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劲松  赵岳 《上海集邮》2012,(12):32-35,2
小2分倒盖兼复盖邮票是红印花加盖邮票中非常著名的变体票。这种倒盖和复盖同时出现的"一错再错"现象在红印花小2分邮票的加盖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错票存世量不超过20枚,被誉为红印花  相似文献   

2.
提到错变体票,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蓝军邮”、“放光芒”、“一片红”等,对其价格望而生畏,认为错、变体票实非我辈囊中羞涩者所能收藏。殊不知现今除了价高之变体外,尚有价值低廉而未引起邮人重视的变体,笔者以为下列品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耿守忠  杨治梅 《收藏》2007,(1):134-135
在变体邮资票品中,印刷变体是比较多的,有漏色变体,套色移位变体,复印变体,折白、双面印等。在鉴定变体的真伪时,首先应鉴定它是真变体,还是用真品变造的假变体。对于用真品变造的“变体”,  相似文献   

4.
黄山 《上海集邮》2008,(1):F0003-20
“错票”和“变体票”是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人把设计或拼版时造成错误的邮票称为错票或错体票,把印刷过程中造成错误的邮票称为变体票。这样区分虽然简单,但与国际上通常的说法并不相符。那么人家是怎么说的呢?错票(error),除了设计错误外,还包括严重的印刷错误,如错色,倒印,  相似文献   

5.
广东汕头市于1949年10月24日解放,11月3日汕头邮政局发行在原中华邮政孙中山像金圆改作银圆广州加盖邮票(1990版目录861-865,1998版目录866-870)中的3种手工加盖楷书“解放管用”的邮票(ZN249/251)。加盖为牛角戳,共有字模4个,组为一个方连,一次手盖4枚邮票。可能是加盖人员不小心,在其中一个上海大东一版的全张右下角方连出现了倒盖。此例盖四方连与上方正常加盖四方连连在一起,成为对倒八方连,还带有“大东书局上海印刷厂印制”厂铭直角达纸,位置绝佳,品相一流(图见封二)。 这件八方连,原属日本著名集邮家水原明窗先生  相似文献   

6.
《上海集邮》2001,(11):19-20
新中国加字改值普票的变体票不太多,大部分集中在“改10”中,有中缝漏齿、全漏齿、倒盖等多种,虽也有复齿票,但只能算是趣味品。最近美国罗杰斯公司上拍1件改J0光华版50/2元十连票(5&;#215;2),其中3行直中缝漏齿(其余3行虚线齿未漏),估价800美元(图1)。拿当今的集邮家需求量和市场流通量来衡量,  相似文献   

7.
读《集邮博览》2003年第8期丁丁同志的《偏爱错票对不对》一文(下称“丁文”)。发现该文没有正确理解错票的概念,错把变体票当成错票。在我的印象中,丁丁同志在大小  相似文献   

8.
赵人龙 《上海集邮》2003,(10):37-37,F002
红印花加盖邮票中,面值最高且数量较少的当5元邮票中,发现有倒盖变体一种,数量约占当5元票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曾在福州、天津、琼州和梧州邮局出售。本期介绍一个贴用这种倒盖票的实寄封(图1),与上期介绍的当5元正盖票实寄封一样,收件人莫斯和寄件人帅哲尔都相同,但所付邮资稍高,即多  相似文献   

9.
一、定义不全 正体票(P502)“又称正票、正常票,图案正确、印制合格,无变异或错版的邮票。与错体票相对而言时的称谓。”那么与变体票相对的又该如何称谓呢?可改为“与错体票和变体票相对而言时的称谓。”(严格地说,应为“无变异又非错版的邮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加字改值普票的变体票不太多,大部分集中在“改10”中,有中缝漏齿、全漏齿、倒盖等多种,虽也有复齿票,但只能算是趣味品。最近美国罗杰斯公司上拍1件改10光华版50/2元十连票(5×2),其中3行直中缝漏齿(其余3行虚线齿未漏),估价800美元(图1)。拿当今的集邮家需求量和市场流通量来  相似文献   

