乃川主编,厦门薛岭龙源宫管理委员会、厦门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编:《厦门龙源宫开闽王信仰研究文集》,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年),在视角上,没有过多地探讨闽王信仰在文化认同方面的内涵和意义。本文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闽王信仰进行阐述,以探求其在豫闽台三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