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堃  曲昭  张春博 《科研管理》2014,35(9):138-146
在金融数字化和技术化时代,银行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金融技术产品间的竞争,尤其是专利壁垒已成为我国银行业创新和发展的障碍。在初步探讨我国银行专利保护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德温特数据库中的银行专利数据,从年度走势、外部合作率、地域分布、学科类别的视角对8家著名中、美资银行专利进行了统计比较。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工具构建德温特分类代码共现网络,从频数和中介中心度角度量化了中美银行各自专利的侧重点。最后,针对中资银行专利现状,提出了国内银行业完善专利保护、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外观设计和商标属于两个不同的知识产权范畴.但是.外观设计并非不能用商标进行能够保护.本文从两种制度的保护条件入手,通过相关案例,以商标法的角度审视外观设计,分析将其纳入商标保护可能涉及功能性、显著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连市商标保护与管理的现状进行相关研究分析,提出加强商标保护与管理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4.
熊正德 《现代情报》2005,25(9):219-220,223
银行再造作为全球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对我国银行改革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银行再造首先是产权的变革,应积极推进银行业的上市重组。银行再造需要进行组织变革,应打破科层组织结构.并为银行业“消肿”。  相似文献   

5.
陈晓卫 《预测》2012,31(2):13-17
分析银行业竞争与银行效率的关系,微观层面上关系到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宏观层面上关系到银行业外部的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银行业竞争与银行效率关系研究涉及到三个问题:我国银行业处于什么样的竞争状态?银行业的效率如何?银行业的竞争对于效率有何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回答了上述问题。采用扩展的P-R模型测度了我国银行业2002~2009年的竞争程度,结论是我国银行业处于寡头垄断阶段;用DEA方法研究了我国银行业的效率,结果表明银行业效率尚未达到有效;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了我国银行业竞争对效率的影响,发现我国银行业竞争能促进效率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迈克尔·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分析法为主线,对我国商业银行业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特别是保险业、证券业的发展,使商业银行面临的替代品不断增多;而随着银行业逐渐地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使我国银行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另外,银行监管当局和客户通过供给能力和议价能力也会影响银行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商标注册制度存在缺陷。对未注册商标进行保护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有必要通过完善商标法等法律规范加强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加入世贸以后,银行面临的国际冲击加剧,金融体制改革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而银行业中不良贷款处置不利的情况,严重拖累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文章对银行不良贷款处置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析论述,希望可以通过文章开辟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银行业正处于一个迅速扩张阶段,大量国外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全面对外开放,利率市场化的新趋势,为了迎接挑战,许多银行都采取上市的方式来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提高盈利能力,导致上市银行的存贷款速度明显高于行业总体水平。为了控制银行的风险,如何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就成为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本文选取了15家上市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商业银行商标品牌管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商业银行商标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商标战略的规划与定位、经营管理和保护等方面提出实施商标战略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