11.
罗吉它 《钓鱼》2005,(5):49-49
易明昆赶紧说“我黑眼窝,认不到,写不起。盖个戳戳要得吧。”说时从腰间摘下钥匙扣放在桌子上,那钢圈儿上果然串着一个长条戳。晋晓春在桌子底下蹬他一脚,嘴巴却对曾总说:“老总,签字没得问题,问题是这个奖金最好是拿现钱给我们哦。”边说边用右手大拇指与食指和中指相对着不断搓动,做点、数钞票的动作。  相似文献   

12.
钱守义 《中国集邮》2001,(12):22-22
多年来,未曾发现首日封中有什么错封、变体等现象。笔近日花高价集得1枚漏印的首日封,很有趣,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赵人龙 《上海集邮》2004,(5):40-40,F003
“民国四珍”中除本刊前已介绍的“宫门倒”、“暂作2分”倒盖和“暂作3分”倒盖外,尚有一种北京一版帆船1元加盖歪头“限新省贴用”误排为“限省新贴用”变体,兹继续介绍如下。 按此变体票的原票为北京一版帆船邮票,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印制,元数票全张为10×5的50枚。1915  相似文献   

14.
去年底,在内地邮市上,有人兜售“焦裕禄错色票”、“妈祖错色票”,许多人误以为是两家首次承印邮票的单位缺乏经验,致使质量不稳定而出现了变体,纷纷高价购买,甚至流至港台。这两种“变体”的特征主要是深褐色的文字变为绿色,其余部分也有变化,如焦裕禄的肤色和衣衫变暗,妈祖像及天空偏绿等。总之,与正票有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本刊上期介绍了当5元横四连邮票,现继续介绍号称"红印花四宝"或"前四宝"之一的红印花当5元倒盖邮票。 按当5元邮票加盖数量虽在5000枚以上,但至今存世量仅数百枚,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或更少是倒盖变体,此种倒盖票已知在天津、福州和琼州邮局使用过。  相似文献   

16.
幽默笑话     
《钓鱼》2012,(2):63-63
小李和小杨在谈论钓鱼,小李说:“我从不带我的妻子一起去垂钓,从来都不!”“为什么啊?”小杨问,“当然!她总是犯错……话多、摇得船直晃、挂错饵、抛错钓点,最要命的是……她竟然总是钓得比我多!”  相似文献   

17.
金泽 《上海集邮》2011,(4):22-23
法国安南在华琼州邮局1902年航海贸易女神像原票铭记倒印加盖改值3毛变体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1858年6月中国清朝政府与英、法、美、俄四国在天津分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统称《天津条约》。根据《天津条约》的有关条款,海口被增辟为通商口岸。1885年中法战争后,中国失去越南的宗主权,法国占领越南全境,1887年建立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  相似文献   

18.
也谈纽约倒     
按照《集邮》1991年第3期郑介初以笔名哲夫发表的《“纽约版二元中心倒印”的来龙去脉》一文,对本刊第6期《民国五珍之末——纽约倒》作些补正。 一、郑介初购得“纽约倒”不是11月某日,而是“日本投降后不久的一天”。 二、艾元俊从郑介初手中换得“纽约倒”不是14枚,而是16枚。艾元俊用赫崇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件1949年建国之前从山东历城寄到上海的双挂号实寄封。封背贴山东青州二版毛主席像1000元票(1993版《区目》HD155)横双连和烈士塔图1元双直行加盖100元的倒盖票(HD)115a)一枚。盖山东历城三格式蓝色日戳,中格为“六月”和“九”,符合封背所  相似文献   

20.
图1:美国著名的“飞机倒”错票,美国集邮界称之为“詹尼倒”,这是1918年发行的一枚24美分的航空邮票,右边的是“飞机倒”错票。图2:1983年发行的20美分《科学与工业》邮票,右边的错票漏印全部黑色。图3:1994年的《大海的奇迹》四方联漏齿错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