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作社与经济法的互动发展,不仅可以从合作社与经济法发展轨迹的契合中得到历史的验证,而且可以从合作社与经济法价值的耦合中找到合理的根据。在合作社的创新与发展中,恰如其分地运用经济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克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的法律障碍,更好地完善合作社核心成员兼任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合作社的社会责任;而且通过经济法对合作社的现实挑战敏感地作出有效的回应,还可以凸显经济法的解释力、影响力和生命力,促进经济法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性是公认的经济法的基本属性,事实上管理性也是经济法的基本属性。该文从经济法的主要调整对象是经济管理关系,以及宏观调控法、市场管理法、企业管理法对应的是宏观、中观、微观管理经济法等方面论述了经济法的管理属性。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新世纪人类发展的理念,给经济法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观念支持。经济法也为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了稳定的秩序环境。作为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手段,经济法典型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以社会为本位的经济法,通过规制市场主体、纠正市场失灵、维护竞争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等制度设计,协调经济、平衡利益、缓和矛盾、促进人类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经济法的人文精神。社会整体效益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范畴,囊括了经济法调整功能的全部法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从经济法的本质与企业经营哲学的对比中说明社会责任是它们最终的共同宗旨,最后阐明法尤其是经济法应与企业经营在互动中求发 展,即经济法应在企业经营中、经济实践中完善自己,企业经营应规范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5.
张英 《学周刊C版》2010,(2):121-121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效果很不理想、教师要想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教师合理地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思考.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出发,通过对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已有学说观点的总结,提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在实务上为经济法规则提供了基础和出发点,以此完善经济法体系,有助于经济法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社会需要懂会计和经济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各类会计资格证考试中也包涵大量经济法知识,因此,提高"经济法"教学质量和效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本文针对目前"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高校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思路。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要做好会计工作,必须学会运用相关经济法律知识去分析解决实践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在于此。本文针对目前会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高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的终极价值体现为效益。经济法的增效特性指经济法的效率价值。经济法的增效特性表现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公平、规制权力、利益分配、规范作用和经济运行体制等方面。经济法借助法的秩序、公平、正义及其工具性价值等途径促进效率,包括经济量的增长和经济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学术研究要破除“凡事追溯历史”的观点,经济法产生于市场经济社会,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社会无经济法可言;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仅指常态经济法,战时经济法和应对危机性经济法还不能称为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为市场规制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相应的经济法体系主要为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  相似文献   

10.
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的核心。从宏观调控法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及宏观调控法的宗旨,可以得出经济法的社会性,经济法是法律社会化的产物。由宏观调控法的民主性,可以得出经济法的民主性,经济民主是经济法存在的基础、发展的动力。透过宏观调控法可分析出经济法追求的是体制效率、整体效率,社会公平、代际公平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经济法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